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009-03-27马瑞林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马瑞林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和最活跃的心理刺激,学生只要对学习的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可以说“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它在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始终注意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下面就谈谈白己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置悬念,提示未知跟已知的联系

学生的心理现象表明:揭示未知和已知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通过分析和讨论,自已得出结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可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发展学生各种智力因素。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精彩极了”和“糟禚透了”》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东西。我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揭开这个未知的问题。他们阅读后得出结论:课题用的是父亲及母亲对儿子的两种态度,所以加引号。

我随即予以肯定。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的发现了真理,解决了问题,他们感到喜悦,感到自豪,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请境,挖掘事实和现象的接合点

教师要讲的教材和分析的事实,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源泉往往藏在课题本身的深处。教师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备课时,我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深处思想的交接点,才能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乎意料的问翘。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蛇与庄稼》,学生对蛇和庄稼都不陌生,乍看起来,课文中找不到学生感兴趣东西,但是,兴趣的接合点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蔵的奥秘。

我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事物与植物、益虫与害虫这个“食物链”的事实的接合点上来。它们经常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整体。在学生的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起了他们对田间的自然生态方面的好奇感。

从他们智慧的眼光里看出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些问题,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加入迷地酷爱这一课题,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

三、循循诱导,把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把学过的课本知识加以运用,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萦者。教师要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去实现他们的愿望。

在教五年制小学语文读写例话《注意事物的联系》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写生活动。在指导实践活动中,我把启发学生智力活动贯穿始终,引导他们在动脑基础上动手、动口、动眼,把实践指导和智力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让他们去发现事物之间有联系的题材。有一位学生赞扬了农村物质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写了一篇题为《奶奶用上电冰箱》,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还有的学生帮助专业户写广告,使他的产品在当地市场走俏。通过运用,学生

知道了知识的价值。

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围绕课堂教学中心设计问题,而且设计要新颖。提问,顾名思义是提出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心的提问要想提出的“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中心,抓住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新颖,要有启发性,让学生乐于去思考。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摈弃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对”或“不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久而久之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新”才可以唤起学生的“心”学生才会跟着教师的引导去想问题,继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要始终掌握提问的分寸,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提问,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既不要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要太简单,让学生不需要动脑筋。

问题提的太难,学生跟不上教师的引导,丧失回答问题的兴趣,会形成“冷场”的教学局面:问题提得太容易,调动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会形成“松散”的教学环境。两种极端,最终都不会达到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

如何掌握分寸,对较难的问题应设计铺垫性提问,循序渐进,逐达到问题的“本质”对较容易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3.要始终面向大多数学生提问,而且要多奖励少批评。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提问只有少数学生给予响应,会大大伤害大多数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只能面向个别学生,完不成教学任务。

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回答提问时,可能回答的不全面,甚至可能回答的不正确,教师的反映都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要用亲切的语言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按照学生的成长心理,教育教学中鼓励越多,学生成就感就越强。

同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得到的哪怕是点滴,也会刺激他思考更多的问题,争取下次回答得更好,逐步使课堂教学形成学生主动或争着回答问题的局面。

反之,一旦问题回答错误,教师语言严厉,甚至讽刺挖苦,只批评指责,不引导思考,既增加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负担,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失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失去的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断创新,就要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使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唤起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

(河南省太康县)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