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农村老人 构建和谐社会

2009-03-27周庆华

管理观察 2009年7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

摘要:本文透过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了农村老人的生存状况,并就如何改善农村老人的生存环境,使之过上健康、温馨、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老人 生存状况 和谐社会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年提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老年人口中约有80%生活在农村,在这80%的农村老人群体中有90%的老年人在退出工作领域或劳动岗位后就失去了生活来源,许多农村老人的吃穿用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稳定的保障,不少老人的生活极度贫穷,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一、农村老人的生存状况分析

农村中对老人“富而不养”、“穷而不养”和“撒手不管”的子女很多,许多农村老人缺医少食,贫病交加,在痛苦和无奈中挣扎,不能安享晚年。“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危房里住的是老人,在田间地头干脏活重活和照看孙子辈的也多是老人”,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农村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劳动强度大,得到回报少。

近几年,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村庄里“十屋九空”。如:某贫困县7万多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就有2万9千多人,占农村老人总数的41.3%。该县农村外出务工家庭中,60%以上的农活交给老人,60至70岁的农村老人中,65%以上的老人竟然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春耕秋收时还不得不进行超负荷劳动。为了给外出务工的子女减轻负担,许多老人还要担负孙子辈抚养和教育的重任,劳作一天后回到家里,不是热菜热饭等着他们,相反却要为孩子们洗衣做饭。由于农村老人不易接受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一般从事传统农业生产,靠的是老方法老经验,加上缺乏必要的生产资金和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无疑受到影响,即使他们起早摸黑,往往付出的汗水多,得到的回报少,种田种地主要靠天收,高强度的劳动给老人们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

(二)体弱多病,医疗无保障。

农村老人最担心的是生灾害病。目前,农村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还不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建立,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只能靠子女赡养。而农村中“重小轻老”现象严重,多数子女不愿与老人住在一起,独自生活的老人要占老人群体的半数以上,子女们往往只为他们提供生活口粮和食油,有的子女甚至连粮油也不能及时提供给他们,更谈不上花钱为他们求医治病。调查发现,农村老人中,身体健康的不到40%,许多老人身患不同程度的疾病,有的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有的卧床不起,生活无人照料。农村医疗状况较差,就医看病的场所只有乡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相当简陋,根本无法应对一些突发性的急病大病。经济条件较好或子女较孝顺的家庭中的老人患了大病或许可以住院治疗,经济条件差或子女不孝顺的家庭中的老人只能小病硬扛,大病等死,少数贫困地区的老人根本就没钱治病,一辈子没有问过医买过药的大有人在。据某贫困县老龄办统计,农村老人生病吃不起药的占66.7%,住不起医院的占85.6%,他们生病时就求菩萨保佑,靠拖着、忍着、捱着、挺着,一路走来。

(三)生活单调,精神无以寄托。

俗话说:“老来怕空”,“家有万金,不如儿女孝心”,讲的就是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极度贫乏,一则因为子女孝道观念滑坡,年轻人不愿倾听老年人的喜怒哀乐,他们无法从子女那里得到精神慰籍,享受不到家庭的天伦之乐。二则因为农村缺少文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看电视是农村人文化生活的唯一方式。据调查,只有25%的农村老人可以常年观看电视节目 ,电视机也往往是十四英寸的黑白老电视。为了节约电,少花钱,他们只是偶尔看看电视,多数老人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孤独寂寞最痛苦,老人的精神无以寄托,整天闷在家里,除了和老伴唠叨几句,与外界接触不多,对于那些失去了伴侣的老人,生活就更单调,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和亲情的慰藉。

(四)生活清苦,养老无依靠。

有位农村老人撰写了这样一幅春联:“地狱本非真,少吃无穿皆地狱;天堂全不假,丰衣足食即天堂”。在农村,许多老人把吃饱穿暖不受儿女虐待视为幸福,即使在这样的最低要求下,仍有25%的老人感到不幸福,这就意味着有25%的老人吃不饱穿不饱,还不时受到儿女虐待。如:某贫困县15%的农村老人靠自己的工资或劳动所得自食其力,生活较好;近50%的老人靠家庭供养,生活一般;25%的老人生活困难;10%的老人属社会救济对象。目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一般都有4至5个孩子,为了供孩子上学,结婚盖房,一辈子费尽心血,没有为自己攒下任何养老的积蓄,子女有了小家庭,却不顾及老人。“一年吃不上两次肉,平日口袋里没有一分钱”的老人在农村并不少见。在居住方面,子女们大都住的是钢混结构的楼房或砖木结构的新房,老人住的往往是家中的老房,有的甚至于是危房。虽然子女多,但老无所依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

