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长残效除草剂使用和危害情况调查及对策
2009-03-27许明栋李晓杰
许明栋 李晓杰
长残效除草剂在我市应用面积较大,使用时间较长,对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为了便于上级业务部门对长残效除草齐U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限制政策和措施,促进我省和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对我市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
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历史和大面积使用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和记载,我市从1992年开始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当时旱田除草剂在我市应用刚刚起步,尤其是豆磺隆,普施特、阿特拉津等除草剂,具有用量少,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和用药成本低等优点,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但却没有认识到这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过长(可达2--3年),对后茬敏感作物会造成严重药害。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些长残效除草剂仍然在大面积使用。尚志市耕地面积192万亩,玉米、大豆占108.4万亩,其中大豆长残效除草剂的施用面积占70%以上,玉米长残效除草剂的施用面积占50%以上。
长残效除草剂使用的种类、用量、使用面积和应用作物
目前,我市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主要有豆磺隆、普施特(咪唑乙烟酸)、阿特拉津等。据调查我市从1992年开始使用阿特拉滓、普施特,1993年开始使用豆磺隆,按试验、示范及推广要求,阿特拉津用量80—120ml/亩,普施特100—130m1/亩,豆磺隆4克/亩。1992年至1999年期间,农民基本能够按规定的用药量施用,后来,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气候条件特殊等原因,造成除草剂除草效果不,理想,农民便增大施药量,豆磺隆施用量增加到8—14克/亩;阿特拉津施用量250--300克ml/亩;普施特施用量达133—166ml/亩。
目前,豆磺隆、普施特在我市大豆上的施用面积占70%,阿特拉津在玉米上施用面积占50%。
长残效除草剂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危害
由于长残效除草剂在我市长期、大面积的使用,在土壤中残留并造成积累,对后茬作物轮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的药害。我市近年来药害,日趋严重,随着农民施药量的加大,药害面积不断增加,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带来的药害更是屡见不鲜,轻者植株生长受抑制或畸形,开花授粉不良,严重影响产量,重者毁灭性绝产绝收。所以,长残效除草剂的残效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鉴于上述情况,三大作物化学除草,我们建议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水田化学除草
1.5%瑞飞特是瑞士诺华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①安全性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安全,比丁草胺提早缓苗5--8天,表现为发根早,白根多、分蘖多,生长旺、增产5-15%亩增收30元以上。
②持效期长,持效期可达40--50天,可以保证水稻生育期不受杂草的影响。
③药效谱广,对稗草、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95%以上。对泽泻、水苋芽、鸭舌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日昭标拂草等一年生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④高适性、用量少,瑞飞特的活性比丁草胺高一倍左右,亩用量仅70ml-80ml。
⑤适用范围宽、插秧田、抛秧田均可施用。
施用技术:a水稻插秧(抛秧)后3--5天、亩用瑞飞特70ml-80m重,20%莎多伏log(或苄嘧磺隆30g)拌化肥撤施。施药后保持水层3--5cm,5--7天。
b、插秧(抛秧)前2--3天,亩施瑞飞特70--80m1,插秧(抛秧)后10--15天,亩施莎多伏log(或苄嘧磺隆30g)采用药土(药肥)法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3--5ml,5--7。
2、10%草威片剂,每亩用量10---15片,可用于插秧田和抛秧田,在插秧后5—15天使用,将草威片剂均匀抛入田中,施药后保持水层3--5cm,保水7天。
二、大豆田化学除草
(一)大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90%禾耐斯、88%乙草胺每亩100—130ml或72%都尔150ml-200ml,可与下列药剂之一混用。
(1)70%赛克20--30克/亩;
(2)80%阔草清4克/亩;
(3)75%宝收1.3-1.6克/亩;
(4)50%速收8--12克/亩。
(二)苗后茎叶除草、禾本科杂草2--4叶期阔叶杂草5—10cm高茎叶处理。
(1)12.5拿捕净100ml+40%苯达松200ml/亩;
(2)10.8%高效盖草能30--35ml十苯达松200/亩
三、玉米田化学除草
(1)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50%乙草胺每亩150mI或(88%乙草胺、90%禾耐斯100ml/亩)加下列药剂之一混
①75%宝收1,3—1,6克/亩;
②40%阿特拉津100ml/亩;
③2%2.4D丁脂70ml/亩;
④70%赛克20--30克/亩;
⑤80%阔草清4克/亩
(2)苗后茎叶除草
①4%玉农乐50ml/亩+40%阿特拉津80ml/亩;
②4%玉农乐50mI/亩+2.4D丁脂20ml/亩;
③40%阿特拉津120ml/亩+25%农成4克/亩。
使用时期:玉米3叶一6叶,单子叶杂草1.5--2.5叶期,双子叶杂草在2--4叶期。
从现在开始,应立即采取措施,通过合理搭配、轮换、混用等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强化用药意识,提高用药水平,降低长残效除草剂的用量,以适应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