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2009-03-25范晓倩
古诗词教学中的“读”一般分为高声朗读和低声吟诵两个阶段,前者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后者是以声赏情,以情感知。由此可见,“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十分重要,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是体会诗美、诗情、诗意的最有效的手段。笔者一直主张古诗词的教学中应重视并加强诵读,让诵读这种传统的重理解、重揣摩、重感悟、重积累的教学方法重现语文课堂,让诵读教学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笔者下面仅通过古诗词的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来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读出节奏, 感受古诗词的音律美,内化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诵读是感悟品味诗词的前提,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读出它们内在的或激昂或低婉的音韵,才能体悟出诗词的意蕴内涵。曾国藩曾有言:“李杜韩苏之诗,非高声朗诵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我始终坚持诗词教学要以读贯穿始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词的意境及内涵。记得徐世英先生曾说:“讲解是钻进文中,诵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有时诵读胜于讲解。”诗词,是文字与音乐的融合,许多诗词只要读一读,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神情激荡。比如《琵琶行》“秋瑟瑟”“江浸月”“重开宴”“半遮面”……语言的流畅、轻快,每一个字下都流动着音乐。而诗词诵读绝不是简单的记住、背过就完事了的,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既品味诗词的内涵美,也要感受其形式美,即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这就给我们的语文老师提了个不低的要求:范读。
范读,是教师对作品有自己的感受,通过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传达于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动情的范读会使教师、学生、作者在某一刻跨越时空,心灵交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引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音律美,激发起学生的审美体验,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范读时,教师一定要融情入文,方能读出作者延续千年的情愁爱恨,“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诵读诗词时,应仔细揣摩诗人飘忽的思绪,空灵的情性,读出诗歌的音韵节奏,做到“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叶圣陶语)。悲壮激愤的,当缓慢沉重;豪迈喜悦的,当短促轻快。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方能领悟文章的音乐之美。
以教学《武陵春》为例,我是这样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写出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悲凉,朗读时节奏要慢,语调要低沉,要让人品味出作者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欲诉无人的凄婉;“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此句感情轻松,读时节奏要明快,要恰到好处的读出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句是一个猛烈的跌宕,宜用深沉声音读出那种无奈恐忧之情;“许多愁”三字应读得悠长一点,给人以回味,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绵延无尽的忧愁。
教师充满情感的范读《武陵春》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在欣赏范读时如临其境,沉浸其中,哀其所哀,悲其所悲。学生自己仿读时,则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激起了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也在反复的诵读中令其逐步领悟了诗词的内涵和意韵。
二、创设氛围,体味古诗词的情感美,强化语感
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而诵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诵读前,教师应创设与诗词内蕴相融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诗词的情境,走近诗人,触摸诗人。如:播放音乐渲染教学氛围、转换角色融入教学情景、讲述故事创设教学情景等方法。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组织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当《春江花月夜》乐声扬起,同学们聆听着朗诵者的吟咏,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中,深刻地体验到那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然后再让学生也随音乐诵读,在悠扬飘逸的旋律中,同学们个个都仿佛身临其境,整个课堂沉浸在淡淡的乡愁里。
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可以在凄清的笛声中,老师以第二人称缓缓地解说诗境: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你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地来叩动你的心扉…此时,再让学生诵读,方能读出在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中,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也为更好的理解品悟诗歌做好铺垫。学生只有通过对诗词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其丰富的内涵,欣赏到其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文能力。
可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经典诗词,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越加丰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传入耳膜;深刻的内涵,美好的憧憬流入学生的心田;而语言的美感也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叶老的话,总结了前人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融含了我国古代诗词教法的精髓。
三、激发想象,联系生活,感受古诗词的图画美,诗化语感
叶圣陶曾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中去。”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诗词中描写的情境大多离学生很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联想,再现情境,走进诗词所描绘的世界,体味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教师切忌轻视学生的能力,忽视学生的体验,如果教师把一切都包揽了、讲透了,学生没有联想的空间,这对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是一种扼杀。从长远处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欣赏古诗词的热情。
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指导学生由“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的离别伤感,想象到前途茫茫,孤身一人,而更加感受到人生的失落。再联想到“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良辰好景虚设”,这一系列的凄冷场景,在与佳人离别的大环境下,愈发使人觉得离别的哀愁无法排解,使人滋生出“酒如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悲凉。
在古诗词鉴赏中,教师不只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对诗人的情感、作品情境进行个人体验,启发学生对诗词有自己的见解与认识,还要对学生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见解持宽容态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富有色彩美、音响美和形态特征的重要词句,调动其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官能,从无声的文字中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生动图景,从而神入诗词之境
如王昌龄《从军行》一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想象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四种景物互映、互衬、相互对比之下的生动,你能禁得住苍茫边塞的孤寂、悲壮在你心中的涌动吗?又如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九景,景景透着凄凉,这时想象一下漂泊在天涯的游子在倦鸟尚知归林的夕阳西下之时,身处此境怎能不睹物思乡,愁肠百结呢?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全词紧扣一个“梦”字,上片追念亡妻,人虽亡去多年,而旧日的恩爱,“自难忘”怀!落魄之日想起相知相许的亡妻,更觉人生无奈,备感悲凉。词的下片细写“梦境”。读着这样的词,想象着作者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与自己的爱侣相聚。体会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亡妻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相顾无言的沉痛,想象两人天人永隔的无奈,想象两人彼此思念的断肠。此时无言,胜却千言,正唯无言,更显沉痛,正唯无言,倍觉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不自觉地想象到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死的文字在想象、联想的作用下,呈现出一幅幅凄美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的是一段遐想不尽、回味无穷的人生体验。古诗词中饱含情致,能给我们提供联想、想象的佳篇很多,它们身负通过诗词鉴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这些资源,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美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并加强指导学生的诵读,指导他们读出韵律、读出情感,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合理联想、想象,既感受了诗词的音韵美,又感悟了诗词的内涵美。这样学过的诗词,比合着眼睛一通狂背而获得的诗词要来的深刻,来的雅致。学生在此环境中,提高的又岂是语感、文学素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应得到很大的提高了吧。
范晓倩,女,山东泰山民族中学语文教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