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在情感中升华

2009-03-25徐丽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学生

徐丽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惟有真情扣心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知识海洋徜徉的同时涤荡心灵,收获感动。高中语文课本包罗万象,其中不乏至真至美的感人篇章,美文引发的哲理思考,诗词刻画的丰满形象,纵横古今,驰骋中外的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信手拈来,都是情感教育最好的素材。

例如,在讲授《道士塔》时,我先让学生感受敦煌文物的博大精深,美妙绝伦,学生叹为观止,接着再让其了解文物已流失国外,惨遭破坏的情景,引申许多本属中国的瑰宝却堂而皇之的展览在巴黎伦敦,学生不由气愤无奈,于是我启发学生:敦煌文物流失,责任在谁?在中国日渐强大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文物?让学生谈谈感受和应承担的责任。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义不容辞的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人人爱国家。然而,当我提示学生们,在今天,长城却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垃圾箱,国人漠视,外国人竭力保护时,我们真的没有颜面指责王道士的无知,我们只有深刻的反思,不断的完善,学生无不动容,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空前膨胀。

诗词教学也是情感教育的范例,我们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体悟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与诗歌中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培养起各种纯洁而高尚的情操。如在教学杜甫《蜀相》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抓住“碧草”、“黄鹂”这两个意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原是美好之景,可是在这寂寞荒凉的丞相祠堂,碧草春色为谁而绿,黄鹂好音有又谁能聆听呢?感物怀人之意渗透纸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一个壮怀激烈的英雄人物,壮志未酬就以身殉职,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不令无数英雄为之泪流满面而荡气回肠呢!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创设情景,一个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怀念与对自己功业未就的叹息感慨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的理解也变得直观,他们感叹诸葛亮,惋惜杜甫,学习了诗词,陶冶了性情。

作文教学更是情感渗透的大好时机,比如,让学生以“尊严”为话题进行作文时,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到较抽象,觉得无从下笔,我就用下面一段教学语言来诠释“尊严”:1840年,林则徐把英国的一箱箱鸦片倾尽石灰水中,付之一炬,这就是尊严!邓小平同志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尊严……我讲到这里,全班学生情不自禁,掌声如潮。他们已经深切体会,尊严,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不可侵犯!

解决比较敏感的早恋问题也完全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孔雀东南飞》和《雷雨》时我对学生说焦仲卿和刘兰芝、周朴园和梅侍萍的爱情悲剧都源于家长的反对。成年人的爱情尚且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而你们,作为在校中学生若早恋不仅面临家长、教师和社会的三重反对,还要面对成绩下滑的严重危险,面对高考毕业后各奔东西的残酷现实,其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与其拿自己的美好前程换这虚无渺茫、毫无安全感可言的青涩爱情,不如先把自己的学业搞好,为自己将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们听后,会心的笑了。他们知道了现在要为自己的前程奋力打拼,等到事业有成了才有资格爱与被爱。

以上只是几个简单的教学案例,但是我们相信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期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