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
2009-03-24贺同柱
贺同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改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主要集中在现代文的教学改革上,涉足文言文教改者却并不多。课堂教学研究表明,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应试为中心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文言文教学方法落后于现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严重脱离现代社会生活。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二是教师的教。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
一、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在实际调查与观察中,我发现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言文语法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作为古代人书面用语的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它们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特征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因此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很不适应,学生们把这种感觉形象地说成是“学二外”。而更大的阻碍来源于词汇积累不够,阅读量太少。事实上,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文言文篇章的语法并不是像学生们说的那样晦涩难懂,而在实际教学和考试方面,中学《新课标》也只是要求学生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学生们之所以视之如虎,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语感,尤其缺少词汇积累,知识储备不够,背诵记忆阅读量不够。再加上没有现代汉语语法做桥梁,他们自然也就难以顺利阅读文言文。在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轻视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现象很普遍。教师们在中考和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下,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应试训练等方面。这种做法把语文教学,尤其是把文言文教学变成了无本之木,语文教学的事倍功半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王力先生指出;“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那么,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最重要呢?应该说词汇最重要。我们读古书,因为不懂古代语法而读不懂,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以语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不是太重要的。至于语音方面。更不那么重要了。”
2、学生缺少相关背景知识,认为文言文内容缺乏时代精神
首先,缺少背景知识难以“知人论世”,使文言文学习成为一种语段分析,语言训练与时代脱节。诚如前面提到的,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用语,所记录的内容包括了古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课文所选的篇章在体裁上多是描写历史人物、记述历史事件的史传文学(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赤壁之战》等),抒发的感情多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如触《烛之武退秦师》塑造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形象;《伶官传序》抒发了对庄宗因崇信伶人而误国的感慨)。这些文章所写的人和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这些文章抒发的情感则令学生难以理解并引发共鸣。
其次,在同一篇文章里,王力先生强调:“学习古代汉语最要紧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观点的问题。”有历史观点,就要让学生在读文言文时兼顾文章的历史背景。当今学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求新、尚美、追求个性的张扬差不多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要求,文言文里的人物按照过去的标准也许是“美”的,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却不是“新”的,而且也不太符合某些现代人心目中的“美”。这样看来,文言文确实不像“动漫”、武侠小说以及MP3之类事物对学生有着先天的诱惑力,它不被学生所喜欢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现在某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受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造成的。文言文课文中所体现的热爱祖国、发奋图强、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坚贞不渝等思想仍是我们今天所宣扬的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只是这些思想平时在课堂上、新闻里宣传得太多,也太沉重,致使学生充耳不闻。于是某些学生便本着快乐原则的要求,主观上倾向于接受不需要太多付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3、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没有实际用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辛辛苦苦地学习,主要动机就是要通过所学的东西来实现自我,很多学生也有类似的学习动机。然而学习文言文似乎很难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与学生交流,并有意识地进行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除了应付中考、高考试卷里的那些考试题之外,在目前的生活乃至以后的生活中没有任何实际用处。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日常生活里,除了一些极特殊情况之外,一般人一辈子与文言文“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连有的学者和教育家对文言文仍然存在于中学语文教材里,而且对“分量不断加重的倾向”感到不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学生们自然也就不乐意学习文言文了。
二、文言文教学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因素
王力先生认为: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考试又要考,于是学习就演变成一种外力强迫下的被动过程,这里固然有众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不尽合理。如上所述,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字词句的知识,而且要背诵很多课文,而背诵现在基本演变为“默写”。加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串译法——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仅重视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致使教学过程失去生机和活力,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1、教学目标不清让文言文教学脱离语文素养目标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对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反复训练,不仅把_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内涵丰富、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且忽视了对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的挖掘,而对古人卓越智慧和博大思想的体味就更无从谈起,这明显有悖于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和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学生文言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初衷。另外,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人过于信奉其“工具性”,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学习上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肢解每一篇课文,大搞考点训练,而视课文的整体阅读为可有可无。教师希望学生能通过习题训练掌握举一反兰的本领,所以存在着重语法轻语感、重分析轻背诵、重理性分析轻广泛阅读的现象。
2、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使教学过程死气沉沉
近年来,语文教改红红火火、轰轰烈烈,而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师逐句串讲词义和汉语知识,学生忙于做笔记。有人称之三弊:一是“繁”,逐句串讲,逢字必讲;二是“偏”,偏重于古汉语知识的传授;三是“死”,因为以上两个原因,导致课堂气氛大多死气沉沉。也有人归纳出三个偏差,一是词语理解求深
求透:二是文句理解求字字落实,愉悦的欣赏过程变成了机械的语言训练,令学生望而生侵;三是语言分析求全求细,课堂内充斥着一大堆名词术语。其结果是教师成了教参的翻译官、传声筒,学生成了教师的收录机、接收器。教师致力地教,学生盲目地学;教师教得迷惘,学生学得糊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抹杀了,主体意识消失了。最终变成了一台会走路的电脑,只知贮存,不知变通。另外,片面追求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缺乏随机性和灵活性,使本应富有创造性和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变成一种格式化和僵化乏味的东西,学生又怎能不生厌恶之情?由于教师积极学生被动,于是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意义学习变为机械学习,学习的效率低下也就很自然了。
3、学习方式失当阻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而目前文言文的学习,被标准化的题目所代替,这是非常可悲的。做这样的题目,只能使学生本来就不高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加弱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靠长期诵读、感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繁琐、细碎的所谓文言句法训练,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那里做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试想一想,现代文在淡化语法,而文言文却在强化语法,这是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张中行先生说:“近年来有不少人设想走近路,办法是以知为本。所谓知,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以纲统目,一通百通。这想得很好,如果真能行之有效。那就更好。但是,这条路像是并不平坦。如所谓规律,即使大家都认为正确,也总是繁琐的、枯燥的。要搞清楚、很不容易。还有更严重的,那就是规律都是概括的,而面对的词句总是具体的。以概括绳具体,就会苦于鞋太大,脚太小,沾不上边。这表现为现实就是,读过一篇,可以用规律的术语说得清清楚楚,如某词是词类活用,某词组是宾语前置等,可是翻开另一篇,常常感到茫茫然。”
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到底是为考而学还是为提升素质与能力作为学习的价值取向?在两种目标的选择中其实就已经预示着文言文教学必然步入考试棒下的机械模式,必然会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以考定学还是以学促考?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文言文发展的趋向。受教学目标的影响,文言文陈旧、老化的教学模式成为社会的垢病,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又何尝不想进行创新?但在指标压力下他们早已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勇气,从而这种创新能力日益贫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诵读能应对标准化吗?在考试综合压力下的文言文学习已蜕变为一种毫无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方式,必然给文言文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弊病。这些,均值得每一个文言文教学工作者深思。
当然,造成现在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从而促进整个语文课改的发展,就成为当前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