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青年教师的的敬业问题

2009-03-30刘京娟何丽英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敬业青年教师高校

刘京娟 何丽英

[摘要]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置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项任务之首,在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达到了大众化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前提下,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注重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

[关键词]敬业;高校;青年教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把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过硬,在学科建设和科研领域里有独创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和跨世纪人才带入二十一世纪,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是一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生力军,这支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一、敬业的内涵

《伦理学大辞典》中解释,“敬业是对职业本身的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表现为在工作中忠于职守、勤奋刻苦、忘我投入等等。敬业超越了对待职业的工具性态度,不仅仅把职业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视为一种有内存价值的事业。”[1]P94对于敬业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都对其做了不同的阐述。“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敬业”是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出现较早的德目之一,典出《礼记.学记》,原典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2]P78即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专心学习,与同学融洽相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解释说:“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这里的“艺业”不但指“学业”,泛指各种事业。要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这是职业道德所要求的重要原则之一。朱熹也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他认为敬业就是专心于自己的事业。

“敬业”有着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和继承性,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思想,更要结合当

今社会“敬业”思想的合理因素吸收,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敬业问题

目前在高校当中普通存在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出现某些学科带头人后继无人、骨干教师紧缺、科研工作滑坡等现象。虽然高校这种现象的滑坡属少数,但对于大面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大障碍。仅就其消极因素来看: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旋律相背的多元化思潮,特别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教师物质待遇低于其他行业;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阅历浅,思想理论基础不深,对社会上的消极现象缺乏抵制能力,忽视自身的师德修养;学校德育工作点错位等等。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够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面效应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的一项事业。因此,有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无心钻研业务,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2)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和爱心,育人意识淡薄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之甚少。然而大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师。

(3)部分青年教师表率作用欠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难以起到表率作用。如上课自由散漫,接打手机,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等,给学生做了不好的导向。

(4)学术舞弊,不正之风盛行

个别教师心态浮躁,不求甚解,科研成果也经不起推敲,在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评审学位点、研究基地等学术活动中,弄虚作假,刺探情报,厚礼馈赠,把某些企业的不良经营之风带到教育的神圣殿堂。

改革开放以来,受各种外界思想的影响,高校教师在自身职业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面对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大的社会背景,高校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当务之急就是总结自身存在的缺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澄清认识上的误区,积极改正自身的错误,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解决高校青年教师敬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敬业问题主要是教师主观意识低下,因此要改善敬业问题,必须对教师进行内在精神培育。

“内在精神培育,就是指通过对主体信念、信仰、价值追求、品德修养、思想境界等内在素养的提升,使主体形成自觉的敬业理念,从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保持持久的动力”[3]P24内在精神培育最根本的是在中国大环境中,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改变文化停滞状态,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文化堕距”说,又称文化滞后。文化滞后会造成社会关系的混乱和社会行为失序,人们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产生矛盾心态,这时敬业精神会因此丧失。作为学校本身,对青年教师的内在精神培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敬业是一种人生观,存在于主体的思想观念中,支持和引导主体行为的方向,形成行为和价值的统一。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信息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精神生活使他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青年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适合时代需要的新观念,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也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到在教育过程中的因势利导。

第二、培养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感。职业理想是对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认同感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价值上的认同。二者决定着青年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的强大动力。特别是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因为青年教师的行为大多数会受到情感和情绪影响,培养职业的认同感会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感。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由此可见职业情感的培养对职业理想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要对去青年教师以合理的引导使他们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感真正的转化为脚踏实际的行动。

第三、促进青年教师转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调节功能。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从封闭思维、保守思维向开放思维、现代思维转换,改变安于现状的观念形态,培养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标准处于形成时期中,面临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和选择,既有感性的冲动,也有理性的思考,甚至有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培养和教育学生,促进青年教师转变思维方式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总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稳定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保证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前景的重大问题,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实践,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总之,高校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时刻重视这项工作并把它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周仪.仪礼.礼记》(下)[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张琳.当代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6.

作者简介:刘京娟,保定学院团委,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何丽英,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敬业青年教师高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偶像来了”之吴亦凡:左右自己命运的小爷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