二、改善农村老人生存状况的几点建议

农村老人生存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改善农村老人生存现状,除了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尊老爱老传统美德之外,还必须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建立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制度,真正使农村老人医、食无忧,拥有一个健康、和谐、温馨、幸福的晚年。

(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改善农村老人生存状况的根本保证。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农村老人的生存状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好农村老人面临的生存问题,怎样发展好农村老人的夕阳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老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为民思想,切实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领导,增强做好农村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农村老龄工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的目标考核管理,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责任,有行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多多关心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做支持农村老人事业的热心人,关心农村老人朋友的贴心人,倾听他们的呼声,分担他们的忧愁,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组织的关怀,社会的真情。

(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

解决农村老人生活有保障、老残有依靠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壮大经济实体。比如,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正是因为有了经济实力作后盾,对老人生活十分关心,实行了“年老集体保养制度”,规定华西村老村民,女的50岁以上,男的55岁以上,都有保养金。最少的一年是12000多元,最多的有16000多元,真正实现了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养老保障目标。各地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为农民加入养老保险创造条件。

(三)深入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维护农村老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虐待、遗弃、不赡养老人,侵占老人财产,甚至残害老人等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侵害老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多数发生在家庭中,主要是因为一些老人的子女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淡薄,嫌弃老人,视他们为负担,这些都严重违反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当前,特别要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列为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开展经常、广泛、深入的普法宣传和敬老道德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敬老养老的自觉性;要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执法力度,基层司法部门及有关组织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做好涉老纠纷的调解工作,人民法院要对涉老案件采取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结案的措施,对那些屡教不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可以视情节轻重,追究其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

农村家庭养老意识弱化,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淡化是造成农村老人生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某贫困县的农村家庭中,约有49.3%的子女对父母感情淡漠,在40%的“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子女不愿意与父母一起生活。有的家庭甚至把老人是否有用和是否有钱作为对待老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赡养老人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虽然家庭养老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的前提下,家庭养老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子女仍将是供养、照顾和慰藉老人的主要承担者。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把养老敬老助老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提高人们的家庭养老意识,巩固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比如,可以在农村家庭中积极推行“敬老保障”和“协议养老”制度,也就是在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之前,或办理结婚手续之前,子女就与父母签订《敬老保障书》和《家庭赡养协议书》(包括提供生活费、必需品、医疗费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签订了协议书又不孝敬老人和履行赡养义务的,基层老年人协会有权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时辅以法律手段解决,从而确保农村老人老有所敬、老有所养。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最终途径。农村家庭逐渐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无法为老人们提供稳定、充实的基本生活来源,这就要求在巩固和鼓励家庭养老的同时,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遵循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个人储蓄式养老保险,减轻老人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为他们在晚年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生活保障。比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储备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帐户,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名下,为个人所有,增强养老的经济保障。除此而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尽量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完善定期定量救济制度,对无生活来源、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政府要及时把他们纳入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强调“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这个要求,应该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立方便群众、收费低廉的医疗保健网点,彻底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对那些患病率高、患病时间长、医药费支出较多的老人实施医疗救助活动。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大多数乡村都没有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农村老人的活动空间小、生活简单、精神空虚,平时老人基本上没有地方可去,至多只能到邻居家聊聊天,对于身体状况差、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只能呆在家里,每天重复着吃饭、睡觉的简单生活。 十七大报告指出:“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农村老人的身心健康,各地应积极贯彻十七大精神,立足实际,建立老年人活动场所,以乡镇敬老院和乡村老人活动中心为依托,完善农村老人服务和文化活动网络,兴建一些适合他们活动的文化体育设施,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活动场所。根据老人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比如,可以设置麻将、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读书看报,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办农村老年学校,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事业,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发展,并能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农村老人这个群体曾经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之一,他们有理由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笔者郑重呼吁:通过“大家”的关爱,“小家”的关心,逐渐消除“年龄歧视”,努力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真正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代际融洽,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本书编写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旭升.谁来养活他们——来自桐城双港的调查.中国人口信息网:http://www.cpirc.org.cn

[4]<<健康报>>.我国人口老龄问题与对策.2002.11.7

[5]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信息网:http://www.cpirc.org.cn

作者简介:周庆华,女,1970年生,安徽太湖人,讲师,法学学士,现供职安徽省太湖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