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性阅读作业的设计
2009-04-01郭建强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育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提的要求。要求是明确的,落实的情况又如何呢?引用坊间评价《限塑令》的一句话:还是一纸空文。这实则是令人倍感无奈的事。
目前的教学评价选拔机制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考试分数成了衡量一切教学活动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始终摆脱不了应试的阴影,导致了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化。教师、学生、家长都把考高分当作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和归宿。这种学习动机的纯功利性,导致了阅读目的的单一性——考什么就读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读。让学生湮没在大量的阅读理解练习题中,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成绩的普遍做法,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语文阅读教学法。这种以练代读的做法或是有意希望通过做题目,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或是迫于无奈,通过布置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来占领学生学习时间中“语文学习”的时间,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可能是有效的,但直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长此以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弊大于利。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岂能无动于衷,无所作为。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就阅读教学中有效阅读作业的设计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转变阅读观念,落实阅读目标
阅读作业不只是做阅读理解试题,更需要课外阅读;不能希望通过阅读一二本课外书,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需要广泛的阅读。阅读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有目标意识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要指导学生理解掌握阅读知识。
在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的同时,应注意到学生在自主的课外阅读中,往往流于空泛和肤浅,很难得到语文阅读素养的实质性提升。我们希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品位等得到全方位提高。因此,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极为重要。
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只有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去,这样课内、课外相得益彰,才有可能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阅读素养。
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分成23个项目,分别是:1.词义的理解;2.词义的辨析;3.词法的理解;4.句子含义的理解;5.句子结构的理解;6.句子关系的理解;7.句子技巧的理解;8.错句病句的鉴别;9.课文局部内容的保持;10.课文整体内容的保持;11.文言文断句;12.文言文词的理解;13.文言文句子的理解;14.文章中词义的理解;15.文章中句子的理解;16.文章局部内容字面性理解;17.文章局部内容推论性理解;18.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19.文章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理解;20.对文章的评价;21.阅读获得的新知识的运用;22.快速阅读理解;23.快速阅读保持。以上述问题为目标,开展阅读指导。
二、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全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鉴于多样化、多侧面、多形式的阅读作业更能够改善学生的阅读心态,更能影响其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能力。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活动,对一些现有的语文阅读作业形式进行落实。
1、课前三分钟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及学生的点评是一种很好的训练评价能力的方式。对演讲者来说,讲的内容就是一个信息采集、加工的过程,他首先要做的是,必须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书报杂志,去收集一些资料,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去思考我讲这个话题要告诉大家什么,有没有说服力,也就是说,演讲的内容包含着他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价值判断。对听讲者而言,听讲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再加工过程,特别是点评,点评就是直接的评论的过程,是对演讲者发言进行好坏与是非、充分与不足的评论,演讲者也可对点评者的评论进行再评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广范围的阅读。
2、读书剪报(或出手抄报、电脑制作小报)活动
在学生中连续开展制作读书剪报的活动,并相应开展剪报作业的交流活动。读书剪报要求选择报纸杂志上的精彩文章,学生要加上自己的评语,或者写明推荐理由,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可按照内容设计不同的栏目,并进行排版和美术设计。然后,进行传阅交流。因为是交流学生自己的作品,所以学生参与很有热情。学生与家长对这项活动反映都很好,家长评价说这是“有创造性的高质量的阅读作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所选择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阅读的兴趣也得到了加强。
3、结合阅读课,完成每学期的名著阅读任务
