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美人小椒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2009-03-27牵品汉

农家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单株行距坐果

牵品汉

一、品种来源及特征特性

黑美人小椒原产越南,为越南海洋省多年种植的地方特色小椒品种。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于2007年从越南海洋省引进原种试种获得成功。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植株长势较旺盛,下部分枝4个,株高75~80厘米,开展度70×80厘米。抗病、耐湿性强,抗炭疽病、疮痂病和病毒病,中晚熟。幼苗、茎杆、叶脉、花冠、雄蕊、雌蕊、果柄均为紫色。叶片幼苗期为紫色,随着植株的生长,中后期逐渐变为墨绿色。幼果初期为绿色。长至1厘米时变为紫黑色。果实短圆锥形或短牛角形,青椒果实至成熟以前均为紫黑色,坐果后45~50天逐渐转为紫红色。充分成熟的果实呈深红色。果实单生,光滑黑亮,平均果长5.04厘米,果肩宽2.04~2.08厘米。果柄长2~2.5厘米,粗0.44厘米。单果重4.7~8.1克,单株结果80~120个,单株450~600克,亩产鲜椒1500~2000千克。果实香辣,适宜鲜食或作泡椒腌渍,亦可作干椒。既可大面积规模化发展,又可作盆栽观赏,是一个集食用兼观赏的常规优良特色小椒品种。黑美人小椒具有喜温、耐热、不耐寒的特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适温20~30℃: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20℃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坐果率。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最易获得丰产。

二、栽培要点

1.播种期及播种量。黑美人小椒在麻栗坡县低热河谷地区,全年无霜或霜期短,早熟反季栽培以秋播或冬播为主,秋播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露地育苗,苗龄65~70天:冬播于11月止旬至12月中旬播种,实行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龄75~80天。正季栽培,春播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拱棚育苗,苗龄50~60天。育苗移栽亩用种量为20~25克。

2.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黑美人小椒的种植方式可实行单独净种,或实行辣粮间套种(辣椒间套花生)等。净种行距为60厘米,窝距50厘米(定单株),亩栽2000~2200株。与玉米间种,每畦播幅3.5米,种2行玉米(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间4行辣椒(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亩植玉米1100株,亩植辣椒1500株。

3.种植地块的选择与整理。以选择前作为种植非茄科作物的地块且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缓坡沙壤土种植为宜,最好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炕晒,移栽定植前再耖耙1次,使土壤充分细碎,以开厢理沟种植为好,按每畦1.2米(包沟)开厢,厢面宽0.9米,沟宽0.3米,深0.2米,每厢种2行。开厢种植有利于雨季排水和田间操作管理。

4.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实行配方施肥。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250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硼砂1千克,锌肥1千克,化肥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后施作底肥。采用穴施,每穴施肥1千克左右,施后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定植后,植株在开花坐果前可不追肥,以防前期生长过旺。干旱天可适当浇施腐熟淡清粪水或淡沼气液肥。始花期,以1:2的人畜粪尿对水施作稳花肥。盛果期每亩穴施尿素15~20千克,45%硫酸钾复合肥25~30千克,施后覆土。采果期间每隔15~20天喷施叶面肥1次,每次用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充分满足结果期植株所需营养,确保丰产。

5.病虫害防治。黑美人小椒虽然较为抗病,在管理上仍然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开花前每隔10~15天喷1次百菌清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预防。坐果期间每采收2次果,喷1次代森锰锌或其他杀菌剂,防止因采摘造成伤口感染发病。若发生病毒病及螨类害虫、棉铃虫、烟青虫等为害,应在发病和为害初期,及时喷菌毒清或克螨特、功夫、敌杀死、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6.采收。如采收青果。于开花坐果后40~45天,当果实充分膨大,果色亮丽呈紫黑色即可采收。如采收老熟果,应在坐果后55~60天,当果实外表皮色变为深红色时采收,每星期采摘1次,一般于晴天上午或下午采摘为好。

猜你喜欢

单株行距坐果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葡萄果实大小粒的产生与防治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如何修改Word的默认字体和行距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核桃树如何施好早春肥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字距与行距:学术期刊版式编排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