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余光中的《乡愁》
2009-03-20徐树忠
前段时间有幸教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作《乡愁》,这首诗人文气息非常浓郁,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距今已有三十多年。本来我觉得面对的一帮“不识愁之味”的学生,教读这篇文章会有一些难度,然而,事实上那股令人揪心的乡愁不但没有渐渐淡去,反而越来越浓,好似一坛陈年老醋扑面而来,产生了心灵的共鸣。笔者认为传统主题能产生如此效果应归功于余光中先生诗歌的“浅易”的特点,而《乡愁》又具体体现在了以下三个方面:
1.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恩等等,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那时候,让他企盼,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正如他在《梅雨笺》里所写: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烙印。又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所说:“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父母迁居香港,后又去了台湾读书学习,1956年结婚,1958年去美国留学,并任客座教授,身在异国,心在家乡,手里摆弄着那一张窄窄的船票,怎能不油然而生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和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一样也是一个大孝子。1958年7月母亲去世遗体火化,那骨灰盒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薄薄的一层水泥板,内外相隔比千山万水更遥远,这是一个孝子的乡愁让他抱恨终天的一方坟墓。正如余光中先生在《招魂的短笛》中所说:“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头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曾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中年以后,渐渐懂得了世事苍桑,于是雄心消泯,有了叶落归根的愿望,故国故园故乡便频频入梦,然而这一愿望,迄今尚未实现,遂将各种愁思寄予那一湾可恼的海峡。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次将他浸润。
余光中先生的厚积薄发合成了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3.巧妙的构思中表现出了跌岩起伏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吸收并传承了我国《诗经》的艺术精华。四个独立小节基本均衡对称,每小节之内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变化的结构美;每小节里面都有“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等迭词重句,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数量词在同一位置的巧妙运用,既表现出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音乐美,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曲折,如泣如诉,恰似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的波涛,这恰与作者精心选取的四个抒情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相吻合,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过程。
另外诗人还有意识地通过“邮票”的“这头”到“那头”,“船票”的“这头”到“那头”,“坟墓”的“里头”到“外头”,“海峡”的“这头”到“那头”,为读者创造出了一种时空感,让人感到了弥漫于整个时空中的愁思的浓度,以引起强烈的心灵共鸣。
徐树忠,江苏江都市丁伙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