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校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9-04-01侯庆盛王盛汪慈恩
侯庆盛 王 盛 汪慈恩
[摘 要] 根据教育部教职成厅函《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德育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2007)29号],我们对我市县级以下部分职业学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专题德育调查,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包括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纪意识、心理状况等方面,以及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主要经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德育工作者队伍状况,德育活动的组织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学校在德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职校;思想道德状况;德育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3-0068-04
近年来,中职德育的探索和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社会适应性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德育的困境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所以,中职德育仍然是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改进和需要创新的重大课题。我们以抽样调查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以我市县级以下部分职业学校的部分教师,600余位在校学生,500位在校学生家长及长期从事中职德育的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等形式,收集和获取中职德育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概括出当前农村中职德育
的现状。
一、调查数据分析
1.学生家庭背景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可忽视。表1列出了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占61%)。有的家长外出经商、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学生”,而在家照料孩子的老人对孩子多溺爱,教育方法多有不当,有时甚至还会有负作用。即使是县城学生,许多家庭由于经济困难,为了生计,家长无遐顾及孩子学习。不少家长缺少教育方法,不能起模范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在父母身边,也无人照料,家庭教育为空白,学习完全靠自觉。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在行为和心理上出现障碍,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问题学生”,这是学校德育中的难点。
2.学生学习现状
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中考”是他们难以启齿的话题,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与要求,迫于无法上其他普高或家长的压力来到中职学校。如表2所示,在调查中有74%的学生不是自愿来到职业中学的,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学校待三年,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在外在压力下被动学习,需要教师督促,学习效果不明显;许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中存在盲目、没有针对性的倾向(占48%),学习时经常感到迷茫,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况不佳。一部分学生虽然人在学校,却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3.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理想信念:很多学生对前途悲观,缺乏自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调查中,有59%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会从事什么工作,有39%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感到孤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设计不当,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在聊天座谈时,有不少学生说,毕业后想做演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理想的错位势必影响中职学生日后的发展。
道德品质: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追求上进,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是主流,这是中职德育的可喜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3%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39%的学生平时不能遵守社会规范,33%的学生不能自觉爱护公物,32%的学生否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另外,中职学生责任感不强,诚信不够,自制力差,做事不能善始善终。
法纪意识:法纪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这既有课程开设的问题,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学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大多数是因为法律知识的缺乏。每年新生入学,我校都要进行常识性法律知识竞赛,从竞赛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初中虽然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那只是为了中考,没有多大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问题,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挑战法纪是勇敢的表现,17%的学生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敢以身试法,24%的学生认为损坏公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些学生的行为、认识虽不是主流,但能折射出学生法纪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如果不能对这些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危害将进一步扩大。
心理状况:不少中职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不健康或亚健康的态势:意志薄弱、自信心不强(74%的人对未来没有信心)、自控能力差、价值判断错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进取精神、做事犹豫不决(39%)、过分悲观与盲目乐观、行为怪诞、语言不文明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若得不到有效矫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会使整
个学校教育事倍功半。
二、思 考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问卷反映的现象让我们吃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式,增强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德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拓宽渠道,注重过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1.转变观念,摆正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
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此要狠抓理论学习,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理论。首先,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教育广大教师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其次,彻底改变“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是班主任的事”的错误认识;改变抓智育硬,抓德育软的做法;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做法;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先成人再成材”的思想;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保证每一项德育工作都能落实。最后,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不是不愿做工作,而是缺乏做工作的理论指导与方法,缺乏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加大对教师德育工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德育工作的实际问题,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实,得以提高。
