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议论文材料发散出理性

2009-03-27王文曾

关键词:合理运用议论文作文教学

王文曾

摘 要:作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并在写作时能恰当地选取材料为我所用。中学生写议论文时往往语言匮乏,论据不充分,致使文章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并积累丰富、新鲜的材料,习作时合理运用,充分发散出材料的理性,文章才会增色。

关键词:作文教学;议论文;作文材料;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39-02

材料是文章内容的重要的构成要素。不论何种文体,都需选择运用一定的材料来反映客观世界与表达主观意图。材料贫乏,将会使作文言之无物,读之无味;但有了材料,也不一定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关键还在于如何合理运用与表现材料。

如果向别人表达一个新的观点,应该准备充分的论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学会充分运用论据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一组论据材料,如果分析透彻,便会最大限度发挥的作用,使论据紧扣论点,论点扎根于论据,二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增强文章的论辩性和说服力。那么,怎样才能让论据材料充分呢?

一、材料要确凿

确凿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确实可信。这就要选取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件。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高,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刘绍楹写的《治学的秘诀》一文可以成为我们写论文的借鉴。作者为了证明“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时,从正反对比举例:德国化学家维勒因为粗心,没有发现“钒”;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精心研究,发现了“钒”;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浅尝辄止,与“溴”失之交臂,法国化学家波拉德细致钻研,成了“溴”的发明者……结束时引用钱学森的名言:“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习惯,要有条理。”

二、材料要典型

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这样的材料才具有强的说服力。

典型论据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精选,要想获得典型的材料,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修养和品格情操,提高鉴别材料的眼光。这才能见人之所未见。

典型论据的选取,首先要求真实,切合主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读者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材料要充分

论据材料要充分,就是论据要能证明论点的各个方面,使论点从各个角度推敲都成立。事物的呈现方式是多方面的,事理的阐述也有很多的角度。议论文重在说理,为了把道理说清楚,就需要把与此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告诉读者,使读者有个完整的印象。

比如《谈骨气》一文。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者为了论述这个问题,首先引用孟子的话阐释骨气的含义。然后列举事例。因为前提是“中国”人,作者就列举了文天祥、闻一多、古代的饿人。三个事例各有其代表性:针对“富贵不能淫”,用文天祥这一封建士大夫,有说服力;“威武不能屈”则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近代学者闻一多;“贫贱不能移”则是以一无名的乞者为例。三个事例,角度不同,地位各异,就充分地证明了论点。

当论点比较抽象复杂时,作者往往把中心论点分解为与之相关的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包含了中心论点的各个方面。论据只要能证明分论点的成立,也就充分证明了中心论点。《俭以养德》中,作者为了说明中心论点,就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讲道理,“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如果你是一个国家干部或者先进的劳动者,还得考虑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人发生影响”、“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条界限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每个论点,作者都选取了不同的论据,充分证明了中心论点。

四、材料要精炼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生动、精炼。要注意两点:

一是事例的叙述要详略得当。在议论文中,读者有所了解或容易接受的材料,可以从略;反之,读者感到生疏或难于把握的材料,则须从详。如《说“勤”》一文,作者在论述第三段“勤出成果”的论点时,就列举了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润、上海女青年的事例,由于大家都比较熟悉,就写得比较简略,每个事例都用了一句话概括。而论述“勤出智慧”的观点时,作者列举了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和我国宋代陈正之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一般人生疏,作者就用了比较详细的叙述语言。

二是要有适当的分析。论据选取后,放在文章中时,如果只是摆出而不加以适当的分析,仍然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反而给人有堆砌论据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对事例进行分析或总结。分析可以放在事例前,也可以放在事例后。分析不要过长,只要三言两语,点明含义就行了。如《说“勤”》一文。对“勤出成果”,作者列举完事例后,有一个总述:“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的总述则是:“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五、材料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

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新生事物。

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如《说“勤”》,除了用马克思、司马迁、陈景润等大家熟知的例子外,还举了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和宋代陈正之的事例。这两个事例既有说服力,又很新鲜。

我们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如写《战胜脆弱》,如果选取家庭的困难,为解决家庭经济,自己暑假外出打工,历尽艰辛,就会不同凡响。而另一个同学,则选取自身经历的一件事,通过它来证明自己“战胜脆弱”。材料大意是:自己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去黄河边春游,却被校方视为“有伤风化”而欲加处理,“我”由受不了打击而后战胜脆弱坚强起来笑对人生。新颖的论据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我们在追求论据的新颖时,应该注意把握分寸,防止运用冷僻、怪异的事例。

总之,经过甄别、筛选,并进行分析推理、评议阐发,揭示内涵,让作文材料充分发散出理性。

【责任编辑 薛春科】

猜你喜欢

合理运用议论文作文教学
议论文阅读专练
浅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合理应用
涉众型寻滋案中视听资料的运用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