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人物形象与存在主义某些内涵的暗合解析
2009-03-25谢娟
谢 娟
摘要:菲力浦是20世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代表作《人性的枷锁》中的主人公,其形象与存在主义的部分关键词存在某些暗合,本文就试图从这些角度来解读菲力浦形象意义,探索人性的枷锁的具体内涵及其作品深沉的命运观。
关键词:存在主义枷锁命运意义
中图分类号:1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19-02
菲力浦是毛姆的一部半自传体作品《人性的枷锁》所塑造的重要形象,作品于1911年动笔,以菲力浦的成长经历及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为主线牵引出一系列的人物,铺展故事情节,凝聚了作者四年的心血,以其独特的形象价值而成为艺术人物画廊里的一枝奇葩。从作者的创作契机来看,人物形象与流行于20世纪的40-60年代的存在主义美学存在着某些时代特质的偶合,本文就试从菲力浦面对与情感、宗教、人性、社会等的矛盾冲突时,其形象与存在主义的部分关键词:荒谬、自由选择内涵的某些暗合出发,来解读菲力浦形象意义,探索人性的枷锁的具体内涵及其作品深沉的命运观。
一、荒谬的状态
加缪指出:“荒谬就是世界的不合理性与人的灵魂深处竭力追求清晰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人是处在各种矛盾和背离中的人,人应该自我参悟,认识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就本作品而言,在对人性的追问中,套在人身上的枷锁其实也就是人的荒谬的生存状态。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幕荒谬的人生剧,在各种综合力下探索人生命运。
在人生过程中,人的思想及行为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持久的性征,而这种性征又会对其整个人生产生很大影响。主人公菲力浦,有着痛苦的童年经历,很小就父母双亡,还天生跛脚,后被伯父领养,伯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在伯父的安排下,菲力浦进入学校学习《圣经》,只为将来能当牧师做准备。只是在学校,跛脚的事实让他受尽捉弄,他十二岁那年,学校里掀起了一股笃信宗教的热潮,菲利普显得十分虔诚,他先是在《福音书》里看到,而后又在大教堂牧师布道时听到关于“信念能移山”的基督信条;圣诞节回到家里,再经过伯父的一番解释说:“诚心可以移山”,天真年幼的菲利普信以为真,便每天虔诚地祈求万能的上帝,在新学期开始那天早上他醒来时赐他一双好腿。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冒着严寒,赤裸着身子,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向上帝作祷告,可是他的跛足依然如故。上帝对他的祷告无动于衷。菲力浦想借助上帝的力量让自己免于跛脚的困扰,获得生活的信心及他人的尊重成为了无影之念。此时菲力浦意识到:谁也没法心诚到足以挨近上帝。他生活在宗教的虚妄中。意识中的“宗教”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周围的荒谬环境促成了他寻求内心力量的触动,他喜欢以读书解忧,在书籍中得到成长的力量。只是所激发的幻想却又使现实显得更加惨痛。
成年之后,菲力浦面临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枷锁:情感上的、物质上的、信仰上的,在人生意义的追逐过程中,在迷茫和希望交错的精神状态中,他饱尝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直到最后在渔村找到了他的宁静和归属感,也让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深入人心。从选择充满生命激情和冒险的生活到最后划归平静,这个过程其实是耐人寻味的:菲力浦身上的那种持久的性征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百味,让人物形象独具魅力和价值。