2.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德育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的。然而,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却往往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形式,忽略了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和谐统一。因此,它所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常常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教育内容要依靠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去落实,为了保证德育工作能顺利进行,应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学校应建立德育领导核心小组:(1)以党小组、教工会、教师团支部、校团总支为一体系,主管师生政治学习、师德建设、学生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打造校园文化;(2)以校领导、管理人员、年级组、学生会为一体系,负责学生常规制度、校纪、校规的贯彻落实;(3)以校领导、德育处、校外法制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为一体系,负责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办好家长学校,不定期地请家长到校上课,阶段性地召开家长会,建立家访制度,实施家长接待日;(4)以学校领导、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一体系,挖掘学科育人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这样既分工又合作,使德育工作形成一个合理的网络。
3.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
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过去做德育工作,主要是以事、以任务为本,缺乏针对性,难免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工具”,因此,德育工作成效不大。既然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那么,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帮”上来。如我校语文老师凌东兵,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每周德育报告”活动,由学生自己将一周的班级或个人思想与行为以书面形式向全班作报告,可以是如实记述,可以就现象分析,可以谈心得体会,形式不拘一格,效果相当好,现已升级为“每日德育报告”。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新的特点。我们面临的这一代学生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电视与网络使得他们变得“复杂”起来,使得情感的发育超过了他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由于年龄与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对有些知识的理解仅仅是朦胧的、表面的、似懂非懂的。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不深入了解和研究,德育工作就无法对症下药,教育是难以奏效的。
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也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还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即使各方面、各途径德育实施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出现最佳效果,从哲学的观点看,仍然是外因。要使学生在人生的坐标中找到正确的位置,重要的是他们在主观上具备辨别是非和抵御腐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在于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如在班干部任用时,可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确定班干部,轮流当班干部,聘任班干部或通过班主任助理制度任命班干部。
此外,教师应设置情境,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在实施时还可以适当地“管”,因为放任自由,容易导致失败。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加强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预测,并提出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相应的处理办法。如我校目前在校学生928人,我们从各班选出优秀学生102人参加学生会、团委会,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在工作中锻炼成长,自我教育,并通过这些学生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学生会开展的“我的样子”、“学生的时尚”、“校园之声广播”等活动在校园内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在活动中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在关键时刻和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促使其取得成功;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诚挚、公正、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设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愿望,并重视学生心理疏导,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
4.淡化教育结果,重视教育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德育工作最忌假、大、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无论是渗透性德育,还是灌输性德育,其过程都表现为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及教育发展规律,运用有效的方法手段,把国家对受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因此,我们要改变把德育单纯理解为培养有政治立场的“政治人”,有精明头脑的“生意人”或仅有较高学历的”知识人”的错误认识;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制定出正确的、可操作的中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要求,并围绕“要求”下工夫,淡化结果,注重过程。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一个重过程的典型例子。我校政治老师汪慈恩,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文化早餐”与“综合能力实践课”是其两大德育创新品牌。“文化早餐”是每周利用一个早读课,在班级里开展由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以是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首唐诗欣赏、一句宋词解读、一条新闻、一个谜语、一个脑筋急转弯,也可以是一首歌曲、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点评、心得体会……可以由教师组织,也可以由学生主持。总之,不拘一格,活泼自由。学生在活动的开始与结束时都要整齐喊出自我激励的口号,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机会留给我自己”、“世界因我而精彩”、“我是最棒的”等,给自己加油鼓劲。活动的宗旨是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在公共场所发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树立其自信心。此活动开展四年来,效果非常好,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现已在全校推广。“综合能力实践课”是汪慈恩老师在担任2005级就业班班主任时的德育工作一大创新。我校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实训的设施设备几乎为空白,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就业班学生,学校不能给学生以技术,只能在其他方面想点子,培养学生技术之外的其他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课”的教材是自编教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我校首届就业班的学生在自信心、心理、人格、行为等诸方面都有良好发展,为走向社会,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忽视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缺陷。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学校往往悬起高、大、全的目标,好像要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英雄、模范,却忽视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条经典良训,没有对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按要求实实在在地执行,而是搞出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学生不懂得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会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自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什么责任。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且给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在全国上下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又有了新的内涵。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个人心理、人格的和谐,人际、群际的和谐,学习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同时要开展更多的敬人教育、真人教育和环境教育,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培养。
总之,学校新世纪的德育创新,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注意拓宽德育的渠道,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德育的新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作者单位 安徽省无为县高级职业中学德育教育课题组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