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融洽邻里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2009-03-27

管理观察 2009年7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构建

徐 超

摘要:社区是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内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社区内建立起融洽的邻里关系提供了保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邻里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分析新的情况,以建立起与传统农业社会所不同的新型邻里关系,从而增强居民的安全感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邻里关系 构建 和谐社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同时也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另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六个基本特征在根本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其主体人的和谐,所以说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邻里概念

作为人与人之间和谐最好的体现莫过于邻里关系,所谓邻里,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的解释是:“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邻里关系作为中国最为传统、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模式,对于维护社会安定、营造友好、谦让、有序、团结的社会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术界,邻里单位是由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于1929年提出的居住空间组织方式,它以一个小学的合理规划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大约居住1000户),以四周的交通道路为边界,形成不被外界交通穿越的、内设必要公用设施的、日照通风景观条件良好的居住空间。在社会学研究方面,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一些学者在考察城市生活系统的时候提出了邻里理论,并将研究的视角放到了社区中的邻里关系层面。佩里以及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学者的邻里概念和现代社会意义上的社区可以说是同义语,两者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他们看来,邻里就是指社区。

社区作为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最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我们从腾尼斯注重社区内情感因素的思路出发,社区作为群体日常生活的特定区域,理应当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即融洽的邻里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等等,这些都是在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而注重邻里关系也成为中国千百年以来的一个传统。昔日,孟母教子,三迁而择邻,培养出一代圣人孟子,佳话为人称道,流传千古;“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诗人王勃曾这样描述相邻而居的美好生活。

但是,在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社会里,钢筋水泥筑成的一堵堵墙、一扇扇门、一幢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邻里作为维系情感的纽带,相邻而居的欢乐也荡然无存。现代城市社区的居住形式拉近了邻里空间距离的同时而邻里之间的情感关系为什么疏远了?变得冷漠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我们积极的思考,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争取解决这个问题。

二、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

造成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断侵入的市场经济。由于市场经济力量的日益彰显,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换在减少,而经济交换得到增强,人们更注重能够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的交换。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人们之间的行为都是以交换为基础的,交换包括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两种形式,社会交换以情感、信任为纽带,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大多数农村社会的主要交换模式;经济交换则以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纽带,在城市社区中,这样交换模式显然已经形成了主流。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在城市和农村中分别形成了两种在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的市民社会和农民社会,与传统的中国乡村相比,在异质性很强的城市社会以及城市社区中,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具体差异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自我定位的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人们之间相异的交流和沟通模式,原本以社会交换为核心原则的邻里关系在城市社区中也就失去了作用基础,日渐式微。

(2)不断扩展的现代通讯手段。由于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发达,可供人们选择交流和沟通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由于电话、电视机、广播、家用电脑等通讯、传媒工具的普及,人们可以不出门儿实现天南海北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工具的出现代替了传统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尤其是电脑技术的日益普及,把人际关系逐渐带入一个虚拟化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理性的计算来选择花费成本最少的交流模式,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则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方案,足不出户,花上几分钟便可把事情办好了、感情联络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模式被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机器所取代,从而造成彼此之间陌生感增强、邻里关系淡化。

(3)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压力和竞争让我们疲于奔命,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最想得到的便是休息,使得人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相互之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长此以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就可能变成了陌生人,就连见面点个头、打声招呼似乎也变成了一种奢望,更不用说串门、闲谈了。

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模式,使人们更加注重工作上的经济利益关系,功利主义倾向日益彰显,人们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与邻里的交流和沟通上,同时也使得居民对社区内的各种群体活动、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邻里之间也就失去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使得“小家庭”无法真正的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而邻里关系的淡薄也就再所难免了。

(4)不断增强的社区异质性。城市社会中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彼此之间由陌生到熟悉到相识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社区居民上当、受骗的心理负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和城市不断的开放以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到城市,来自天南海北、各不相同的职业、价值观念、学历、生活习惯的人住到了一起,这使得居民对邻居都抱着堤防的心理,因为他们不知道邻居的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住多长时间了、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做什么工作的,使得居民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无疑阻碍了邻居之间的沟通。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作用基础上,即使是自身遇到了麻烦和困难,也大多通过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来解决,而“远亲不如近邻”似乎是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大使得城市社会的异质性不断增强,人们面对的大多数是陌生人,使得每个人都带着小心、谨慎、猜疑、堤防的心理来处理人际关系,这对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冲击作用,是邻里关系失去了原有平等、友好、信任、互惠的心理基础。

