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多情的语文教师
2009-03-25蒋芹
蒋 芹
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外,就教学本身而言,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还应是一个“多情”的教师。
一、饱含激情。我们走进课堂,往往可以看到,一些老师上一堂课,犹如负重奔跑,汗流浃背不说,还不知所云,离题万里,可谓劳而无功;相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师生情绪饱满,时时闪现灵动的火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归根结底,就是看教师走进课堂有没有激情。换句话说,就是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状态如何。一个对教学抱有无所谓态度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注定缺少激情,必然会把教学推向呆板和僵化,学生能学多少,可想而知。即使有所获,也是被动的。
一个饱含激情的教师,会全身心投入文本的解读,时而激情似火,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是雪山上巍然屹立的军神,时而是惠山下如泣如诉的阿炳,时而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时而月下低吟,共话理想……
二、善于动情。语文是富有情感和充满灵性的。一篇散文,一首诗歌,一句名言,哪个不是有感情的呢?所以,要想教好语文,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学会动情。怀揣一颗关爱学生的火热之心,演绎文本的悲欢离合,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讲到悲痛处泪流满面,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讲到快乐时如孩子般欢笑。
著名特级教师张志芳在执教《小珊迪》一课时,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张老师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探究,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的学习过程,并随作者为小珊迪的贫穷可怜、诚实和善良而动情。在这里,由于张老师对文本有了深入解读和全面把握,把作者为小珊迪的三次动情变成自己对文本主人公的三次动情,老师就是作者,作者就在眼前,故事就在身边。有了这个基础,有了教师情感的渲染,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共鸣呢?
三、敢于煽情。教学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从这个层面说,教师的激情、动情都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基础,要想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还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去煽情,用自己燃烧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激情煽情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四、适时移情。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当我引导学生体会“穷人”的“穷”时,就有学生反驳道:“我不赞成大家的意见。从‘菜只有鱼一句可以看出穷人不穷,顿顿有鱼吃,这还叫穷吗?”我没有批判他的说法,下意识叫他把这个句子再读了一遍,然后问他:“这个句子中哪个词最重要?”他轻声念了一下这句话,思忖了片刻,回答说:“应该是‘只有吧!”我见时机成熟,继续问道:“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呢?”他果断地回答:“意味着除此以外,再没别的了。”我肯定了他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善于思考,并加上一句:“那你认为他们这种生活过得怎样?”他豁然开朗,说:“除了吃鱼还是吃鱼,真够穷的,天天吃鱼能不发腻吗?”他总算明白过来了。
五、渗透温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学尤其应重视人文情怀。教学中教师适时渗透温情,倾注爱心,会博得学生的尊重、期待和信任,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适当的慰藉和帮扶,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念;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时,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和会心的微笑,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当学生逆反或厌学时,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听他们心里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以依托的人,还愁他们不用心投入学习吗?
当然,教育是一种个性很强的艺术,没有哪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宏大的可以改变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理智去寻找帮助、教育儿童的适用的方法,才能托起教育灿烂的明天。
蒋芹,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