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始皇尊奖巴寡妇清辨析

2009-03-29崔向东

文史杂志 2009年6期
关键词:丹砂刻石寡妇

崔向东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寥寥数语记载了秦始皇和巴地寡妇清之间的故事。其文日:“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一个是叱咤风云,囊括四海,君临天下的皇帝;另一个是专门从事丹砂开采经销的巴地寡妇。前者为什么会对一个身处偏远之地的妇人如此优渥有加,恩宠至极呢?

关于秦始皇厚待尊奖寡妇清的原因,自司马迁以来,就有种种解释和猜测,归纳一下,主要有几种说法:富有说、上层说、捐资说、水银说、巫医说、重商说。现对各种说法稍加辨析。

第一种说法认为巴寡妇清受尊重是因为家富有财。所谓“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东汉的崔是也说:“乌氏以牧量致财,宠比诸侯;寡妇清以攻丹殖业,礼以国宾。”觋代一些研究者也持此看法。这一看法并不成立。秦始皇富有天下,还会羡慕一个私人工商业者吗?秦代的大商人绝不仅仅只有巴寡妇一人,比她富有的也不在少数。就巴、蜀而言,当时有很多名闻全国的大工商业者,如程郑氏、蜀卓氏等,按资产论他们绝不比巴寡妇清少:蜀卓氏“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程郑氏“富埒卓氏”。巴寡妇清虽有丹穴之利,但未必很富有。史书说她“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史记正义》解释此语云:“一云清多以财饷遗四方,用卫其业,故财亦不多积聚。”清用财自卫守业,家訾未必很多。秦始皇一贯推行抑商政策,对私人工商业者进行打击、限制。他不尊奖其他大工商业者,而独尊巴寡妇清,仅用巴寡妇清富有来解释很难成立。

第二种说法认为巴寡妇清是商人中的上层,故受到秦始皇的保护和尊重。这同样不能成立。从史实看,秦统一后,原六国地区的大工商业者很多,但他们非但不属于统治阶级的上层,得不到秦始皇的保护,反而还受到秦的打击。他们的财产被剥夺,被强行迁离故土,称为“迁虏”。蜀卓氏、程郑氏就是从齐、赵迁往巴蜀的。他们都有着痛苦的经历。秦始皇还“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些豪富都被剥夺财产,放到眼皮底下监控起来。在秦国,私人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很低,秦律中规定了种种限制政策。这些政策并没有因大、小工商业者而不同,大工商业者往往还是国家打击的重点。

第三种说法认为巴寡妇清捐款助军,资助秦始皇修长城,故受到尊奖。日本学者中井积德认为“虽称始皇帝,而是事盖在未并吞之时,故军兴有资于其力也,非徒嘉其富厚。”国内有人依据民间传说,认为巴寡妇清晚年将自己的全部财富捐给长城工程。捐资说并无史实依据,系猜测附会,不足为据。

第四种说法认为,秦始皇修建骊山陵需要大量水银,巴寡妇清为秦始皇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朱砂和水银,故得尊敬。有专家研究认为,秦始皇陵地宫灌注水银多达一百吨。这些水银从何而来呢?从当时丹砂产地和拥有量来分析,出产丹砂之地除巴地外,贵州的桐梓、思南、德江等地,陕西的洵阳、略阳、山阳、凤县等地都开采时间较早。“所以,我们绝不能排除地处秦地、采运均称便宜的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巴寡妇清为秦陵地宫提供了朱砂和水银,但并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单凭巴寡妇清能提供丹砂来推测其受秦始皇礼遇之因虽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充分。

第五种说法认为巴寡妇清是懂得神仙方术的女巫,对丹砂的养生功用十分了解,能用丹砂制长生不老药,适应了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需要,故深得秦始皇尊奖。说巴寡妇清了解丹砂的养生功用,这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她多年从事丹砂开采冶炼;但说她是女巫医,则不能成立。持这种看法的人对“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这句话有一种误解。认为贞妇是女贞人,即女巫医。这里关键在于“贞妇”不是女巫。贞是忠贞、贞良、贞洁之意。在秦刻石中。多次这样使用贞字,如“有子而嫁,背死不贞”,“奸邪不容,皆务贞良”。“二姓和好……女贞男圣”。“贞妇”指的就是守贞洁的妇女。因此,此说不成立。

