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四性
2009-03-25陈斌
陈 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变化的发展的,它在动态之中生成的,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共性,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而开放的活动过程。
一、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
语文教学设计应顺应新理念的变化,将传输知识与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起来,要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例如必修3《老人与海》的设计:
初读研讨
课文主人公是谁?——老渔夫桑地亚哥
请同学们用“这是一个 的典型形象,我的理由是 ”的句式说说老渔夫的性格特点。这个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探究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深入探究:
①我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促使学生品味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②最能引起我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③我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熏陶学生情感等等)这种设计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不只是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这种设计将“教案”和“学案”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
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了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框框与教条,它应具有指导性,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例如,教师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建构优质答案,然后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适当指引评点。如必修4散文单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可以设计三次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
①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让你支持作者在文中的某一观点,你会选择哪一个?结合课文说说理由;②结合个体体验,展示合理联想,开发教材,然后分组交流:找出文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材料,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谈谈你有何感受?你这些感受和认识的依据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和词语回答;③生成问题,深度探究:你认为有分歧的或有困惑的问题、句子有哪些,然后分组讨论,师生共同释疑。这个设计,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生成问题,让学生理解文本,达到“三个维度”的目标。
三、体现语文教学的差异性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由于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认同存在差异,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例如必修1《小狗包弟》,设计“探究质疑,品味鉴赏,请你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歉意的,能够触动你的心灵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设计就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以便人人学习有所得。
四、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转变,课堂教学要采用开放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由单一的传授灌输式,向师生合作探究的模式发展。
基于这一特征,语文教学设计要激发师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深入文本,探究感悟。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学生可对三位人物形象作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的性格,为什么?然后教师将评论家对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有关评价给学生,让学生参考,使教学达到“三个维度”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武器,做为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让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语文教学发展。
陈斌,教师,现居湖北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