在学生中试行开设语文阅读课,目的是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积累阅读经验,学会阅读方法,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并能进行信息的筛选;同时让学生学会专题阅读、探究式阅读(带着一定的问题制定阅读计划,借助相关资源寻求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可以要求学生精读一本、略读一本。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原著,收集、整理与原著相关的资料,并根据相关资料,按照不同栏目完成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出手抄报。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教会学生精读的方法,提高了阅读行为的层次,还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阅读范围,使学生的阅读行为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这样的阅读成果是以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培养。
4、组织“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组织学生读书报告会以及辩论赛、演讲比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读和写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提高了言语表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倡导写日记、周记
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与体验,将其形成文字。倡导学生做的一项阅读作业就是写日记、周记。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首先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是自我对话。自我对话是一个内省过程,是一个悟性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这种对话的外显就是大量的练笔。当学生自觉地在创作中进行对话时,就能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宣泻,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和人格的塑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布置阅读作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指导训练,使主体通过阅读实现自我对话的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规定、提倡、激励学生写日记、周记,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阅读作业形式。
6、举行阅读竞赛
配合大大小小的语文阅读竞赛,在学生中进行语文阅读竞赛的辅导和选拔,培养语文阅读方面的尖子生。在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普遍提高过程中,发挥尖子生领头雁作用。
三、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方式,学做材料的主人
阅读能力需要通过做题来检测,但做题不等于阅读,这个道理不辨自明,但我们的学生不愿意从题海里跳出来,我们教师也多不敢让学生从题海里跳出来。为什么?因为没有科学的阅读方式,来指导阅读行为,面对材料不能够做到高屋建瓴。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方式,学做材料的主人而非奴隶。
1.解剖式阅读作业。这是比较多见的阅读作业。即对阅读文本采取外科手术式的解剖,从语词、语句、语段到结构、主旨、手法等,逐一品味其“好”处。由于已经成为一种阅读模式,学生日久生厌、味同嚼蜡,教师也自觉毫无新意、如循套路。但是作为一种以要素分析为特征的阅读,还是有其价值的,问题是如何运用。例如着眼于适量的“个案”的精读,有时就需要这种解剖式阅读。
2.印证式阅读作业。这种作业具有研究性,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论证,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证式阅读具有一定的阅读个性。但是,也正因为是“印证”,一般总是围绕教师预设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而展开印证学习活动,所以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的阅读个性”,还不是具有完全独立意义的自主阅读。改善这种阅读的关键是变“印证”为“论证”。
3.鉴赏式阅读作业。这种作业不作全面的要素式阅读分析,而只就其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赏析。它兼有说明、论证、思辨与感悟的多重色彩,能够体现更多的阅读个性。但是,这种形式的作业容易游离文本根基、流于泛泛而谈,或者不顾文本整体,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鉴赏。这样的鉴赏虽有阅读,却无益于阅读素养的提高。这是教师指导阅读时应予以提示的。
4.批判式阅读作业。倘若将鉴赏式作业的思辨评价的意味着力予以强化,批判性就会凸现出来。所谓批判,就是对文本作价值化评判,而不是如鉴赏式作业的以“赞美”为主。价值化评判,就是将作品放到一定的价值体系(审美的、社会的、心理的等)中去度量,表明其品味、风格、效应等等。由于是评判,往往能够表现学生的阅读个性、激活学生的本体性意识。
5.加工式阅读作业。根据加工的深度不同,可以有制成品加工和原材料加工。前者是将阅读文本视作制成品,由学生对其作二度加工,或调整行文顺序、或改变原作对比关系(明线暗线变换、主次人物变换等)、或补出原作中的“留白”等;后者是将阅读文本视作原材料,作完全个性化的加工制作。如鲁迅《故事新编》,就是鲁迅依据史料所作的个人化的创作。由于并不拘泥于原作、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因而会激发起学生的创造热情。
结语: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始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薄弱环节。课内阅读从质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于阅读教学,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从语文教材教法到语文教学论,从语文课堂教学到大语文教育观,从“工具论”到“表现论”,阅读教学的定位是不同的。当我们对阅读教学进行反思和新的探索的时候,认识到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认识到当前大量重复低效的语文阅读作业以及长期的应试训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无益于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对阅读作业进行设计研究。我们必须重视阅读作业的设计。对于减轻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陶冶情操、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等会有较大的意义。
总而言之,有效性阅读作业设计,应着眼于集中、快捷、高效,在不长的学校语文学习活动中,为学生终生的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的语文素质的养成教育,需要学校语文学科、语文教师弱化语文阅读训练的机械性行为,强化学科素质教育要求的研究性、比较性、发现性、创造性、发展性特征与功能,以引起学生的研究、比较、发现、创造与发展性语文学习行为。
郭建强,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