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辛《又来了,爱情》的创作意图

2009-03-20王向丹

文学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莱辛朱莉萨拉

《又来了,爱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晚年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有两条平行线索,讲述了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位女性。一位是朱莉·韦龙,19世纪法国殖民者种植园主生下的私生女的情感生活。小说中另一位女性的故事却因朱莉·韦龙逐一展现给读者,形成了小说中的另一条叙事线索。主人公——65岁的萨拉是一位编剧,在她准备把朱莉的故事搬上舞台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先后卷入了两场爱情漩涡中。她虽然像年轻人一样有强烈的爱情渴望和爱情感受,但却因为年龄的阻隔备受爱情的折磨。

在莱辛的笔下,朱莉的爱情苦酒可算作是萨拉欲爱不能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叙事线索,读者通过萨拉的视角身历其境地体验了这种与欲爱不能的感情经历,也让我们不得不从中审视一下爱情与年龄衰老的复杂关系带给老年妇女生活的困扰。

一、萨拉的欲爱不能

创作生涯漫长的莱辛在她各个时期的作品中,“不断地为处在边缘地位的有色人种、女性、老人、弱者的权利呼吁,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睿智的辩证思维方法始终贯穿在她的整个创作生涯中”。[1]这一次,她又将自己的敏锐视角转移到了他人甚少涉足的老年妇女的创作主题上。

一直以来,老年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饱受着巨大的痛苦。由于生理机能、感觉系统、认知等诸多的变化使得老年群体在与外界接触时无意中影响他们自身的内心情感,从而会直接地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人们也逐渐对老年妇女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偏见,认为她们在身体健康出现滑坡的人生阶段中,对性爱失去任何的冲动和能力,因而无意识中就残忍地剥夺了她们爱与性爱的权利。

主人公——65岁的萨拉在守寡的二十余年中,虽然顽强拼搏并最终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强者,在人们的眼里,她应该没有任何的欲望,爱与被爱这样的情感缠绕也不会在出现在她的生活里,甚至就连萨拉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认为她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没有波澜,平静而单调;但面对两次突如其来而又欲爱不能的爱情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情感上的软弱。

当她“听到自己被人爱上了,就迸发出热情的火焰”,[2]“全身立即充满着最可怕的欲望”。[3]可这个26岁的年轻小伙子——比尔的爱情也让她痛苦不堪,于是她极力地挣脱并回避。她宁愿使自己“不愿意想这一类事情”,[4]而一再地告诫自己“很久以前就已经关上了这扇(爱情)门”。[5]面对爱情带来的痛苦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她逃避着自己把这种“关系看做是对待一个喜欢的孩子一样”。[6]这种痛苦和逃避与其说是萨拉对于晚年生活的自己丧失了信心,倒不如说是现实生活剥夺了她爱与被爱的权利。因为她认为自己“与一位毫无共同之处的英俊少年相爱是不可能的”[7],年龄的悬殊让萨拉的现实爱情和理想爱情之间产生了那样大的距离感,她逃避了;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她才明白“陷在一个被剥夺了爱情的沙漠中是什么滋味,还有,不知不觉很快就陷入老年时期,这又是什么滋味。”[8]至此莱辛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老年妇女欲爱不能的情感画卷。

比尔的爱情打破了萨拉二十多年来没有波澜的感情生活,也让她知道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因此在面对亨利的爱情时,她显得成熟而勇敢得多。虽然他们的爱情仅仅限于眼神的交流,但她却能在其中享受到这份爱情给自己带来的一点点愉悦。她也在一点点地把自己深藏多年的感情拿出来重做审视,有意识地重新探寻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人生中爱情的位置。就像她的内心独白所质问的那样,“很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得很好,看怎么突然我因为渴望而病倒——为了什么?是因为被剥夺了什么东西吗?”[9]与亨利的爱情即使能够让她接受老年生活的感情归属,但最终也因为年龄的差异不得不放弃爱与被爱的权利。在再次痛失了爱情后,“在她的日记中,每页都写满了这样的标题:空虚、痛苦、难以负担的沉重、无边的悲伤……”[10]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莱辛通过对萨拉生活经历与比尔和亨利欲爱不能的感情经历的细致而生动地描写,让我们第一位置地感受到萨拉的寂寞、痛苦与挣扎,从而最终与萨拉一起意识到老年妇女的情感生活对于她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中老年妇女的情感设置