三、改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建议

从上面所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个原因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日益发达,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分离与瓦解,这必然也引起人们生活观念、伦理道德、交往模式、价值取向的变迁,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结果;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经济的确立、居住条件的改善、交通方式的改进都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而与此同时带来城市社区中人际关系淡化、邻里关系冷漠的问题也不能够忽视,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来控制城市社区中所出现的邻里关系冷漠的现象,个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抓起:

(1)开展社区活动,扩大交流,增进了解。增加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机会,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和友谊,扩大相互之间的共识,改变“对门不相识”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可以通过开展“邻里节”、评比“五好家庭”、“签订邻里文明公约”、“社区卫生运动”、“邻居有难大家帮”、“左邻右舍零距离”、“尊老敬老助老”、“社区运动会”等活动来增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增强家庭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小家”融入了社会,“只扫门前雪”变为了“共建温馨家”,邻里相亲,老少同乐。社区居民可以展示才艺,一吐心声,可以敞开心扉,交流思想。把“邻里节”打造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成为现代城市培育新型人际关系的新途径,成为社区居民施展才华、相互了解、互爱互助的一个快乐舞台。

另外,我们所要注意的是组织“邻里节”等活动应该尊重当地社会风俗习惯和居民生活的传统特点,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小事做起,细节做起,尽可能多地为居民提供和创造由陌生到相识、相知的沟通平台,坚持不懈,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邻里节”风尚。

(2)注重法律法规在社区中的应用,培养居民法制意识。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对于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调解邻里之间的各种纠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法律法规确立调整相邻关系的基本框架、奠定相邻者之间产权关系的基础、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利和成员义务。

建设平安社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法治是保障。法律法规的存在为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的塑造奠定了一个规范性的基础,也为邻里关系的融合和和谐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和保障,从而有助于邻里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以维护整个社区的安定、团结和有序。另外,在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切不可徇私舞弊,破坏法律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尊严和地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开展以法律法规知识为主题的讲座或活动,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以适应建立法制社会的大环境,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观念。

(3)加大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力度。在注重居委会、物业“桥梁” 作用的同时要努力培养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扩大社区居民的交流范围和深化交流层次。社区居委会和物业作为居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应该根据社会的新情况、新环境、面对新问题而不断的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自身的功能。中国人常说“缘分”,能做邻居也是一种缘分,但是高楼时代再续这份“邻里之缘”更得仰仗于物业、居委会这样如同“中介”的牵线人,为这许多“熟悉的陌生人”搭建互相沟通、了解的平台。

在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生活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居委会和物业用行政式的手段很难解决的“软性”问题,NGO则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补救措施。社团组织是现代人的大家庭,是锻炼现代人的大熔炉,非政府组织以及众多社会团体组织的建立,为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了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和内容的互动平台,为居民邻里关系的融洽、升华奠定了基础。NGO的建立应当根据社区居民多少、地理位置、社区性质等实际情况来安排,考虑到社区内绝大多数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以发挥自身所特有的功能。

四、小结

融洽的邻里关系是和谐社区的基础。《孟子》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不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好、和谐、温馨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图画,同时也在告诉我们,邻里关系的融洽,彼此间相互信任,真诚相待,用心相处,更能够成为促进社区团结、稳定的“助推器”,也是构建和谐、有序社会的“粘合剂”。

在城市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随意的择邻而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面对新的情况,建立起与传统农业社会中在交流内容、范围、层次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的新邻里关系,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的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多样性的存在,是和谐的前提,和谐不以个体特性的泯灭为目的,而是对差异性的充分包容,社区是人们的生活共同体,是一种社会群体,建设和谐社区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安全感,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一个和谐、安定的社区,需要先进和完善的“硬件”措施来支撑,同时更需要相应的“软件”配置,即社区内良好的邻里关系以及融洽的社区氛围,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与此同时,和谐的社会也为社区的和谐、邻里关系的融洽提供了保障,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辩证的关系,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莉彬、韩春雨. 论和谐社区建设中邻里关系的重建[J]. ?法制与社会,2006(17).

[3]李培林.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4]李保军.南京市的邻里关系[J].社会,1998(11).

[5]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形晓明.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学术交流,2007(12).

作者简介:徐超,男,198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民政局,江苏连云港人,硕士。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构建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的纽带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温州卷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
基于邻里关系传播与模式合并的谱聚类
保持你周围健康氛围的9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