二、自由选择的态度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他把艺术作品看作是自由意识(想象力)的对象赋予它以主观意识性的自由存在性质。”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而且在于个人自我的选择才得以实现,菲力浦的性格形成也有这样的过程体现。相应的,主体本能的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之后还可能出现一种主体中心心理,具体化到菲力浦身上,正如下面一段话所体现的:“而菲力浦的想象力和读过的书使他一直崇尚拜伦式的气度,他忽而受不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支配,忽而又相信自己是个有风流骑士风度的人。这时他感到自己一定要表现得聪明伶俐又风趣些,可是他的脑子里竟空空洞洞,关于自己想不起说些什么好。”
其实此时菲力浦的自我意识就比较强了,他关注自身,以自我的心灵来分析周边的事物及自己,从而表现出既自尊又自卑的一面。再看这一段:
“在布莱克斯塔布尔,那儿有农场主的女儿和本地商人家的闺女,他仅限于知道她们的名字,见过她们色模样,不过十分胆怯。不敢同她们来往,怕他们讪笑他的残疾。”
跛脚这样一个外在事实对他造成的困扰及心理压力,让他的自我体验当中多了一份畏惧。同时,作者塑造人物时让人看到了个人积极选择的一面,他也在试图通过其他的方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学识修养,都是他给自己添加的生存筹码。而且成年后他精力旺盛,盼望着刺激和冒险。
面对情感的选择时,威尔金森小姐,一个比他大20几岁的女子曾激起他的好奇和占有心,同她相处时,威尔金森小姐的经历,她说的那些名字使菲力浦眼花缭乱,就算她将的他不怎么懂,“他也会点点头,又怕说他不知道,她会认为他太无知”而且他追求威尔金森小姐时,总在尝试着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说想好什么时候要吻她,就照着机会去实行,其实是将自己设定为一个主体,是为了体验自己的存在。客体的威尔金森小姐就成了一个目标。达成之后,也就对菲力浦失去了吸引力。后来,当菲力浦对威尔金森小姐有所冷淡,她眼泪婆娑的祈望菲力浦的爱时,菲力浦已经可以做到冷眼相对了。
人对于自己及周围事物的认识多少都是主观性的,而自己的存在对别人来说却可以说客观性的。威廉·巴雷特还提到“我作为客体被他人看待和我作为主体认识他人是不能并存的。”同样是作为感情对象的女人,菲力浦爱上的另一个女子,米尔德丽德,一个故作风骚的女招待,使主人公历经了情欲的折磨,他最初以主体对客体的姿态去和她交往,但米尔德丽德对菲力浦的感情并不接受,这时菲力浦转向了客体状态,降低自己的姿态,甚至以牺牲自尊和人格为代价,只为获得她的爱,但始终不得,他碰到是是一个更加自我的女人,对菲力浦来说他得到的体会是自己的自由被深深限制了:自己做为一个主体,却被米尔德丽德当做客体来对待,由米尔德丽德来决定对自己的看法,判决自己的生存意义,而自己却不能了解,无法干预,因而主体性的自由大打折扣,自己的自由被他人的自由所阻抑,“我成了一个对象”。只是这种感情在菲力浦的体验中“每经受一次挫折,他对米尔德丽德的爱也随之上升一步,对她的怨怒和忿恨也上升到极点。矛盾的感情更迭反复,使菲利普极其痛苦但又无法解脱。”感觉在米尔德丽德身上他能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渴望一点无法满足的欲望,此时就有了追逐的理由。命运在此处衍生到了“他者”对自我双重的影响的关注。
三、欲望与痛苦
欲望是每个有生命的个体都有的。金钱、地位、权利、情感、信仰都能构成人欲望的内容。人性的枷锁不光是无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贫困和社会风尚对人的发展的禁铜,而且也使人意识到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不断膨胀的欲望就是枷锁。“人做了欲望的俘虏,而正常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其原因则主要来自金钱名利和道德观念的束缚——压抑久了,就会带来人性的异化变态,要么折磨自己,要么折磨他人”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所需的情感,蒙蔽而无助,迷惘而不断挣扎,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压力迫使人在人生路上感受到的多是痛苦,幸福的人也许只是在心态上平和、欲求少时,体验到的满足感才更强烈,超越自我说的也是在思想上更加的超脱,不受其他外在力的影响而得到自我的升华。主人公菲力浦最后在渔村找到宁静的幸福,本身也体现着这样一个主题形象内涵。
菲力浦是寄托了作者深刻的社会人生理想的人物,毛姆塑造此形象是应时代而生,在荒谬、“他者”的生存环境下,关注个人的命运及其内心,也足以带给人们真实的心灵振动和启发,作者对人性的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使人物形象独有意味,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