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解读《苏州园林》
2009-04-01刘文华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说明文教学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侧重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即“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要学生结合文本说说哪些地方给你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教材的解读固然没有错,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仍然停留在文体特征的把握上,即文体论式的解读。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苏州园林特征的把握,无疑失去了对文本深度思考的机会,也失去了一次深入体会中国园林建筑精髓及了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的机会。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更不利于激发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说明文,更应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深入挖掘文本,引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先人,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社会历史背景,了解苏州这片土地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自由越来越多地受到压制,许多有识之士不堪忍受,就产生了逃避社会、遁迹山林的想法。曹雪芹在《红楼梦》正文开头说:“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自元代后期直至明清时代,经济就高度繁荣,丰富的物质与迷人的风景使富商巨贾、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云集于此,在这片繁华之地营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苏州园林。这座出尘的园林置身于滚滚红尘之中,却远离俗世的喧嚣,远离俗世的浮华,伤痛在这里能得到疗治,心灵在这里能得到静养,精神在这里能得到升华。
在苏州现存的私家园林中,不少园林的主人,都是有地位、有文化、有抱负、有才华的人。由于其抱负在当时得不到施展,便产生了寄情于山水、遁隐山林的想法。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40年),园主王献臣,因仕途不得志,隐退苏州,借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所说“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是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以寄托自己当时的翳然林水,濠濮间想。拙政园景点有远香堂、荷风四面亭、与谁同坐轩等,便是当时造园者超脱红尘之上,寄情于山水的具体体现。
二、走进红尘闹市,体会园林的自然之趣
《苏州园林》为了体现“宛自天开”的审美意境,布景时往往重神似,不重形似。比如布置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不对称的布景能产生一种变化之美、灵动之美,这与千变万化的自然界是相契合的。布置假山时“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他们心中早已没有构景的草图,只有对山水的一种感觉,一份钟爱,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对假山的处理完全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地步,三两下就能把山水的神韵模拟出来了;池沼的布置又大多引用活水,会流动,有生趣,自然界的水也正是如此,或溪水潺潺,或湖水荡漾,或浪涛汹涌。水面安排桥梁又绝不雷同,河道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都讲究变化之趣,这与自然界中万物形貌各异、姿态万千是相契合的。虽然苏州园林在布置假山池沼时很多材质就取自自然,但与自然界的景是有区别的,她是自然之景的高度浓缩,咫尺之间造乾坤,取法乎自然却超出自然。
苏州园林为了营造充满自然之趣的审美意境,往往追求深邃含蓄之美。在布置花墙和廊子时她常常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这样能形成一种深邃悠远含蓄朦胧的美感。其实自然界的景物也往往隐藏着许多含蓄朦胧深邃悠远的美,诗歌中常常会写到这样的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刘勰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正是中国人的讲究隐而不露,藏而不显的审美趣味的反映。“隔而未隔、界而未界”从总体上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三、走进恬淡心灵,感受先人的生存哲学
中国的高人自古以来就有避世遁隐的传统,道家自然无须说的了,即便是儒家也认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庄子称隐士为“山谷之士”,《汉书》称之为“山林之士”,可见山林并非纯粹指自然,她还象征着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象征着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自由。
叶圣陶先生认为设计者与匠师们建造这样一座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为了使游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给人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而拙政园的主人王献臣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王献臣要好友文征明建造这样一座宛若仙境的山水园林其实是为了做隐于市的大隐,能让自己逍遥于城市之外,置身于山水之间,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叶圣陶老先生生于斯,长于斯,他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出于对故土的深情赞美和眷恋,我想更多是他曾享受过这种闹市中难得的安宁和闲适,这是个时时能够抚慰和滋养他心灵的地方。如何去阅读经典说明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说明文细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途径。
刘文华,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临海。本文编校:程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