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重视“潜人才”的发现和培育

2009-03-27李元卿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蜀国企业管理者例子

李元卿

一谈到人才,管理者大都承认其重要性,却又常常抱怨人才短缺,尤其是缺乏技管合一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以及能够促进企业重点项目研发的领军式人才等等。俗话说:河里无鱼市上看。实际上,在目前的各企业中,各类优秀人才处处会有,也就是说并不乏人才,有的是设备操作能手,有的是计算机专家,有的还是各级技能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之所以没有被管理者看作人才,不是他们不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最主要是学历资历低,“名气”小,没有显赫的功名,不是人才“大腕”和“大树”。即便有的员工确有拿手绝活的能耐,也常被人戏为“瞎猫抓鼠”的雕虫小技,不被人重视。因为,在一些管理者的心目中,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云里雾里“想”人才,人才站在面前又不相识。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一些潜在的人才和所谓的“小人物”缺乏应有的关注。潜人才较显人才可塑性更强,仅是由于工作性质、岗位不同和环境限制,藏在闺中人不知,暂时没被大家发现并挖掘出来而已。若管理者只限于一叶障目,以一时的业绩和知名度来选人,缺乏远见卓识的识才意识,有眼不识金镶玉,只看现成的金子,不看沙子里和埋在地下的金子,结果只会埋没那些前途不可限量的潜人才,并严重挫伤这些正在成长的有才员工尤其是青年员有才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事实上,潜人才需要的是一点认可,需要一点及时的鼓励和赏识。而这些无声的关注和鼓励,往往会唤起那些“无名小卒”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奉献聪明才智。放眼古今中外都不乏类似的例子。日本松下幸之助破格晋升山下俊彦大展宏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应该说,潜人才是管理者管理视野中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更值得企业去深挖潜力,其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有宽大的胸襟和不拘一格的胆识。

识才如同识宝。从历史上看,不注意发现和培育潜人才的教训不少。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毛遂,他虽然能说善变,是个不可多得的外交天才,可是作为平原君手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门客,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如不是他在关键时刻勇敢自荐,这个外交天才可能像埋在土里的夜明珠,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潜人才就像一把锥子,只有把它放在口袋里,它才可能穿破口袋而露出锋芒。但是,如果不把它放在口袋里,主人就永远不可能发现其毕露的锋芒。

此外,三国时的蜀国就是一个例子。先主刘备在世时,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才和战将,靠这些人才的强力支撑形成了三国的鼎立局面。但是,由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后期的蜀国“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人才枯竭断层的尴尬局面,最终导致第一个被魏国所灭亡。

毫无疑问,有名气的显人才和用着顺手的骨干人才能够完成很多员工难以完成的重任,但仅此还很不够。每个单位都有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后备“潜人才”,他们的后续培养关系到一个单位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发现和培养人才比占有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管理者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为各类“潜人才”在最佳“培育期”营造一个适合其生长的良性土壤,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这样就会锻造出一支富有生命力的人才梯队,从而为企业引来诸多贤能俊彦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蜀国企业管理者例子
乐不思蜀
贪小失大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商界求生
字是书的花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