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要重视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2009-03-25陈彤
陈 彤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2]大学语文体现着深厚的人文知识和民族精神,大学语文课应当承担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的熏陶的使命,成为大学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底蕴,塑造民族精神的园地。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责无旁贷。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和建设,通过文化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应该看到,大学语文课自开设以来,在语文教师们的努力下,大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重理轻文”已经成为一种无言时尚的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受到新形势新变化的严峻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方面也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笔者在广东省肇庆市的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和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许多学校一直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对待,对其重视与支持程度也不一样,或不开或停开大学语文课,即使开设总课时也只有三十几个学时。虽然大多数同学很喜欢这门课程,但由于是考查课,师生重视程度不足。
因此,围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应对当下大学生语文素质低下、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和民族精神淡化等现实,强化和提高大学语文在高校学科中的地位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中提高文化自觉性,增强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坚持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
《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濡养民族性情,塑造民族精神。所以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3]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性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在母语这一工具的同时应加强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
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让他们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往工具,而且是同世界有着隐秘关联的文化载体,进而唤起学生对语言的尊重与热爱,进而激发出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专业化建设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民族精神在教师职业中的生动体现,教师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但是民族精神的倡导者、传播者,更是实践者。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教学和师生交往中,更应注重言传身教,倾注人文关怀,倡导心灵感染心灵。
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要达到这种目的,课程必须专业化。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尽可能贴近学术前沿,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提高学识修养和学术水平,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引入课堂,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介绍语文知识网站,文学媒体,使互联网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做到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如临其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整合教材和教学内容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
《大学语文》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靠挖掘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文化意蕴来实现的。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选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学中的精品,蕴涵的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大学语文课要充分发掘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就应特别重视吸收教材中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辩论,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
要使教材成为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铺路石,为他们以后的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就必须对现行教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对语文教材和内容的再整合,一方面可以优化语文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的粗略了解,为他们今后进行语文自主学习、深入学习提供可资借鉴的线索。另一方面有利于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教材的整合应打破以知识接受为本位的教材结构,建构以人格发展为本位的教材新体系。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突出语文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集中最具代表性的语文资源,使大学生通过这些优势资源的牵引,架起一道沟通古今、衔接中外的桥梁。
三、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内化
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内容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为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就应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以求实现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优化。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语文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终结,也是语文学习的中转站。除了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还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大学语文课作为文学鉴赏课和人文精神传播课,须通过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描绘与解读,让学生从中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传统的语文课教学“程式化”倾向严重,违背文学规律,通常采用固化了的课堂七步曲:释题、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课文大意、字词讲解、主题归纳、特点总结。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很难在教育的意义上成为主体,而只能处在被灌输、被指导的状态之中。而纠正这种倾向,就要做到让学生去思考,不仅让学生活跃在课堂里,更要让学生活跃在文学的“海洋”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启开文学殿堂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也就是要进行文学鉴赏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阅读、去体会。
大学语文教学应把解放学生的思想、不迷信权威作为自己的教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或疑难问题,或学科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在独立思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向发展能力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可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同于专家、学者观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发挥学生思考的潜能。
(二)以文本为中心,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
为了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散,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专题与专题之间衔接自然,更加系统、完整,以时间或内容作为一定的纬度排列,让学生心中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老师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吃透作品,防止杂而不精。此外,将课题交给学生,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这有利于双向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通过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使学生在对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加强古诗文教学,拓展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量,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作为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诸子文章、诗词曲赋、民间的俚俗文学和戏曲文学,这些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文字朴实无华,朗朗上口,过目成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从传承古代文化的角度看,古诗文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包括古典哲学思想,古典文学,古代风土人情。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等,它们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既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基石,又无时不在支配着代代大学人的精神情怀。
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古诗文学习和诵读。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理解古诗文,品味古诗文所提供的文学滋养,感受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这些都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与此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经典作品的阅读量。经典阅读对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传递和保存的作用,加强拓展经典作品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在与创造人类与民族精神财富的大师、巨人对话的过程,就是重新经历他们在书中所描述的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过程。
(四)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内化
《大学语文》的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它包括了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课程的实践,就是要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文化建构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内省、感悟和深层体味的过程,是主体意识觉醒与内在精神形成的过程。体验是学习主体参与文化建构的重要维度。内化,即通过熏陶感染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无法通过教师等外在力量的传授和灌输来实现的。外力的灌输至多能形成一个道德的准绳,无法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需求。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能在学生主体性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教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借助丰富的语文材料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而这种熏陶感染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才能实现。”[4]因此,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体验,实现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受到文化的滋润,让文化的血液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实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宗旨的大学语文,其中凝聚着我们民族面临种种挑战而生生不息的经验与特性,有了它我们才能与外来的民族文化逐步整合融会贯通、开花结果。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是世界的,也必然是民族的。
针对当今社会上西风东渐,在黄金大潮的冲击下,青年学生重外语,轻中文,盲目崇洋,轻视祖国语言,外国文化风靡,有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等现象,作为大学语文教学,应给学生贯注“国气”,重振中华文化之雄风,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达到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提升语文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强化国家意识,升华民族情怀,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光大,永世相传。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大学教学[J].2007,(3).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2004.
[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01.
[4]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陈彤,广东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