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沛浴“同研”春风,共享“破茧”精彩

2009-03-24杜敬荣

中国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成蝶分层政治

杜敬荣

有一个故事,一直印在脑海里:一个球上有两个孔,相互贯通,球内却是九曲十八弯。一根线在手里,如何快速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答案是智者用蚂蚁牵引棉线,另一头是蜂蜜。我想那一定是一次完美的旅程。

伴随着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智者的教师能否找到一个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曲径通幽的“棉线”与“蜂蜜”,无疑成为摆在每一个政治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位教学理念徘徊在陈旧与创新之间的中年教师来说,那好像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笔者从事政治教学已15年有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同行和家长的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并且越来越左右着我的教学工作。课堂上,自认为给学生讲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作业的质量、考试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所以总在办公室里抱怨:“这群孩子是怎么回事,讲过了几百遍的问题依然不会做?”难道真是学生的智力存在问题?不对!我的这种想法不正确,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自己!但是,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儿呢?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破茧成蝶”的故事:有人发现已裂开缝隙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这人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刀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和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

顿时,我领悟了“破茧成蝶”的真正含义:经过撕心裂肺的挣扎过程,从原有的束缚状态解脱出来,在某方面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而我在教学工作中,为了将知识快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甚至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忽略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所以,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探究,没有经过合作交流分享,没有自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体验,因此,教学效果总是达不到预先设定的结果。原来,我一直在扮演着帮助学生“破茧成蝶”的角色!

发现这一问题之后,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和渴望,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来全面改变我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实和理想毕竟存在一段距离。由于一直从事初四毕业班的政治教学,我不敢在毕业班的学生们身上进行无法预测后果的尝试,因为我的身上担负着学生、家长的重托。就这样我一直犹豫着、矛盾着,直到学校提出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

终于,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在政治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容器灌注”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等待、犹豫,我也要“破茧成蝶”了!

这次,学校提出的“同研一节课”活动的目标很多,各个学科、各个级部各有千秋。对于我自己来说,只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改变政治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局面,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目的,我给自己确定了研究的主题,那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

首先,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全班学生划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是6位成员组成,以小组为单位重新安排座位。小组的划分依据是参考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每个小组的六位成员分别确定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最优秀的1号学生担任组长:采用好、中、差相结合的方式,各个小组势均力敌,这样便于在同等基础上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

其次,我反复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制定了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来自于民间,我只是负责将这一制度书面化、理论化,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较少,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具体做法有四个方面。

第一,小组集体评价、组间竞争。小组的6位成员按照学习成绩和实际水平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达标标准。比如,同样的问题,1号同学回答正确只能得1分,而6号同学回答正确却能得到6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中下游的学生,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小组的6位成员结成三个学习对子,采取“一拖二”的评价办法。组内某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好或者做对了题目,便可加分;同时,同桌也可得到相应加分,本组同样也加上相应分数。每一堂课后都要公布各个小组的总得分及小组成员的个人得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既能横向又能纵向地比较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迎头赶上。

第二,小组明确分工。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作为组长,考试成绩必须在班级当中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主要任务是保持自己在班级甚至年级中的优势地位。另外要负责协调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组员之间的关系,及时督促本组成员中学习退步和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下风的同学加强学习力度,及时迎头赶上。组长可以指派本组一名成员,监督、管理、使用红黄绿牌制度,即把本组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为三个层次:积极行为用绿牌表扬,消极行为用黄牌警告,再差的行为则出示红牌,每周进行总结。另外组长有权召开小组会议,对于一直表现不积极的同学可以提出批评及处理的建议。

第三,评价方式动态化。小组内6位同学的层次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通过一个月的循环时间,按照个人得分的多少,重新安排小组内同学的号数。这样做能够使所有的学生紧张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

第四,重视优生能力的培养。只要优生能够讲解清楚的知识,老师就要尽量发挥每个班级优生的作用。优生可以像老师一样对本组和其他组的成员进行提问,提问的结果照样纳入小组评价当中。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的能力简直超乎老师的想象。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活。”半年来的“同研一节课”活动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充满活力的政治教学会时时进发着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其教学效果一定是轻负高效的。对比前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我收获颇多,比较明显的改变主要有四个方面。

1新授课的基本模式、结构、各环节的时间及内容比以前更科学、更合理。课堂上缩短了新授内容的时间,延长了学生发布信息的时间,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增设了分层练习的环节,充分发挥了优生的能动作用,同时照顾到差生的学习内容,符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理念。

2复习课中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通过优生之间、中等层次的学生之间、差生之间三个层次进行竞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对手,使每个学生始终情绪饱满,积极参与。政治课堂也一改往日平淡、枯燥的说教,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言,一节课后授课老师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给政治课堂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3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生活体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4构建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了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分层教学,建构了优生之间的竞争机制,差生也能通过自己的成长图像发现了自己的点滴的进步。

回顾这漫长却又短暂的“教改”过程,有喜又有忧,有收获也有缺憾。比如,运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同时课堂管理欠精细,部分学生因为分数的多少而争吵得面红耳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进度;另外,这种教学方法暂时不能充分运用到政治课的所有课型当中。所以,目前政治学科引用的这种教学方法仅仅停留在实践的表层,要继续推进,必须建立一支敢为人先、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专业引领与实践指导。可以说,这样一支团队的视野决定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未来。这也是我在新学期里给自己确定的一个新课题。

有人说:“如果教师不能解放自己,就不可能解放学生,更不可能解放教育和未来。”的确,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和新教材编写体例的巨大变化,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来说,更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让新的教学理念建构在自己多年教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透露出“成熟中的青春”!

(责任编辑:刘福才)

猜你喜欢

成蝶分层政治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办公室政治
酷相思·秋别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破茧成蝶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破茧成蝶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