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学》教学的理性思考
2009-03-25李乃岭
纵览时下传媒,不论是正面的提倡重温,还是莫名其妙的胡编乱造。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其所知越来越少,而这种现象尤在青少年当中普遍存在,传承延续江河日下,令人担忧。结合教学现状,联系当下传统文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尴尬,对此感慨良多,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或有失偏颇,但愿能抛砖引玉,聊为一孔之见。
学校尤其是高校无疑是育人的最佳理想场所,而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且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常常在课堂上教诲学生要找准人生坐标,明确发展方向,树立理想目标的同时,不得不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面对困惑,冷静反思,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传承者,我们该何去何从?其实,我们都明白,无论修学何种专业,习读哪门功课,最终目的无非两个:一是怎样做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善人格修养,砥砺自我,升华灵魂;二是如何做事,面对复杂而又残酷的社会现实锻炼实践技能,检验理论,知行统一。
为人师表,垂范先行,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必须明确所承受的独特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和文化重担:第一,要传播、传承、繁衍科学文化知识;第二,要储存、积累、酝酿科学文化知识;第三,要创新、开拓、升华科学文化知识。立足三尺讲台,掌握学生未来,我们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得要在道德品行、人格精神、为人处事、知行结合等方面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我们传播知识,传承道义,若一味地追求形式美或者满足客观效应的悦众心理,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课程讲授不应该只在热闹、好看、动人、别致上下功夫,更多的精力应该沉入课程本身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明确培养目标,瞄准专业方向,注重教学实效,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真正懂得“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的实际内涵,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维、学会成长,完善认知体系,自我提高进步。
关于《中国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小而言之,是专业课程修学体系之一,要完成学业必修此课;大而言之,迎合如今国学热潮,是传统文化的觉醒与复苏。教好学好这门课程,以下几点是避绕不开的:其一,需有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确需引导,一方面涉及到对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如何把兴趣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爱好者坚持下去,争取学有所知,学有得法。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得比较成功,虽然有学者提出某些主讲人治学不够严谨,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学术成果不甚扎实,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毕竟在国学热抬头现象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促进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其二,需有悟性,很难想象对此门课程没有丝毫感觉,而能有所成就。文学一科,首先进入视野的当属欣赏,其次才是理论修养的提高和深层次问题的挖掘。没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没有顿悟般的灵性慧根,没有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介入,此课学习便不好继续下去,深度广度便会大受限制。其三,需有勤奋恒久之力,这门课程包含量较大,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繁富,又不像理工课程可以推理运算,而需要在超强的阅读量之后,有一种统览后的总结性分析研究,方能得出些感悟。其四,需淡泊名利,耐得寂寞。学习该课,不能现学现用,立竿见影,却对人格养成影响深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很好的证明。学习好该课,没有高效益酬报,似乎也没有名分的附着,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要为浮躁繁华所诱惑,得有入定之心和清静无为的态度。
出于对文学本身的热爱及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我往往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种情感缘于我本人的情绪体验,缘于学生们的渴求欲望,缘于学科本身散发出来的濡染余韵。然而,我有时却陷入教学实践与课程体系的矛盾纠葛中难以自拔。究其缘由,结合教学实践,我本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把《中国文学》放置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进行关照,对其要有大文化理念的渗透,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
质,着力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其文学知识储备,摒弃狭隘的门户派别之见,走出壁垒森严的纯粹学院派理论阐述和考据学究式的引经据典,将具体文本搁置在广阔的大文学史中进行赏析阅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单独的就文本本身出发,裹足不前。
二、将文学流派、作品风格、文学思潮等文学要素作为重点,分析其成因,较比其长短,寻求探索这些文学现象对后世影响的发展历程,尝试建构文学史发展体系,把握脉络线索。例如:《诗经》和楚辞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双峰并峙,两星相耀,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其精神风格泽被后昆,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再如:中唐古文运动的开启,直接催生了宋代欧苏等学者在文坛驰骋纵横,波及明中期前后七子的古文创作,延续到有清一代的桐城派古文。而杜甫的韵律独造,笼罩了宋代的江西诗派,推演到清,则有公安竞陵继其衣钵。此外: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人道义责任复醒,开创了艺术道路探索的崭新局面。还有,宋、元、明时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大量涌现,话本、戏剧、小说(章回体)、说话等文学新样式便应运而生。掌握这些,总括整体文学面貌的认知,通览文学史主线,便可了然于胸。
三、导入学术争议话题,析理研义,确定一个合乎逻辑,符合历史发展,较易为大众接受的观点看法,有助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层进入。
四、侧重作家生平思想的介绍,强调史传、作家年谱、目录、版本等相关学科的重要性,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文本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及作家个人的心路历程,这对进入文本研究视野大有裨益。
五、延伸理论支撑,强化实训操作,梳理中国传统文学的批评理论和西方外来理论影响,对比参照古今中外评价体系,找准落脚点,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文学品格和其独有魅力影响学生成长,塑造人格,铸就品性。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成熟,是需要几代学人投入巨大心血的,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文学一科的教学研究一时尚难以打开有效局面,就具体实践教学研究而言,存在不少困难与困惑:一、缺乏相应的教学教材配套体系,二、实践实训环节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学术梯队建设亟需得到重视,四、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索,五、参考资料严重匮乏,六、学术交流亟待激活,七、资金扶持力度较弱,八、课程开设范围尚需延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环顾社会实情,比照教研现状,这门学科的教学研究大有可为,好在国人已经开始普遍重视,国学热抬头复苏,孔子学院遍及世界,人们对文学一科的现实关照令人振奋,我们立足学科领域,不断探索前进,相信终究有令人振奋的大好前景,毕竟任何学术领域的研究进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摆在广大学人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甚至是毕生的精力。
李乃岭,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