高考语文与有效教学
2009-04-01丁家顺
暗淡了金榜红贴,渐远了国考风云。随着2008年高考的落幕,曾生活在倒计时中的耕耘者,也许不再回望那一路的艰辛与探索,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岂能逃避?置身语文课改的潮头,回眸高考、三省吾教,我们不乏新的感悟。
一、解读湖北高考
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卷较之去年的试题,可谓风景依旧,但显得更务实,实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教材相关内容;实在切合学生知识水平,切合语文考试大纲。让考生们感到不偏、不怪、不俗。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颖中有突破,突破中有变化。
基础知识题继续以“熟”为主,从语音到标点题,无一例外的“熟题”。旨在强化语言基础知识的熟练,凸显语文的工具性。这也是导引我们语文教师固守语文教学之本,决不能虚化语言教学。阅读鉴赏板块的考测,就选文而言,与往年一样,散文依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全国19套试题中,散文共15套。题材涉及文化之旅、情感寄托、自然之美、人生感悟等。其设题角度大都从分析理解、概括评价、鉴赏探究等角度出发,而湖北卷的设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性,并不是单方面的强调文本内容的发掘探讨,而是十分重视文本形式包括艺术特点的考测。如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就分别考查了“表达技巧”(细节描写)、“语言赏析”和“结构思路”等。这又给我们一个感点:在加强学生精神品质、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语言素质及结构辞章的训练。
作文题的命意出自龙应台对“什么叫做文化”的回答。在龙应台的回答中,“举手投足”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是一种文化坚守,是一种自觉而不是自律。材料列举了生活中很容易遇到(面对)的多种情形,作为命题的提示,或者说是对命题的隐形阐发和限制。关于“举手投足”,一是言其小,也就是言行举止皆为小事,但应小中见大;二是言其普通,也就是言行举止并非惊人之举,但在平凡中展示不平凡;三是言其具体,即言行举止是具体的,但应在具体中见精神。关于“举手投足之间”,一是关涉到“对待”的问题,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从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是关涉到“交往”的问题,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自己与自己如何交往,行为交往是表象,精神交往是本质,从中体现出的是主体与间性的关系。三是关涉到“行为方式”问题,考题材料叙述都是小事,概而言之,这些小事表现出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扣住一种行为方式写,也符合题意。总之,作文题的命意相对于中学作文训练有着明显的暗示性——我们应十分看好社会化、人性化、生活化作文。
二、语言积累教学的实效性
中学语言积累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语言积累教学,都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要落实高质量的语言积累教学,必须老老实实地教学生读书写字。近几年,湖北高考语文始终保留了对“语音”“字形”“成语”“标点”的考测,这是语言教学考查的基本点,也是对语言积累教学的坚守。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高中语文字词教学,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是对所谓“性质”“原则”等大问题的讨论深究不舍,而对基础的字词句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其实,中学生的文化底蕴怎么样,某种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字词成语掌握的多少来衡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肢解课文、繁琐分析、刻版操练的教法,既扼杀人文性,也扭曲了工具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宜立足文本语言,贯穿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老老实实的读书写字,才是语言积累的有效手段。中学阶段,除了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规定的3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的音、形、义之外,还应该注意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且编者也注音、释义的生字。当然,汉字考查的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字,而是把字放在词语中去考查,所以,能够准确读出每个词语中的字的字音和正确使用汉字组词,才是问题的关键。
进行语言积累教学,在教材的运用与处理上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突出重点,咀嚼英华。语言积累教学的精华内容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的语言表达模式。为此,我们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如《荷塘月色》的叠音词、比喻句;《我有一个梦想》的比喻、排比手法的运用等。
三、阅读鉴赏教学的原生态
原生态,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广泛流传在各种媒体之间,原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概念,现一般指没有刻意雕琢的质朴自然而又清新真实的原有生存活动状态。时下,不仅我们的作文编造矫情者多,就连阅读鉴赏都变成了仅为做题而刻意为之了。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时下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导煽情以显学高之范,一首《登岳阳楼》,洋洋洒洒分析一节课。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到沉郁顿挫的杜甫;又从烟波浩渺的洞庭、到几经沉浮的名楼;从意象到意境,八大原则、九大方法、十大步骤。诸如此类,在有限的课堂把一篇篇美文佳作肢解得支离破碎,剖析得一览无余,就是不让学生美美的读,以感受朦胧之美、空白之美、蕴藉之美!
