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
2009-03-23段禄峰张沛
段禄峰 张 沛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但我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较有效率和效益、较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市群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已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7年的44.9%,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今后我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究竟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选择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小城镇,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探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旨在为我国未来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此后逐年下降,到2004年,下降到18.37亿亩,年均减少1425万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不断下降,由1996年的1.59亩,进一步减少到2004年的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我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m3,我国仅为2239m3。目前,我国有300多座城市属于缺水性城市。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330座城市空气进行了监测,115座城市为二级标准,101座城市为三级标准,114座城市超过三级,约1/3的城市空气受到污染。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的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产出,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增长方式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内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相当严重,比国外高出2.2倍,比欧盟国家高出4.5倍,比日本高8倍,比印度高0.3倍。高能源消耗直接导致的后果,即是能源的短缺,“电荒”、“煤荒”、“水荒”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逃避的问题。对于我国城镇发展来讲,最大的挑战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在选择城镇化模式时,不能走大规模蔓延式的发展道路,应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考虑如何减小、节约土地、水、矿产、能源资源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正确认识我国西疏东密的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在我国的城镇发展政策中,长期渗透着城镇布局和城镇发展的均衡论思想。我国在政策上更加强调对于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增加城镇建设的力度,在城镇化战略上表现为“低效的对称”,而很少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等对于城镇格局和结构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荒漠,气候干旱寒冷,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故人烟稀少;东部沿海地区多平原和低山丘陵,气候温暖湿润,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故人口稠密。城镇布局与人口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呈密切正相关关系。推进我国城镇的均衡布局,西部地区城镇数量当然应该继续增加,但主要应是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大省城镇数量的增加。东部地区相对密集、西部地区相对稀疏的多元城镇空间分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将是我国未来城镇布局的正常状态。苛求我国城镇的均衡布局,既不具可能性,也有碍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市群的内涵
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是指在一定距离内可以频繁往返进行商务活动,由一个或若干特大城市为龙头,众多中小城市协调分布,城市间由农田、林地、水面等绿色空间相分隔,通过高效便捷交通走廊相连接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城市群的优越性在于能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并在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过程中,产生功能上的叠加效应。城市群由于有现代化的交通相连接,不会降低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由于是多中心的,可以防止单个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城市病”;由于城市是相对集中布局的,又可以避免分散型城市化带来的土地浪费。在城市群范围内,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小城市为大城市提供功能配套和支持;既保持城市群落中每个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又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与封闭,组成紧密联系的社会经济网络,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依靠经济的、市场的手段来配置资源,减少行政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城市系统灵活而有生命力。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城市群模式
“十一五”规划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明确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确立了未来我国城镇发展新模式。但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不是空间布局的均衡发展,也不是对不同级别的城镇发展平均用力,我国城镇化进程还不具备发达国家水平,还是应以发挥集聚效应为主,构建大城市、大城市群;必须要考虑到地理基础、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实行非均衡、非对称、非线型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打破地区和城镇之间的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城镇之间合理流动,让城镇群成为未来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大城市、城市群的带动下,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应从调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使之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群体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对接、政策制度统一的经济共同体,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要实现由工业生产中心向商贸流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的转变,让全国3%的土地生产出65%的GDP来,以此缓解我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以高速公路为走廊,以港口城市为依托,向粤东、粤西扩展,形成东南沿海巨大城市群,香港将在此发挥国际大都市的职能;长江三角洲将沿长江综合交通走廊向中上游地带延伸,形成沿长江巨大城市群,上海将发挥国际大都市的职能;环渤海城市群将向辽中南、山东半岛伸展,形成环渤海巨大城市群,北京、天津这对组合城市将发挥国际性大都市的职能。美国的三大城市群占全美经济总量的69%,日本的三大城市圈占日本GDP的69%,而我国三大城市群仅占GDP的37.4%,相差很远,远未形成国家财富积聚的战略平台。我国提出到2020年,这三大经济圈要占全国GDP的65%左右,就是说到2020年要赶超世界经济水平。
另外,有条件的区域(如辽东南、山东半岛、海峡两岸、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可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在适宜聚集经济和人口的地区,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为依托,以交通通道为纽带,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群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集聚的城市密集区域,也是支撑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全球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全球城市群的交流、合作。只有大城市才能具备与国际交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只有大城市才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的经济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群。我国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放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寻找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孔凡文,许世卫.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3.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