萨拉的情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65岁的老年妇女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时的无助与迷茫,让我们看到了老年妇女在被剥夺了爱情的沙漠中的困境,也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空巢老人的情感生活是何等地单一。但这些并不是莱辛欲表现老年妇女生活这一主题的全部,作品中在设置老年妇女情感生活时,莱辛有意无意地刻画了安妮的懦弱和伊丽莎白畸形的情感生活,再一次展现给我们另一片老年妇女情感沙漠。

安妮,萨拉弟弟哈尔的妻子,由于在家庭中没有独立经济的地位,她对丈夫惟命是从。因此,虽然哈尔自以为是,一味索取,但安妮却认为自己照顾家庭、做出任何牺牲都是天经地义的。在对女儿乔伊斯的抚养教育问题上,即使安妮表现出极大的母爱想亲自照顾乔伊斯,换回乔伊斯对生活的信心,但由于哈尔的反对,安妮却始终不敢接乔伊斯回家。中老年妇女经济地位的缺失直接表现出家庭地位和家庭情感的缺憾,让我们再一次接触到了她们情感沙漠的干枯,也让我们再次陷入了对她们生活现状的深深忧虑中。

作品中的另一个人物——伊丽莎白,年轻时的造化弄人让她嫁与斯蒂芬,然而婚后的生活让她无法得到自己梦想的爱情。斯蒂芬对生活在19世纪的朱莉的痴恋,让她尝尽了婚姻感情的冷漠,她在无望中将自己的感情转向了女管家诺拉。伊丽莎白畸形的情感生活乍一看让我们触目惊心,可这背后却隐藏着丈夫情感的背叛和饱受着冷落的婚姻生活的现实。她无法面对社会对丈夫背叛、婚姻失败的偏见,因此不得不与丈夫保持着“好朋友”的关系。

由此,莱辛再一次通过对作品中安妮懦弱的情感生活和伊丽莎白畸形的爱情选择等情感设置,揭示了中老年妇女情感生活的社会现状,发人深思;表现了对中老年妇女全面而深切的终极关怀。

三、创作技巧

莱辛对中老年妇女情感生活的关切不仅仅地表现在对她们入木三分地刻画上,作品中精湛的创作技巧更能突显其作品的创作意图,展现莱辛高深的创作才华。

作品中莱辛大量的插入了许多萨拉的内心独白、个人反思和日记选段,这些使得读者第一时间、第一位置地了解萨拉对爱情的渴望,但内心却痛苦万分又百般无奈的矛盾情感。与《金色笔记》相比,《又来了,爱情》的文字更加简约质朴,文字中传达的情愫显然构成了这部小说最动人的部分;其实这部小说的结构也并不复杂,阅读起来也不像《金》那样费神。但创作主题的深刻内涵却蕴含其中。“一切意义均在其形式中”[11]结构的简约正是小说中以萨拉为代表的中老年妇女情感生活的艺术外化,她们单一无味的生活、没有波澜的情感缺失在简约的结构中显得尤为引人深思。此外,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整个小说标题中的“爱情”一词使用了英语小写字母,反映出了萨拉对于爱情可望而不可即、万般无奈的心情。

综上所述,作品中莱辛通过萨拉这两次欲爱不能的感情经历、小说中老年妇女的情感设置、创作技巧等来揭露老年妇女被社会剥夺爱与被爱权利的生活现状,体现其创作意图,从而引发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爱与性爱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都是人生的最基本权利,是完整人生的基本追求,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并享受这一权利。现实社会中的老年妇女不仅仅需求物质上的充足,也需求精神上的满足和爱与被爱的权利!

注释:

[1]-[10][英]多丽丝·莱辛,瞿世镜 杨晴 译。《又来了,爱情》。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P.11、P.112、P.112、P.101、P.101、P.102、P.113、P.151、P.229、P.324。

[11]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Gale Research Company, Michigan,1988,Vol.15,P.280。

王向丹,辽东学院英语系讲师,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莱辛朱莉萨拉
失败也是收获
信猫萨拉的小纸条
萨拉的烦恼
一颗水晶球
Vikor methods basic in risk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enterprise in Yemen
铁母鸡
杀人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