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与评析

2009-03-30王海霞

中小学德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家庭四川祖国

王海霞 李 颖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距大,气候有天壤之别;

2.了解我国人口众多,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初步感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教学难点

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大中国》,营造氛围。

2.情境描述,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课件出示:中国四川)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四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让四川的兄弟姐妹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计算感知面积之大

1.紧扣时间,情景创设。

师: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去支援。有人花了几小时,有人花了几十小时。虽然大家日夜兼程,都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为什么有人还要花这么长时间呢?他们到底离四川有多远?

2.活动引路,自主探究。

(1)借助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并在中国地图上标示计算题中两地的距离:

有人坐火车从黑龙江省赶到四川,大约需要15小时,两地相距约——千米。

有人乘飞机从新疆赶到四川,大约需要四、五小时,两地相距约——千米。

我们江苏人开汽车赶到四川,大约需要21小时,两地相距约——千米。

[小提示:火车的运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30千米;汽车的运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飞机的运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750千米。]

(2)学生分小组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汇报计算结果,课件随机出示相关数据。

(3)直面数据,畅谈感想。

(4)活动小结:是呀,救援人员要走的路程——真远,我们的祖国——真大!

3.联系生活,加深感知。

学生说说自己去过哪里旅游、探亲,怎么去的,花了多长时间。

4.资料介绍,整体感知。

师: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从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0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板书:幅员辽阔)

三、竞猜感知温差之大

1.激发兴趣,引起思考。

师:灾难发生后,祖国各地的救援人员都汇聚到了四川。有一位四川的小朋友看到叔叔的随身行囊感到很困惑。

(播放录音:有的叔叔背包里放着羽绒服和棉帽子,可是有的叔叔背包里却只有汗衫短袖。这是为什么呢?)

2.组织讨论,感受温差。

3.借助媒体,揭示原因。

(播放录音)

叔叔1:我来自哈尔滨,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温度只有6℃左右,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就是冰雪世界的聚会。现在我们那里最低气温只有6℃,还得穿棉袄呢!

叔叔2:我来自海南省,海南位于祖国南疆海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三组群岛及其领海。海南位于我国最南面,年平均气温为25℃左右,常年无冬。在那里,即使是冬天也可以在海里游泳,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现在我们那里的气温已达到30℃以上,只需要穿短裤短袖。

(教师随机在中国地图上标示两地的位置)

4.联系生活,引导小结。

请学生谈谈感受,并列举自己知道的我国两地气候不同、温差大的例子。

四、爱心感知人口之多

1.引用数据,震撼学生心灵。

师:中国北端哈尔滨市的人来了,中国最南端海南省的人也来了。在短短的几天内,全国人民就为四川捐款600亿元人民币,捐助物资达228亿元。看到这些数据,大家一定很震惊!要知道,在这惊人的数据背后,有着13亿人口的支撑!因为我们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家庭!

2.感情朗诵,感受人多力量大。

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都能变得可以承担;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能变成爱的海洋。

五、交流感知民族众多

1.出示图片,猜猜民族称谓。

师:在这次捐款活动中,除了我们汉族以外,(出示图片)他们来了,他们来了,他们……都来了。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吗?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

2.聊一聊,了解民族风情。

师:是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板书:民族众多)民族与民族之间要互相了解,增进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充满温馨。你对这些民族了解多少呢?

(组织学生交流,利用课件加以补充)

3.播放歌曲,唱响《爱我中华》之歌。

师:虽然民族不同,习俗不同,可是,当灾难来临时,各族人民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为我们56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家,温暖的家,(板书:家庭温暖)我们都爱这个家。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中华》。

五、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1.升华主题。

师: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她的幅员辽阔,爱她众多的民族,爱她给予我们的家庭温暖!爱我中华!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

2.课外延伸。

布置学生课后广泛了解“我们共同的家”,并收集有关“中国的世界之最”的信息。

评析

现代课堂教学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理解学生,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建构课程的意义,展现独有的文化。在这一背景下,品德课堂的价值取向应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师生共同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从这一意义上审视、反思这一节课,我认为体现了情境设计巧、情感引发准、活动设计精这三个特点:

1.巧妙设置教学情境

架构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才能让课堂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教学中,教师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设计了完整、连贯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情境在教学中的价值。首先,借助情境,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教师通过人们从四面八方到达灾区的距离引导学生感悟地域之大,从救援人员所带的行李、物件引导学生感受南北温差之大,并由此逐步建立祖国之“大”的概念。教师正是利用这样的情境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在课堂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中最活跃的因子,建构起对“共同的家”——祖国的认识。第二,利用情境,实现目标的有效整合。在这样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特定教学氛围中,学生感受、体悟到的不仅是祖国真大、民族真多等简单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共同的家”的内涵,充分领悟到了家的温暖、家的力量、家的伟大,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同步发展。

2.有效引发道德情感

教学中,教师把对教材的感悟、个人的经验融入教学,以认识祖国之大、民族之多为经线,以引导学生感悟家的温暖、引发对家的热爱为纬线来组织课堂教学。知识学习为明线,情感引发为暗线,一明一暗,相互交织,犹如为学生建立起了一座座相互融通的立交桥,通过“了解家——感悟家——热爱家”的过程,逐层深入,使学生的爱国情感被逐步唤醒,最后在唱响《爱我中华》的活动中得到升华,自然流露。

3.精心策划学习活动

波兰尼一直认为,道德是“缄默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所以,品德课程不应是“文本课程”而应是“体验课程”。王老师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策划了算一算、猜一猜、聊一聊等活动,借助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在体验中激活经验,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在体验中丰富感知,增强对祖国的情感;在体验中触动心灵,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使心与心在课堂中相遇,使活动过程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

总之,本节课教师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进行了价值引导,让瞬间机遇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儿童的德性在生活中萌芽,在课堂上飞扬,充分彰显了品德课程独有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正则实验小学

江苏镇江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红霞

猜你喜欢

大家庭四川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你好,你好!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开学啦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秀秀台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