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作用和培养策略
2009-03-27刘兵李婷汪洋
刘 兵 李 婷 汪 洋
摘 要:现代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教”发展到“重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自主的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合理使用评价标尺,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乐于求知,急欲求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作用;心理环境;教学资源;评价;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29-03
语文是一门以工具性为主导,具有思想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仅是我们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处理好日常生活中各种事务的必备。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讨厌语文课,并不具备自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教育目标,而培养创新能力,又取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语文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概念的界定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究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1]它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使人们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并使人们在认知建构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有利于认知主体以饱满的情绪去领会和掌握所探究的事物。“当兴趣不是指向认知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叫爱好”[2],它与兴趣非常相似,只是认知对象的差别而已,它也能使人体验到快慰和满意,让人们更加兴趣盎然地进行某种活动,获得新的认知。由此可见,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二、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类型划分
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用一定的心理、行为指标来衡量,如果我们以秩序、参与、交流三个指标为参考基准,就会把课堂的学习兴趣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消极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它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全面系统地认识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的学习兴趣又分为个体学习兴趣和情境学习兴趣。
学生个体学习兴趣是一种理想状态中的学习兴趣,它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学生积极地参与认知的建构,主动配合知识的生成与运用,并在实践中升华和提高;课堂气氛井然有序;师生之间洋溢着和谐的交流和互动。总之,学生的个体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地奉献学习热情,将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并促成课堂氛围的民主和谐的理想学习模式。
学生情境学习兴趣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中,参加一种特殊活动时体验到的兴趣。为此,教师有必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经验相一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师生间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力。
消极的学习兴趣是一种被动的带有明显缺陷的学习心理动机。它常表现为认知主体的认识只停留在消极的感知水平上,没有更进一步表现认识的积极性;它只能让学生处于低级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而不问,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三、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作用
1.减少学生语文课堂分心机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格尔特兰德(Giltiland)指出:“在课堂控制中应有大约95%依靠动机与兴趣,5%依靠纪律约束,如果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3]。可见,学习兴趣不仅能够预防学生在课堂上的分心机率,增加有意注意的比重,更加认真地听课,保证学习的质量,而且还能使他们保持愉悦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才会出现持之以恒、废寝忘食的学习例子。
2.催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成他们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就没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中去,自觉地调整自己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让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习。
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
四、语文教学中实施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激活课堂气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精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4]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善于激活与优化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在沉闷的知识讲解中,带来一点新鲜的元素,则使学生为之振奋,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知识的接受中。如一名语文教师讲解《岁寒三友》在阅读理解题时,见大部分学生目光呆滞,似有睡意,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写成语的竞赛题目,以活跃课堂气氛,召唤他们的学习热情。
师:岁寒三友中有竹,但有关竹的成语却不是特别多,哪位同学能写出三个有竹字的成语?
(同学们精神一振,都纷纷开动脑筋)
生:青梅竹马。
师:答出了一个,不错!
生:胸有成竹。
师:现在离预期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继续努力。
(此时,同学们都精神振奋地投入到问题的思索当中,积极地搜寻答案)
生(异口同声):罄竹难书。
上面的例子就是通过新颖的教学样式,打破了课堂的沉闷,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轻松愉快的春风,优化了课堂环境。同时,通过成语竞赛,他们不仅喜欢上了成语积累,而且在成语的搜集过程中,使他们对成语的意义、使用及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
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的学习资料”。整合教学资源,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积极地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好奇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好奇是认知冲突的结果,个体有一种“发现的渴望”,当人的认知预期与现实相反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认知不平衡,导致为恢复认知平衡的探究行为。当人们对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迸发的时候。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如客串演讲、角色交换等策略。多媒体的应用与普及为这些策略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
一位老师在讲解《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回从之,宛在水中央”时,用幻灯片把伊人的路线(如图所示)描绘了出来,给学生以不同凡响的视觉冲击,不仅向学生展示了诗歌中所传递的信息,让他们明白了诗歌的空间转换结构,同时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层次意蕴打下了基础,激活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3.合理利用评价标尺,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琳达·艾尔伯特(Linda Albert)认为,学生在学校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我能水平”(I can level)。“我能水平” 是指学生认为自己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可以达到的能力程度。学生是有理性的,每个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被他人所看重,获得教师与同伴们的好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尺度,增强学生的“我能水平”。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评出方向,评出信心,评出主动性、积极性,即评出内在动力来。它是在教学反馈的基础上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奖优激差,查漏补缺,增强自信能力的最佳时机[5]。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一位语文老师为了让同学理解“背影”的深层含义,特意向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试论“背影”意义的多重性。以下是他与学生间的评价对话。
生(A):背影就是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师:回答正确,能够熟练地引用原文中的句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生(B):背影是一种人生的幻灭感,论据:回老家为祖母办理丧事→父亲大限之期不远→作者年岁增老,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师:观点相当独到,十分有洞察力。
这位老师利用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不仅尊重了学生的观点,还激发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现实,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主张,从而让他们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环境、课堂资源的整合度和认知评价的积极作用三方面的特点,灵活地采取有效的策略,诱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共赢,必将形成学生好学、乐学的积极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0.
[2]桂世权.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31.
[3]肖海雁.情绪效应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5:37~38.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薛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