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的理财新显学
2009-03-25陈荣安
陈荣安
我的一位在科技公司上班的朋友,因为担心未来工作不保。准备采用分工的方式开间小吃店。可算了一下才发现,手中的资产只有贷款来的房子,以及价格只剩原来十分之一的股票。不要说开店的资本,连一旦失业后的生活预备金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一位开了财务顾问公司的朋友。他从不相信财务报表。通常他在判断一家公司能不能买时,会先把营业额砍一半,再把成本及费用增加一倍。如果算出来的数字还是赚钱,他才认为可以放心地买。他常说:“没有现金的企业,就算报表上有再多的利润。也会立刻完蛋!”
在全球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在个人投资理财上。“现金流”的概念再次受到重视。
首先,变现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投资理财的健康与否。从次级房贷、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接连出事,世人才终于明白:就像“每餐吃八分饱比较健康”的原理一样,投资理财上也是应该要有比较健康一点的“杠杆扩充比例”。
其次,同样是流动资产,也有不同的变现能力。在会计报表的“资产”项目中,是以流动性高低做排列,流动性最高的排序在前,依序是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在“流动资产”部分,首先是现金,其次则是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存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一般民众在面对个人及家庭财务时,也可以延用相同的概念,做好资产流动性高低的分类工作。唯有如此,才有助于个人及家庭资产的正确配置。
再者,维持短、中、长期资产的恰当配置比率,并且定期检查自己及家人的现金流量及资产流动性。当然,不同的经济环境,以及财务状况的个人及家庭,其最适当的资产配置状况不会完全相同,总是要随市场情况,随时随地做调整。
最后,“变现能力”≠“现金为王”。在盘点自己的“变现能力”时,恐怕不应该只是狭义地“将资产转换成现金”的能力,还应该包括了潜在的“调集资金能力”,或是“拥有较高的赚取现金能力”。如此,就算账面上可见资产数字不高,应该也可以计入“有钱人”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