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抒情

2009-03-23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舒婷朦胧诗爱情观

李 琳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美妙动人的意境。特别是诗歌,它的意境就是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与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谐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舒婷是20世纪70年代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在朦胧诗派中,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很有代表性的,而且产生了较大影响,拥有大量读者。舒婷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条线索。它或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而其中最优美的表现是内心情愫的抒发和感伤与激越情调的共鸣。正是由于这种“共鸣”,这种用心的抒情方式,舒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她那个时代的青年从迷惘到沉思到沸腾的心理历程,并能够超越对一代人生活轨迹的记载,折射出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苦闷和欢乐。正如同她的诗中所写到的:“深入所有心灵/进入所有年代。”

在舒婷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以充满对立的形态出现,展示着悲欢交融的自我。从最初的《致大海》,到社会意识不断增强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再到带有明显自白色彩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诗歌的抒情情调强烈地表现着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当她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时,她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沉思的我”和“沸腾的我”。迷惘,是因为悲壮。多少诗人怀想多少英雄赞叹的大海曾把无数“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和“向天边扬起的风帆”埋葬,但作为“海的忠实的女儿”,她在狂涛中不会后退,而是感奋、欢乐和沸腾。“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当思考自己的人生位置时,她的内心交织着孤寂的痛苦和骄傲:“多么寂寞我的影”、“多么骄傲我的心”。寂寞是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感觉,骄傲,则来自对不肯苟同时潮的自我肯定。

在《落叶》中,作者写道:

“我突然觉得:我是一片落叶/躺在黑暗的泥土里/风在为我举行葬仪/我安详地等待/那绿茸茸的梦/从我身上取得了第一线生机”;“瞬间的感觉往往是跳跃,是闪动,是触发,只有在最有效的那一瞬间,才是属于诗的。” 作者抓住了瞬间的感受,把落叶的伤感最终转化成了“生机”,显示了心理矛盾的激越斗争。

在舒婷的诗歌中,《致橡树》个性鲜明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独到理解,令人耳目一新。这首诗是一篇表达诗人爱情观的宣言。诗人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追求。诗中用比喻的手法,否定了庸俗的爱情观。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攀附,不是单方面的依恋,甚至不仅仅在于奉献。诗人通过象征手法传达心声的抒情方式,用炽烈的语言坦率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情观:相爱的双方应该既平等、独立,又紧密结合,相互依存。表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人格尊严和对真正爱情的执着追求。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中以橡树的“铜枝铁干”象征男性的阳刚气概,以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女性的柔美气质,意象十分优美。诗人以特有的细腻笔触,通过独特的构思,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和理想思考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阅读和欣赏诗歌,要注意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来体味彼情彼景;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的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这样才能在领会诗歌独特的内涵和意境。

语文教学应始终努力追求美的境界,提高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从而不断地充实知识,提高素养,完美人格,最终达到教学中育人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8-10-30

猜你喜欢

舒婷朦胧诗爱情观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北岛《回答》:理性姿态的思考,掷地有声的回答
浅谈朦胧诗语言的空灵性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一路顺风
诗,我喜欢舒婷
远和近
诗人舒婷的育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