第六种说法认为是秦始皇为了发展私人工商业,鼓励尊重工商业者。翦伯赞在其《秦汉史》中以秦对巴寡妇清的尊奖为证,说:“秦代政府,一方面有计划地繁荣城市经济,另一方面又执行一种对商业的鼓励政策。”张传玺也说“始皇对于大商人也很尊敬……这样的作法也鼓励了商业的发展。”这一看法关涉到对秦工商政策的理解。重农抑商是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的基本国策。在秦的治国思想中,无论是《商君书》还是《韩非子》都主张重本抑末。对于那些不通过农耕获利的商贾、游士、技艺者都要予以严厉的限制和打击,“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韩非子更把从事工商之人视为五囊,“夫明主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舍)本务而趋末作。”法家的这一思想,直接为秦始皇所继承。秦政府为了打击私人工商业者,给他们另立“市籍”,降低其社会地位,列为谪戍的对象,甚至连其子孙也不放过。秦之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人间取共左”,可见秦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秦统一六国前后,一直实行迁徙六国贵族、豪民、大工商业者的措施。秦始皇在二十八年(前219)东巡刻石又重申“上农除末”。可见,秦的抑商政策一直没改变。说秦始皇尊奖巴寡妇清是为了发展私人工商业,是欠考虑的。上述说法或依史实推论,或为臆测,虽各有一些道理,但均未触及问题的本质。

倘细析史料,实际不难发现秦始皇尊奖巴寡妇清有其深层的原因。巴寡妇清终生守寡未嫁,“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司马迁这里指出,秦始皇之所以在意巴寡妇清,其实不是她多有财富,也不是丹砂问题,而是贞节。秦始皇认为她是清贞之妇而十分敬重她,为其筑女怀清台,把她作为封建道德榜样来尊奖。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与当时秦国的伦理风俗有关。春秋时期,秦国经济落后,地处西北边陲,与戎狄同俗,尤其在男女关系上并不严格。至战国时,秦俗并无多大改变,商鞅变法时曾说:“秦戎狄之教,父子抚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嗬子说秦“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抱哺其子,与公并居。妇姑不相悦,则反唇而相稽。”秦人在伦理道德上的约束并不十分严格,宫中淫乱之风成俗,著名的宣太后就长期与戎人通奸。民间淫乱之风更甚,秦简《日书》载:“取(娶)妻,男子爱。生字亡者,人意之”,“取妻,妻不到以(已)生子”。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有多处关于女子逃夫、私奔、淫乱的记载。

非但秦国风俗不纯正,其它诸侯国风俗人伦亦纯杂不一。“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风俗”。《汉书·地理志》记各地风俗,列数赵、中山、卫、郑、秦、

巴、蜀等地淫风盛行。“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燕地“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巴、蜀地多迁人、豪富,风俗不纯,奢侈淫佚。“巴、蜀、广汉本南夷……而轻易淫佚……未能笃信道德”;“而汉中淫佚、枝柱,与巴、蜀同俗。”南郡亦“乡俗淫佚之民不止”。㈣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实行一系列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针对各地民风乡俗伦理道德各异情况,特别注意整饬风俗,以达到“行同伦”,统一伦理道德规范。秦始皇多次出巡各地,所到之所刻石颂功,反复强调整饬民风。如泰山刻石有“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尊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琅邪刻石有“匡伤异俗,陵水经地。”“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碣石刻石有“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会稽刻石有“宣省心俗,黔首齐庄”,“兼听万事,远近华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背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挈诚。夫为寄狠,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秦始皇尊奖巴寡妇清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背景下发生的,是针对各地风俗进行的;意在通过整饬风俗达到社会风俗纯正,强化伦理道德,永保太平。

