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09-03-31李振杰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年3期
关键词:三通和平统一台湾同胞

李振杰

【背景材料】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于2008年12月3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广泛发展,要求打破狭隘的区域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样经济活动参加者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两岸会谈成果将带动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台湾的经济竞争力和保障台湾民众的健康权益。

2.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要求。两岸交流与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加强科技研发的合作和科技成果的传播,提高经济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共赢、平等、共同发展的环境。

3.对外贸易的重大意义。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岸共同繁荣发展,互利互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两岸贸易健康发展。

二、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也使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2.联系、发展原理。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要共同奋斗,扩大交流,推进经济合作;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等,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3.矛盾原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虽然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主流仍是好的;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协商结束敌对状态,打破长期隔绝状态,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从海基会和海协会进行第一次工作性商谈,到最后形成“九二共识”;从“汪辜会谈”到如今的“陈江会谈”,再到今天的“三通”全面贯通,两岸关系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5.内外因关系原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当局,但也离不开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们是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

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7.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拂逆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必然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其行径注定是失败的。

8.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等,从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是正确的大政方针。

三、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

1.“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到江泽民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再到胡锦涛的六点意见,不断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

2.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原则。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等。

3.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两岸同胞要共同奋斗,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4.民族关系。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是民族的最显著特征。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共同完成、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同保卫了祖国边疆、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

5.国家属性、国家利益与主权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6.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海峡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试题】

1.胡锦涛强调,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有责任把她维护好、建设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奋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这说明()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两岸同胞要树立全局观念③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结合组成的④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台湾文化作为特殊文化独立于作为普遍性的中华文化之外②中华文化作为普遍性寓于台湾的特殊文化之中③中华文化作为普遍性通过台湾的特殊文化表现出来④台湾的特殊文化通过作为普遍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5月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12月“三通”正式启动。材料说明了()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C.新事物在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

D.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将一去不复返

4.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材料体现了 ()

①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③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④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胡锦涛提出,凡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都应该大力推动,凡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都必须坚决反对。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影响③个人活动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④在实践中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实现中国的统一,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走过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迈出了历史性步伐。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两岸关系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给两岸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给两岸产业分工和企业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将为两岸经济持续繁荣发展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坚持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两岸“三通”的经济、政治意义。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措施。

参考答案:

1.A2.C3.B4.A5.D

6.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使两岸关系发展揭开新的历史篇章,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②《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等,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③《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台湾当局,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④《告台湾同胞书》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实现“三通”,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⑤《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7.(1)①两岸“三通”,使两岸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为台湾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外移,吸引境外投资;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两岸“三通”还为两岸旅游业发展提供新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实现经济互补、产业的对接和融合;有利于带动两岸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②两岸“三通”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实现和平统一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有利于台海、亚太地区的和平,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2)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两岸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统一创造良好的条件。②要贯彻党和政府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③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利用民主党派的特殊作用,加强与港澳台同胞的密切联系,增进了解,沟通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推动祖国和平统一。④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反对一切外来干涉、破坏和平统一的行为。⑤公民要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与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作斗争。■

猜你喜欢

三通和平统一台湾同胞
刘毕新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打造台胞创业的乐土
从“胡连会”看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之推进
语文教学要实现“三通”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解放前夕鲜为人知的国共南北“三通”始末
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