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走笔
2009-03-31
记者观察 2009年5期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石粮。”春天是农民们播种希望的季节。
一说起春天的农村,人们可能会想到这样的场景:春光明媚,一个手持柳条、戴着草帽的黝黑汉子赶着牛犁地;或者一群裹着头巾的妇女纳着鞋底坐在门前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天,并不时地吓唬一下前来骚扰的满地乱跑的家禽……
这是感性的农村场景。事实上,中国农村相对于城市,落后还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外国观察家说:“中国的城市堪比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土地、农民、生产工具,这一直以来是构成农村生产的基本要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入了市场机制,这三种要素之外还要加一个“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时下中国农村的各种生产生活实践已经与市场息息相关。农村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落后生产方式与先进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
可喜的是,中央政府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减免农业税,从退耕还林补贴到种粮补贴,从农村养老金到农村合作医疗……各种扶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村到底受到怎样的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势头是否有所减弱?
本刊《中国农村走笔》一组报道,通过对几个村庄当前进行的改革探索实践的采访调查,以“大背景,小缩影”来反映农村春潮涌动的壮阔和农民坚忍克难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