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作品的第三度创造
2009-03-25张婷
张 婷
摘要:在音乐欣赏中,要准确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们的意识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理性认识融于感性体验之中。因此,不管是感性的体验还是理性的认识都是为达到审美体验为最终目的。本论文仅从音乐欣赏是音乐作品的第三度创造及其影响因素、音乐欣赏者的特定情感体验及性格特性等方面入手,浅谈了一点己见。
关键词:音乐欣赏三度创造特定情感体验性格特性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31-01
音乐欣赏是继作曲(一度创作)、表演(二度创作)后,在音乐实践中的第三大环节。然而,作曲者和表演者都希望人们(包括自我欣赏)能感受他们的所创作的和表演的音乐作品。在一部作品中,不仅要有作曲家的创作、演奏家的表演,还需要音乐欣赏者去欣赏音乐。作曲及表演在音乐实践中所起到的创造性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也是被大家所普遍认可的,那么,音乐欣赏是否也能起到类似的创造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从音乐实践的第三阶段上升到第三度创造
一般人可能认为,音乐欣赏既没有作曲家所创作的乐谱,也没有表演家美妙的表现,不过是听音乐,没有实物表现。怎么能做为第三度创造?然而,音乐欣赏并非仅仅是一个听的过程,而是人们感受音乐并夹杂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想象的过程。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音乐作品无法再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以及具体的生活事件,我们只有借助文化修养和以往的情感体验来领会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自由的联想,就如同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前奏曲》等,都能使欣赏者感觉到俄罗斯大自然的无限宽广和优美;斯克里亚宾的交响曲《普罗米修斯》,使人立即感觉到了20世纪初俄罗斯所即将面临的狂风暴雨的气氛。
如果说作曲是作曲家把从社会生活中获的心理体验转化成具体的音乐形象的阶段,属于一度创作;音乐表演家把作曲家所做的音乐作品准确、忠实地再现作曲家的意图,把音乐作品从乐谱变为实际音响,且赋予创造性的表现,使自己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产生出丰富的审美效果,属于二度创造;那么我们也可以把音乐欣赏作为第三度创造。
二、欣赏者的特定情感体验对第三度创造的影响
对于同一首乐曲,并非所有听众对音乐作品都有完全一致的理解,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了解去判断,但是,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大,总是以音乐的基本特征为依据所展开。也就是说,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中受音乐作品本身的特性所制约,而又在这种制约中建立富于创造性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去的一段音乐中,不难听出这段音乐是抒发了有情人突破万难、终于以变为蝴蝶的方式在一起的感情。乐曲的音调使我们心头涌起一种凄楚、哀怨的感叹,然而在不同的欣赏者中,具体的情感却是不尽相同的。又如,著名的《婚礼进行曲》,大部分人在倾听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了神圣、欢乐向往的情愫。但是,当一名失恋的人在听时,他更多的是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产生的情感自然是悲伤、痛苦和遗憾的。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否认了这首曲子原本所表现的情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欣赏音乐与各自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欣赏者往往把自己变成乐曲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对于这些音乐的想象和感受就完全由欣赏者的感情体验的深度来决定,同时也影响了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创造过程。
三、欣赏者的性格特性对第三度创造的影响
我们说,—个人的性格是先天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和后天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我们大体上把人的性格区分为几类,如:英勇、刚强、懦弱等等。但在其类别中却没有完全相同的性格因素。就如同我们可以把树木分为银杏树、石榴树等等,但在世界上却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样。那么性格因素对音乐欣赏是否有着影响呢?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音乐欣赏主体是通过听觉的直观感受首次获得,这种获得不是任何音乐常识所能替代的,也不是求助理性去获得认识。那么在这种直观感受的背后必然包含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且体现了个人的性格因素。不同性格的人在欣赏音乐时的具体情感感受大不相同,同一性格而不同性格因素的人在欣赏音乐时的具体情感感受又不大一样,其中也许只是细微的变化就决定了对音乐的初次认识,这个作品实际上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这种感受孕育在对音乐的幻想之中,而且是无法与他人共享的。例如,在《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中,带给我们的是凄楚、哀怨的感受,然而在不同性格的欣赏者心目中,具体的感情却是有差异的,尽管这种差异也许并不是很明显,但却包含了—个人的个性特征、情感想象。
总之,在音乐欣赏中,如果要准确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不仅要充分把握一首乐曲的感性特征,还要从思想上理解它的内涵,这就要求在音乐欣赏中,我们的意识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理性认识融于感性体验之中。因此,不管是感性的体验还是理性的认识都是为达到审美体验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