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雪》的教学谈课堂生成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2009-03-24杭丽
杭 丽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两个课例,都是关于古诗《江雪》的教学。两节课的结构差不多,都是采取“问题式”教学,先通读全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提问题,然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带动师生的阅读实践。两节课上,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请看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例1:
生:老师,我不明白,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
师:(略一沉吟)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同学有问题?
生:老师,我认为这首诗是假的!
师:你说什么?假的?哪儿是假的?我怎么没看出来呢?
生:你想啊,天那么冷,雪那么大,江面上早就结冰了,他怎么钓鱼呢?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写的是假的。
师(面向全体学生):他们两个问题提得都挺好。这样,你对其中的哪一个问题感兴趣,你就研究哪个问题。同桌之间可以研究,四人小组之间也可研究,自己找要好的伙伴研究也可以。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跟老师一起来研究。开始吧!
(学生讨论)
师:说说你们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结果。
生:我知道这老翁为什么出来钓鱼,因为他家里很穷。
生:他是个钓鱼迷!
生:他刚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上次我外公和外婆吵了一架,外公就出去钓鱼了。
师(面向提这个问题的学生):懂了没有?
学生:懂了!
师:很好,那第二个问题呢?谁知道?
生:我认为这首诗不是假的。虽然天冷雪大,但他可以带一把铲子。掏一个窟窿。然后钓鱼。
师:对啊,你想得真好!(面向提问的学生)假吗?
生:不假。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有别的问题吗?
课例2:
生:天那么冷,风雪又那么大,这个老翁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在这里钓鱼呢?这是否不合情理?
师(若有所思。轻轻地)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
(学生陷入沉思)
师:这里有一份补充材料。是关于柳宗元的生平和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请你们默默地读一读。
(学生默读材料)
师: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每人都有了两个思想。现在,大家先在自己组内交流一下意见。
师:谁有了自己的想法?
生(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他一个人出来钓鱼,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
师:跨越千年,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你这个知音!
生:我觉得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欣赏这美丽的北国风光。
生:我也认为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风雪交加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你是今天柳宗元找到的第二个知音!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应该说,以上两节课上都有“课堂生成”,但是,却不是一样的“美丽”。剖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我发现,教师的素质与课堂生成的效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比较才有鉴别,让我们透过这两个课例,看到课堂生成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课前的精心预设——态度要求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而是和谐统一,只有精心的预设才能孕育出精彩的生成。没有预设,或者预设不够充分,课堂的生成会很可能进入歧途,处于一种无法调控的状态。如前面两个例子,教者l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没有准确的预见,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课堂上被学生问了个措手不及。教者2则不同,他在课前已经预见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某些状况,并认真做了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能够从容不迫,挥洒自如。
课前是否进行过精心的预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态度。良好的备课态度包括耐心地梳理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常常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纳入自己的视野,并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预想解决的方法。良好的备课态度还包括细心地寻找生成的源头和拓展的基点,从各种渠道得来的铺天盖地的信息中细心地筛选,敏锐地捕捉,发现和文本之间存在联系的信息,去伪存真,根据需要适当重组,以一定的方式在课堂中呈现出来,为文本的解构找到催化剂,为解构后的重构找到粘合剂。课例2中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补充材料就是教师耐心寻找、细心选择、精心安排的。
这一切工作,都是在为课堂上有意义的生成打基础,只有当我们以踏踏实实的态度完成上课之前的这些先期准备,才能提高课堂生成的质量,学生才能在深入解构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丰厚的文化底蕴——知识要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教师来说,这“米”就是教师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的这种底蕴和素养决定着他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而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又决定着他的课堂生成能够走多远。缺少文化底蕴的教师,使用再多的技巧也不能隐饰其肤浅,他们的课堂常常是人文精神缺失的课堂,花架子越多,则越显得苍白。
上述两个课例中,都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案例1的合作似乎显得更开放、更自由。“这两个问题你对其中的哪一个感兴趣,你就研究哪个问题,同桌之间可以研究,四人小组之间也可研究,自己找要好的伙伴研究也可以,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跟老师一起来研究。”但是,细细品味后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开放是一种无度的开放,这种自由是一种无序的自由。这主要是因为教者心中无数,信心不足,想借这种“热闹”的“自主合作探究”来填补课堂的空白,隐饰自己的“无知”,结果不但于事无补,而且画虎不成,弄巧成拙。
教师在课堂上举重若轻的那种底气、闲庭信步的那份潇洒来自于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人文视野。要形成这些重要素质,唯一的途径是大量高品位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师要将阅读当成自己的需要,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终会有所成。然后来读《江雪》,头脑中出现的就不仅仅是那一幅“寒江独钓图”,更有柳宗元那“千万孤独”的无奈和无所畏惧的勇敢。经历了大量高品味阅读而形成丰厚底蕴的教师,他本身就是资源,就是文化,他不但能够将课堂生成引向深入,建设更有意义的课堂文化,而且,他可以创造更多的生成的机会,让课堂变成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每一个枝节随时都可能生长出充满希望的新芽。
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
首先,教师要学会聆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而他们却在低头看着教学预案或者其它什么资料,学生说完了,就随便给个“不错”、“很好”的评价。这种做法不但会错过很多生成的机会,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不尊重,甚至让更多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能倾听同学发言的坏习惯,使课堂陷于浮躁。“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课堂生成是师生的互动生成,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生拉硬扯的生成,也不是学生天马行空的随心所欲的生成,教师只有专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话语,才能拥有平等交流的权利,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互动生成的氛围。
其次,教师要学会甄别。不是每一个学生的话语中都可以找到生成的原点,也不是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成为生成的源头。因此,教师要学会判断和取舍。如课例1中,有学生提出这首诗写的不是真实的场景,是“假的”,这个问题本身并不能成为有效生成的土壤。课例l中学生的交流证明,当讨论停留在“真”或是“假”这个层次,生成会显得肤浅而空洞。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不能引发有效生成的“伪问题”适时丢弃。有时也可以从无效的问题出发,顺势引导,为教学找到新的生长点。课例2中的教师正是如此,当学生提出“不合情理”的质疑时,轻轻反问一句:“你觉得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仅仅一步之遥,走出这一步,课堂教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