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学的灵魂
2009-03-27马占杰
马占杰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对“教学”的真正意义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是引导,是促进,是合作,是激励,是对话,是交往,是互动,是生成,是师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灵魂,就是通过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质疑、学会创造;通过学科教学优化学生的大脑,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智慧。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教知识,而是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视每个学生为鲜活的生命,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同时教给他们良好的思想方法。对知识的教学,要摆脱照本宣科、学“死知识”的误区,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要善于教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使他们领悟到科学的本质;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会一题而能解一类题、一批题;重视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类题通解等,做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大脑发达起来、聪明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让思维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合作中思考。要使每一位学生懂得,学习中没有“思考”的真正参与,是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多种举措,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及创造性等。大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翱翔。伟大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早就明确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培养聪明的学习者,培养面向未来的创造者,一定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重视、重视、再重视。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科学发展史早已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不会引起思维,不会有想象力,更不会有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置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去研究、去解决。同时,要特别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抓住疑问“穷追不舍”,这正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品质。有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试着推翻教师或课本上的结论。事实表明,这不但不会消弱课本或教师的地位,恰恰相反,当学生饱尝到科学知识“推不倒”、“打不垮”的滋味后,他们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记忆就更加准确、牢固。
追寻教学的灵魂,就要关注学生生命的存在及生命的发展。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要强化知识的应用教学,彰显知识的力量,提升知识的价值;同时,要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与问题的解决,提升人的价值及人的智慧,从而使教学与智慧联姻,用智慧的教学造就智慧的学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文教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