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面道德情感:羞愧感和内疚感的重要性

2009-03-23刘梐兰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内疚感负面惩罚

刘梐兰

在我国传统的健康与教育理念中,都认为羞愧和内疚之类的负面情感是培养健康孩子的一大障碍。人们已经倾向于给予孩子过多的理解和同情,让他们免受羞愧感和内疚感的“伤害”。结果是,孩子们变得异常脆弱、自我中心。这种过度的“保护”,其实使孩子失去了很多能够利用羞愧感或内疚感来建立良好道德品质的机会。

羞愧是极端的尴尬,当孩子觉得自己没能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时就会产生,而当他觉得没能满足自己内心的行为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羞愧和内疚能指导孩子忠实于社会道德标准。羞愧远比正面情感更能给孩子留下抹不掉的记忆。利用羞愧感让人产生的情感和认知反应,对改变其行为是很有效的。根据神经解剖学理论,羞愧产生的强烈情感造成大脑登记信息、贮存记忆的正常功能短路,它能绕过大脑的思维部分——大脑皮层,震动大脑的情感控制中心——扁桃核。因而羞愧感能促使人更深刻地认识某一事情,并且是行为改变的潜在动力。因此,任何导致强烈情感的经历都能在近期影响孩子的行为,从长远来看,能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面教育所需时间要很长,但其强烈程度却还不到负面情感的三分之一。

大卫•罗宾逊,是NBA1995年最有价值的球员、古典钢琴家、电脑奇才和社会活动家,他10岁时在一家小商店拿走一块巧克力被父亲发现了,父亲让他去向店员道歉并退回巧克力。店员接受了道歉之后,想把巧克力送给大卫,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并大声说道:“他不能拿,这不是他的。”他回忆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被当成贼站在柜台外的心情。父亲让我看到了我自己不愿成为的那种人,他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从那件事后,我再也不想偷了。”这就是一个利用负面情感教孩子做人的典型事例。如果作为常规教育,最多是把巧克力退回去,对孩子说服教育一番,孩子心理不会牢牢记住这次教训。

根据进化论观点,人类的每一种情感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让孩子对自己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感到羞愧,是一种改变其行为的合理方式。羞愧和内疚之类的负面情感可以有效地用来塑造孩子的道德行为,其对情感和行为的作用,远比正面情感大得多。因为内疚是建立在自我内心标准和期望之上,并非“被抓住”而产生,所以比羞愧更能对人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研究证明,人际间的内疚感(更准确地说是“良心”)在控制孩子方面的作用,远比外部威胁或恐吓要大得多。实际上,当我们激发了孩子的内疚感时,他们内心对社会准则的理解更严格,把自己行为的后果考虑得更严重。例如,当6-7岁的孩子在考试时作弊被抓住,父母问他该怎么惩罚,孩子会眼含泪花,说3个月不玩游戏机,一个月不看电视,并多干家务活,直至学期结束。这些惩罚远比父母想象的要重得多。即使儿童期已过,内疚感仍能有效地影响其道德行为,而其作用远比害怕惩罚要大得多。

羞愧感和内疚感虽然是与自豪相反的负面情感,但它们是以正面的道德情感,如爱心、同情心等为基础的,能够引起孩子强烈的情感反应。从长远来看,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根据情商的观点,适度的负面情感经历对孩子是有益的。

我们既然承认羞愧和内疚等“负面”情感是孩子情感生活中正常且有利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它们,来培养有道德、有爱心、诚实、正直的孩子,同时又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呢?以下是几条建议:

(1)对孩子错误行为的批评或惩罚,家中所有成员应保持前后口径一致。在一件事上不能有的批评、有的袒护、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教育上的不一致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不能形成是非标准,对孩子成长不利。

(2)当孩子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时,你的反应应比平时激烈。请特别注意,这种激烈表现在对本件事上,要使孩子了解被伤害人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影响,使孩子产生羞愧感和内疚感。在惩罚他的同时,也不要害怕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如果这种情感让孩子不安了,也不要很快安慰他。这次让他内疚,下次他就不会再这样办事不加考虑了。

产生羞愧感和内疚感的心理基础是孩子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不仅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因此,父母可以利用给孩子读故事、看电视节目等机会,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从而让孩子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体会别人的痛苦,理解、尊重、关爱别人。

(3)重视道歉。不要看到孩子有了羞愧和内疚的表情便不忍进行适度的惩罚。我们的父母往往在让孩子道歉或给予惩罚上变得“心太软”。务必让孩子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道歉。对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提出惩罚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这种办法能刺激孩子对自己产生较高期望,并努力实现这些期望。

(4)要仔细分辨孩子的道歉是否发自内心。如果发现孩子只是在敷衍您,不要轻易放弃,应努力促使他产生情感上的反应。

我有一位朋友,孩子8岁了,可孩子对父母的态度非常地不友好,比如让他收拾一下桌子,准备吃饭了,孩子会很牛地回答:“我现在不想收拾!”我的这位朋友就让孩子写下“我要尊敬父母”的字样,每次态度粗鲁时,便拿给他看,并且重犯一次,多写一遍,如此继续下去。孩子每次被罚写时情绪都非常大,可到了第九次,他写到一半便哭了起来,内疚地低下头。这时,家长非但没有安慰他,而是让孩子继续写。从那以后,他的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对父母变得尊敬、体贴了。

总之,父母们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正面为好”的思想,虽然也许利用负面情感会使家长们感觉不舒服,但你必须相信:羞愧感和内疚感等负面情感不是坏的情感,只要恰当使用,便能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有道德的孩子。如何恰当使用羞愧感和内疚感,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而定。对孩子的心灵给予美的启迪,对其行为施以文明、道德的教育,这是父母的天职!

收稿日期:2009-01-18

猜你喜欢

内疚感负面惩罚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Jokes笑话
拆屋效应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内疚也是病
做平等父母,勿道德绑架
真正的惩罚等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