如此现状,令人警醒。“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于漪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语)“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语)由此让我们明确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走进阅读且贯穿生活化、常态化的原生态内涵——
首先,要量化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同时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不少于405万字,高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50万字。而上海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更高,规定学生在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3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也坚持课程化,课堂阅读教学宜以读为本,导读示范、每周节次量化、精心设计阅读专题,以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
其次,要重视诵读
让琅琅书声回归课堂,则要求我们重视朗读。无声阅读是不能代替有声朗读的,要开口朗读、告别“哑巴语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己心与“文心”共鸣。坚持朗读,接受规范语言、优美语言的感染熏陶,以形成良好语感。与此同时,还要特别重视背诵。背诵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范式,提高写作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
再次,要体验阅读。
重视阅读体验,注重阅读过程。让“读者”重返课堂——读杜甫《登高》,即化身杜翁、感受“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读李密《陈情表》,即穿越时空,体验“黄天后土,实所共鉴”的挚心笃情;读《大堰河》,即与艾青心脉相通,潸然泪下。凡此种种,语文课堂必须先读后教,不能越过“体验阅读”这一起点,让阅读先入为主,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以感悟为基础,体察作品人物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品味语言的美味。
四、作文教学的正本清源
作文,是个似乎永远说不清楚的热门话题,但只要我们立足生活的本源看作文,便会豁然开朗,举重若轻。中学生写文章,说到底,是在写中学生眼中的社会,中学生心目中的人生。写出我们眼中真真切切的社会,五彩缤纷、纷纷扰扰的人生,不矫揉造作,不扭扭捏捏,不鹦鹉学舌,不信口开河,只需真情地倾诉,坦诚地面对生活,写出好文章还会困难吗?
当前,高考作文不再一味地强调宏大叙事,不再有意无意地向政治生活靠拢,而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是写作的永远正确的方向。2008年不少题目,在这方面有良性的引导作用。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认知,成为不少省市不约而同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很多省市明确了关于自我的要求,是个性的张扬,自我的体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受到尊重。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在强调“写什么”和“怎么写”,回避了“为什么写”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对作文就没兴趣,就把作文当成“额外”负担。作文,是发现美、表现美也是创造美,创造美的文字,也创造美的心灵,追求高雅。这是“美差”是“快乐之旅”。
目前,不少高考作文似乎仍在“追风”,“追求诗意”,“追求创意”等,就是不去好好地挖掘现实生活。事实上,中学作文教学走的就是一条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路。不要为作文题目的字面所迷惑,题面的“美化”与“诗化”,未必不是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我们不妨教会学生,“以雅还俗”,“以象还意”。如,“细雨闲花”——淡泊宁静地生活,享受孤独;“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不能忘怀的一件事或一个人;“行走在消逝中”——为了前进忘掉该忘却的吧;“诗意地生活”——追求精神生活质量,这种“以雅还俗”虽不对等,也算是八九不离十。故此,每个题目都是充满实感的,而“诗意”之题,要确实写出“诗意”也得看考生的生活素养。前不久,我让学生写了一道材料题:
材料: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轻轻送来。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典型的“诗意”题,由拥有、失去到感悟的过程,渗透了理性的思维,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不少同学“以雅还俗”拟出了破题句:
1、有些事情忘不了
2、岁月的馈赠//岁月带不走的
3、回忆是一件温暖的事
4、现在开始珍惜
5、经历才能完美,回望才能幸福
可见“诗意”的题目,只要我们学会“还俗”同样能关照“现实生活”,感悟人生。另外,看起来非常“现实”的题目,又未必不能写出诗意来。总之,我们不必跟着命题形式走,更不必猜命题的内容和形式,要学解牛的庖丁:臣之所好者道也。作文正道:厚积才能薄发,有情才能有文,会想才能会写,识体才能得体,有法才能变通,返璞才能归真,正本方能清源。
丁家顺,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沙市。本文编校:艾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