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中有爱,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2009-03-23赵定红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家庭家长

赵定红

【摘要】家庭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习惯养成等有着巨大的影响,要转化一名学生,首先要从一个“爱”字出发,对症下药,并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家庭教育;习惯;爱

Strict medium have love, overall concern student of development-student growth guidance individual case analysis

Zhao Ding-hong

【Abstract】Family to student good personality of formation, habitually develop etc. have huge of influence, conversion a student, want first from a “love” the word set out, prescribe medicine for specific ailment, and aggressive transfer everyone's noodles of education factor of close match.

【Key words】Home education;Habit;Love

1. 基本情况

(1)何某,男,初三学生。智力水平优秀尤其擅长理科,身体健康,家庭条件优越。其父母均为银行高级职员。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且经常出差在外,很少能够关心和教育孩子,因此,该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该生自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的宠爱中,倍加娇惯呵护,生活上处处有保姆帮忙,从没经历过人生挫折,成长在幸福的温室里。

(2)自初二组班以来,我发现该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毅力较差,依赖性强,学习方面劲头不足,方法欠科学。其性格外向,易冲动,爱讲话。

(3)总之,由于家庭教育不良,过于宠爱,该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2. 存在主要问题

(1)不尊重家长。父母对他的学习、生活寄予很高的希望,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只顾享受而从没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甚至因家长工作繁忙无法照顾他而耿耿于怀。每次家长到校他都显得不耐烦,顶撞父母时有发生,叛逆心较重。

(2)任性。平时在与同学、老师的相处中,个人主义严重,自制力差,遇事易冲动,易与同学打架、争执,人际关系不够融洽。

(3)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尤其是文科。由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怕吃苦,上课经常开小差,自习课、晚修时间爱讲话,自律性差,因此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处于班级倒数几名,在A层中也居倒数几名。

3. 原因分析与诊断 通过对该生的深入了解发现,其行为出现偏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如下:

3.1 家庭条件过于优越,教育松懈。因父母工作忙且经常出差在外,很少与之交流和沟通,平时对他的学习等情况也很少过问。当出现大的问题或错误时,不能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常以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来解决。母亲有时能严格要求,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该生不太服从其教育反而嫌其唠叨产生反感情绪。加之该生从小生活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里,养成了“人人为我”的思想以及许多不良的习惯,出现了种种心理错位的问题。

3.2 情感意志薄弱。该生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不能很好的适应,尤其是A层直通班的紧张的学习节奏使该生明显感觉到吃力。再加上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等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因该生一直在优越环境中长大,没有经历过挫折磨难,意志相对薄弱,因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想逃避,将精力和爱好转移到打球、玩耍上,学习上更加不能积极主动,成绩自然不够理想。

3.3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觉性。该生智力水平优秀,初一时一度理科成绩较好。但随着初二课程的增加,内容增多而抽象,由于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养成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他无所适从,缺乏自学勤奋的精神,学习没有热情,劲头不足,因而成绩逐渐下降,与同学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拉开。

3.4 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该生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因家庭条件优越,家里一直由保姆照料,缺乏磨练,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上课心神不宁,自我约束力差,无心向学,学习上不爱开动脑筋,懒于记忆,为应付老师而抄袭作业,学习效率低下。生活上缺乏处理能力,常因自己的原因而影响整个寝室,故不被同学所接受。

4. 辅导策略与实施 根据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教育,逐步纠正其行为偏差:

4.1 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坚持关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该生的品德、成绩落后是由于长期教育不到位而形成的,也并非一下子就能给予纠正过来。因此,我首先认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该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特征,并通过深入的了解,剖析该生与父母对立,以及听不进老师的忠告等诸多现象,是一种心理错位的体现。我认为,解决心理错位的最好的方法是真诚与关爱。用爱心、耐心、诚心去感染他,教育他,想念一定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会真正的倾听,低下身来和他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获得他的信任,从而真正走进他的心灵。

4.2 营造平等、积极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环境。由于成绩及表现的原因,该生一直在班上难以获得同学们的认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工作中,利用主题班会和交流课时间,多次结合身边的事例有意识的讲一些“成绩差不等于差学生”,“笨鸟先飞,自能高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之类的道理,以激发他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并要求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不能互相嘲笑。提倡“一花独放不是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让一个同学掉队”。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每位同学的努力,除了做好优秀学生的工作外,还利用集体舆论对他提出了要求,要他和大家一起努力,为班集体争得荣誉。同时,我还做好部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都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工作,对他实行“帮带制”,时时给予友好的提醒和帮助。“近朱者赤”,多方面的引导使之始终处于一种上进,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改进。

4.3 多给他体验成就感,培养其自尊、自信、上进的积极心态。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在该生的身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反复不定使教育的难度增大。原来每次和他谈话我都非常亲切,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之改变,但事实证明,每次谈话他都是言听从计,但事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对此我决定采用激励法和激将法,一方面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让他尝到进步的甜头;另一方面,针对他好表现、易冲动的性格,又为他制定了一个个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当每一个短期计划成功完成时就给予他多种奖励,在班级里也极力树立其地位,帮他获得自信自尊。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及时提出一个新的目标,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

4.4 同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在家庭生活中为他营造一种被信任的宽松环境。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为此,我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从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共同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多表扬、多激励,努力营造一种信任、和谐的家庭环境,在注重其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尽量给予精神上的指导和交流。同时有意识的创造一些吃苦的条件,让他在生活的真实的磨练中成熟起来。

5. 教育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耐心教育,该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5.1 严重的心理错位得到初步纠正。该生变得明显懂事多了,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辛苦和关爱,由原来的对立学会了冷静、平等的勾通,尤其让家长感动的是他学会体贴父母,关爱父母。同时,该生和老师之间也建立了一种信任、平等、友好的关系,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

5.2 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转变,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一定的智力优势再加上同学间的督促,以及本人观念上的变化,该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对其产生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5.3 养成较强的时间观念,生活习惯有了质的变化。同以前相比,本期以来,该生在早操出勤以及上课迟到的现象明显减少。寝室内务的整理也做得比以前好了,(生活老师也及时地给予表扬),同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能够宽容、尊重他人,渐渐也有了知心朋友。

以上案例说明,家庭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习惯养成等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往往是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不能忽视。要转化一名学生,首先要从一个“爱”字出发,多关心,了解他;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并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因素(如家庭、同学、科任教师等)的密切配合。只要大家都来关心爱护他,同时从各方面严格给予要求,相信一定会将其转化成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的。

收稿日期:2008-11-13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家庭家长
兄弟让举
家庭“煮”夫
名落孙山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