秦始皇如此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妇女的贞节,除了整饬风俗外,还另有其心理原因。秦始皇的家庭和他的出身传说对他的心理影响很大。据载,秦始皇的母亲早寡,与吕不韦通奸多年,当时就有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的传说;后又与缪毒淫乱,“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母后的淫乱行为对少年赢政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他痛限太后的淫乱,由此在其深层意识中仇恨所有的淫乱行为。在这种心理影响下,秦始皇甚至囚禁太后,杀死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他制定了许多严惩淫乱行为的法律,规定“夫为寄狠,杀之无罪”。在秦律中,对妇女改嫁是歧视的。秦简附《魏户律》云:“自今从来,假门逆吕(旅),赘婿后父,勿令为户,勿鼠(予)田宇。”所谓后父,指的是招赘于有子寡妇的男子,实际是赘婿的一种;而寡妇“有子而嫁,背死不贞”,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秦律将此条魏律附于其后,说明它是适用于秦的。巴寡妇清既没有改嫁,也没有招赘,完全符合秦始皇提倡的伦理道德的要求,自然要受到褒奖。

我认为巴寡妇清的“清”是秦始皇所赐嘉号。从文化学看,“清”具有道德审美文化含义。清原于水,水具有涤荡污浊之功能,因此是纯洁之象征。水清则具有鉴的功能,“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水清可鉴便具有道德文化意义。这种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当时多用“清”形容人与事物的美好;尤其用以形容理想人格,如“清直”、“清白”、“清节”、“清贞”、“清静”、“清素”、“清雅”等。清之所以美,在于其直、白、贞、静。秦始皇刻石中多次用“清”强调人伦道德,将“清”与民风伦理相联系,“男女礼顺……靡不清净”,“远近毕清”,“禁止淫泱,男女挈诚……咸华廉清。”“气之清者为神,人之清者为贤”。清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文化心理和精神力量,“一言以蔽之,公理信仰,纯洁人格,平静心态,三者交合而成为‘清美思想的逻辑起点”。秦始皇特别重视“清”、“贞”,认为是人的美好品质的表现。《北齐书·羊烈传》曰:“名德学行,百世传美,且男清女贞,足以相冠。”秦始皇尊奖巴寡妇是因为她贞而清,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寡妇清台山俗名贞女山,在涪州永安县东北七十里也。”秦始皇赐巴寡妇名为清,以为贞妇,筑怀清台,实际上是为其立牌坊,表彰其贞节,以导化各地淫邪之风,进而统一伦理道德,最终达到“行同伦”。

笔者看到时下一些文章按照现代人的想法与市井话语去解释巴寡妇清,总有一种油腻的感觉。有人认为巴寡妇清靠女色获得秦始皇宠信,把巴寡妇说成了靠姿色取悦秦始皇的俗商。巴清一直寡居未嫁,少不了有人要打她的注意。她能够做到“用财自卫,不见侵犯”,证明她是个胆识和智慧非凡的女性。有人说她拥有一支上千人的私人武装,这也缺乏根据。离她不远的蜀卓氏“富至僮千人”,这僮千人不是家兵,而是僮仆奴隶。依此可以说巴寡妇清也有上千的僮仆奴隶还是成立的。有人说秦始皇将巴寡妇清迎到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这是对史料误读所造成。“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的“客”乃以客礼相待之意,并非请到成阳客居。由史料的误读便引出更多的猜想,说巴寡妇清在咸阳安度晚年,死后秦始皇将其送回老家安葬。这样研究历史似乎有些想当然了,还是让我们回到历史本身吧!

巴寡妇清是个很有能力的私人工商业者。她寡而未嫁,用自己的智慧守住祖业。在那个时代,她是个遵守女规道德的清美忠贞之女,因此受到秦始皇的尊重,并彪炳史册。

作者:渤海大学历史系(锦州)教授、史学博士

猜你喜欢

丹砂刻石寡妇
古代的寡妇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贵州丹砂文化的文旅融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文化哲学视阈下丹砂文化内涵解析
多面丹砂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元氏所出十六国后赵时期界封刻石小考
幺叔
重建祖屋之刻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