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昆明,踏浪而来
2009-03-23甘娜张丹
甘 娜 张 丹
昆明市公开选拔的60名挂职副县级领导干部,在结束公示后,陆续走马上任。
官员中年龄最小的赵臻今年24岁,一脸稚气,他拿到了硕士文凭后就遇到昆明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之后通过选拔成为了共青团昆明市委书记助理。而他此次通过公选成为昆明市委办公厅厅务委员。
近期。内地一些地方和部门加大了年轻干部的提拔和使用力度,相继出现了“24岁副处”、“29岁市长”、“80后副厅”等年轻干部,引起社会热议。对于昆明市的这些年轻干部,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呢?
识英雄重少年
很多80版的市民。对24岁就能当副处级干部的赵臻表示出了复杂之情。今年26岁的报社记者贾敏说,这次公示的千部中有一个是以前的同行朋友,作为同龄人,对他们的际遇只能说又嫉妒又羡慕,很难想象昨天还在同一新闻战线上奋斗,今天他就摇身一变成了“七品芝麻官”。
其实,昆明市公开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已不是首次。去年2月,昆明市面向全国公选30岁以下的100名优秀人才到县[市]区或开发区、市属相关部门担任助理职务,并作为县级后备干部培养。同年6月,为了尽快提升其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这100名后备干部中大部分被派到全国招商引资一线进行锻炼。
“年轻”是这批干部最大特点,他们的年龄都在24至35岁之间,有30人是“80后”;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2名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研究生,其余都是大学学历。
作为“人事新政”的内容之一,昆明市从去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县处级年轻后备干部,到现在的60名挂职担任副县级领导的年轻干部,再到全球范围内公选40名年轻经济学博士挂职副县级官员,其中30多名20多岁的年轻人担任副县长、副区长等领导职务。不难看出,昆明市在领导干部配备上正趋向年轻化,并逐步使这种领导干部年轻化成为常态。
年轻态健康品
潘劲(挂职干部)——年轻就是最大优势
“年轻是我们这批干部最大的优势,有活力,有上进心和做一番事业的激情。”生于1979年的潘劲是公示的60名年轻干部之一,此次他挂职晋宁县县委常委。一年多前,他通过2008年昆明市第一批--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考试后在晋宁县挂职一年,任县委书记助理。潘劲坦言:“之前昆明市35岁以下的县处级干部并不多,年轻干部的补充调整了干部的年龄结构,相对而言,这批年轻人从学历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培养和引进,能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
郭红波(昆明市委组织部长)——年轻干部的成长就是应该打破常规
选拔年轻干部是改善干部结构的一项重点工作,昆明市一直有意识地在领导班子的配备上任用年轻人,昆明将逐步使年轻干部进入班子成为常态,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任用抓紧、抓实。“只要有能力,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有多年轻,在一定条件里和一定的基础上,都可以任职。”
之所以采取选拔年轻干部去挂职,就是要在实践中考验他能不能胜任,能不能接受群众的检验,工作的检验。对于这次通过公开招考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我们还会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新的工作,相信他们会尽快成长起来。
媒体资深人士——是十分看好的人事改革制度
“这次选拔出来的年轻官员有三大好处:第一,知识结构新,具有国际视野;第二,年富力强,充满朝气和活力;第三,他们大多在重要岗位上干过三年以上的助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年轻代表着希望,他们必将给昆明这座温吞的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有人喜有人忧
熊思远(云南大学教授)——是用人机制的一种积极创新
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干部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加大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已迫在眉睫,也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往中国选拔干部都是从基层着眼,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来,基层经验丰富,处理实际事务能力较强,但往往是这种基层经验的局限性造成了许多干部见不多、识不广、不能较好地把握全局的情况。目前昆明市正在全力打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家之门”,新昆明建设也在进行中,高学历的年轻干部具有更加先进的思想和国际化视野,更能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公开选聘干部也是用人机制的一种积极的创新性探索,意味着昆明市的干部任用朝着一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透明,更令公众信服。而且公开选拔可以广罗人才,尤其是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选拔进入昆明本地的干部,具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思想,对本地的一些问题可能提出较独特的观点,可加强干部队伍的活力。“加之公选大批高学历年轻化的干部对原有干部队伍造成很大冲击,在带来新思想、新气息的同时也引入了竞争,强化在位千部的危机意识,更加正视自己未来的发展。”
金子强(云南大学教授)——“三门干部”弱势明显
“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势在必行,但要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年轻人有激情、有理想、敢冲、敢闯,这些都是目前许多干部不具备的特质,大批年轻干部上任肯定会给老龄化的政坛带来新的生机,给昆明带来不一样的面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干部提拔过卑、仕途太顺未必是好事。”现在选拔上来的年轻人多数是“三门”干部,即“家门——校门——机关门”,较少在基层接受过锻炼,书卷气浓,对社会认识较为浅薄单一,可能导致工作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情况发生。当然,许多年轻干部可能会脚踏实地边学边干,越做越好;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官场中,面对权力和诱惑,能否经得起考验也成为了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难题。
人才的成长有其客观规律,任何拔苗助长都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危害,因此干部选拔不能一味追求低龄化,要资源合理配置。
云初霁樯橹举
谢春涛(著名党务专家)——避免“降格以求”的消极后果
目前内地在干部任用中出现一种值得留意的片面现象,一些地方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例如有地方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
如果简单地、机械地理解这一要求,把年龄绝对化,唯年轻是用,势必出现“降格以求”的现象,也会在干部队伍中产生“年龄歧视”等不公平问题,影响和挫伤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消极后果不可低估。
陆小平(市民)——不管几零后,为民服务就是好干部当官员光环退却,不再被特殊化、崇高化,而是成为一份普通职业,干部成为普通员工,没有特权,为人民服务才能更好的实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现在年轻干部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支点,一个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当仔细的相马过后,各位年轻的干部要用赛马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一言以蔽之,“不管几零后,为民服务就是好干部。”
干部选拔已经制度化,在激烈的干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绝大部分都是能力突出和有培养潜力的优秀人才。对“80后”崭露头角应该理性和客观看待,既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要给年轻干部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更要给年轻干部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实践是锻炼培养干部最好的渠道。
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曾说过,要用运作一个公司的理念来经营一个城市。无疑,这些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海选出来的年轻干部,就像给昆明打了一剂强心针,年轻的人。年轻的事业,青春昆明正踏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