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开课要心存宽容

2009-03-25池文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公开课流程课堂教学

如何看待公开课?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觉得公开课是要开,公开课虽说让人负重前行,可压力衍生动力,催人奋进。但有些公开课让人感到太假了,无法看到真实的课堂。一遍遍地试讲,是以牺牲个体的直接生命成长为代价的,完全忽视了学生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更忘却了学生作为主动的、活泼的个体所具有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兴趣。上公开课时,台上台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现代诗人卞之琳《断章》所描绘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学生成为检阅表演的观众,授课者成为听课者赏悦的风景。在这种微妙的相对关系中,所欠缺的到底是什么呢?

试问我们在对待公开课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种心态,那就是宽容或者说是包容公开课,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宽容或包容在公开课上执教的教师。不管是一种什么样的课,授课者在准备课与实施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也在进步,听课者不管是学到了经验还是学到了教训也是有所收获的。当然,宽容不是纵容,而是一种对待问题的一种心态;宽容也不是迎合,而是对待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发生变化。这里面蕴涵着哲学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公开课的看点又是什么呢?可以将公开课与时装模特表演相类比。

T型台时装模特的表演与现实生活并不是完全吻合。时装模特表演所展示出来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而并不是现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开课的看点就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的学术价值、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公开课不能看表面的“热闹”而应该看出背后隐含的东西,不能看表面化的技术性东西,还应该看技术背后的哲学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所采取的方法是技术性的东西,这里包括教学的基本技能,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流程、还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教学规范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不能单纯地将技术理解成为有形、显性的具体操作,那些无形、隐性的宏观的运做也是技术。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观摩公开课不是拷贝公开课。公开课所展示出来的东西是授课教师他本人的,而不是观摩教师的。简单、盲目地模仿、跟风、到头来不仅学不到真经反而还丢掉了自己的风格和长处。

作为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一节公开课“装载”了很多流程性的内容,从授课导入到最后的小结,从基础知识到人文素养,从教师讲授到学生自主学习等等,其目的是为了交流展示所用,是为了将一些理念、一些教学技巧与方法展示出来,是一种精华的浓缩,而实际上,在日常的常态课中并非如此。假设若我们的观摩教师将公开课上所看到那些流程都用在常态课上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受时间、空间、教学主客体双方状况等因素限制,一节课里不能承载很多教学内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都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从整个单元来宏观地考虑整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微观地考虑每一堂课的教学分目标。倘若每节课将整体目标所要求的每一个教学流程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囫囵吞枣的现象,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公开课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授课教师与观摩教师之间的“心灵感应”,也就是说观摩教师能够从公开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笔者曾观摩过一位来自北京的小学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在这堂公开课中,授课老师对待学生两种不同的意见所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积极、开放的,而不是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不是采取“请君入翁”的策略将学生的思维收入自己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对待那些不够完善、甚至错误的意见,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让学生在自我纠偏中保护自尊心。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无痕的教育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真要感谢那些开公开课的老师的“勇气”,同时也要感谢观摩公开课的老师的“宽容”。这种勇气与宽容,是促使教学研究达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前提。有了这种氛围,才能使广大教师分享到集体智慧所带来的愉悦,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幸福之感,同时也拥有了一份美妙的期待。

池文清,广东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猜你喜欢

公开课流程课堂教学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