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永远的追求
2009-03-25厉黎江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然而,即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语文课还是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仍然存在大量异化变味的现象——“语文味”依然行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边缘。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综合化之误
不少教师为了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一味地去搞课外延伸,盲目引入各种材料,将学习目标定位于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知识、文史知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语文课被“异化”为生物课、地理课等,例如,有教师处理《神奇的极光》一文时,忽略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信息,却详细讲解了有关极光的知识。这样既大大加重了语文课程的负担,又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失却了“语文味”。
二、文本解读分析僵硬化之误
不少教师重说教轻文本,重讲解轻感悟,重形式轻本质,使得本应血肉丰满的形象变得干瘪刻板,本应深邃睿智的思想变得苍白贫血。不少教师不注重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不注重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拥抱文本”,因而无法“引导学生走出原先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领略真善美的真谛”。
三、课堂教学重考试化之误
长期以来,在升学指挥棒的引领下,语文教学服务于考试、服务于考试大纲中的各种知识点,语文课堂的重心自然转移到应试技巧的指导、解题规律的总结、命题趋势的预测上,形成了课堂教学唯考纲是瞻,“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的怪现象,语文教学走上了一条机械化模式化的异化之路。教学,看起来扎扎实实、忙忙碌碌,实则只关注分数关注名次的变化。自然、社会、生命的美好与可爱,无法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安家落户。
四、课堂教学语言中庸化之误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感情性,语文教师是情感传播者。然而我们不少语文课犹如一潭死水,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节奏单调。其实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不敢把自己的教学中的情感冲动告诉学生。
上述诸多原因表明,传统的语文课堂忽略甚至剥夺了语文学科特有的“味”。那么,新课程,如何让缺失的“语文味”重新回归语文课堂呢?
首先,体味“语言”,训练“言语”。
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包容了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但这些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切莫让语文承担它本不应该承担也无法承担的任务。所以,净化语文课堂就应从“语言”和“言语”两方面入手。朱光潜先生说:“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让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语言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言语能力,做到“文道统一”。而其他一切与此无关的非语文元素都该清除出语文课堂,把语文课堂从过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刷新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净化。比如《听听那冷雨》中可以比较“听冷雨”与“听听冷雨”的区别,让学生玩味叠词的妙处,就远比大讲特讲文章“文化乡愁”这一主题要深刻得多。另外也可在课堂多进行仿写训练,这既能让学生体味语言之美,又能让学生训练言语能力。
其次,深入文本,浅出课本。
语文教育提倡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超越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作为学习者精神活动的阅读,则更要通过感受和体验来亲近文本,深入文本。具体的说,就是阅读主体主动地进入文本所构建的语境场,亲历其场景,参与其活动,并与作者和语境场中的诸多人物对话交流。感受和体验的最佳效果是达到文本与读者之间无隔的境界。如果说感受和体验是阅读主体主动进入文本的过程,那么联想和感悟是读者自如地跳出文本,将读者经验和文本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重新建构,生成新意义,获得新触发的过程,但又不远离课文。联想和感悟能架起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创造性阅读,并将所阅读的内容融会内化成阅读主体思想血液中的一小部分,进而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目的。有了感悟、体验,才有接纳、认可、感悟、共鸣,也才有了生发和拓展,“语文味”也就生成了。在具体语文活动中,其实就是师生与课本的和谐。课本是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知识海洋之方舟,老师与学生要同舟共济。一是老师不能视课本为无物。尤其是语文,它渗透了感情的创造、美的探求和艺术享受,所以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披文以入情,与作者哀乐与共;教学时要浅出,用情感化、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课文的意蕴,使学生易于接受。二是要培养学生热爱课本,不会视课本为畏途,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语文课文的特殊性,在于它“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一组课文的要求,比如苏教版必修2中的《六国论》、《阿房宫赋》在教材编排上是“后人之鉴”系列,那么就不是单独的一篇文言文,更应从“史”的角度去深入,用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语言去述说历史教训。
第三,充溢情感,洋溢美感。
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借用荷尔德林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名言,提出“愿我们诗意地教语文”。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会“煽情”的人,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将生活语言混同教学语言。生活语言自然随意,不够严谨,缺乏韵律,缺乏美感。而教学语言首先是规范的语言,更是形象的语言。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并不是很神秘,她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轻声的赞叹,或者是师生间一个默契的眼神。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首先是加强诵读。诵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一次精神的碰撞,古老的方块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真挚的人类情感,“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不加掩饰的喜,“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正气凛然的怒,“何处是归程”的彷徨无计的哀,“乐琴书以消忧”的悠然自得的乐,更需要我们用朗读去体验、诠释,需要我们用朗读去感受、欣赏。古老的方块字中也凝聚着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可以体味到中国人对大漠孤烟、小桥流水的深度感动,可以体味到印度人对天空和飞鸟的咏叹,可以体味到俄国人对草原和河流的抚摸,需要我们用朗读去品味。唯其如此,才能读出“语文味”,让“语文味”重归语文课。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还要注意课堂民主。只有平等对话,才有情感的融洽,智慧的碰撞。
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因此,情感充溢课堂,美感洋溢课堂,应是语文教师所致力追求的目标,才是充溢“语文味”的课堂。
厉黎江,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