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与提炼

2009-03-20唐家森

文学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流水账钓鱼农村

董 锋 唐家森

现代农村初中大都实行寄宿制,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与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文化信息量偏少,活动方式单调,所以我在作文教法中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到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确实,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地“挤”。其结果是他们写出的作文大多数还是语言干巴,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大相径庭。其实,在广大的农村,作文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师如果能积极开发出农村作文教学的宝贵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不断地去积累素材,创建自己的素材库,写作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一、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中国有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首先必须要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著名文学大师郭沫若对积累与写作的关系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说:“蚕吃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牛吃草而出奶,树吸脂而产漆”。没有原材料的积累而去盲目写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作文时“材”源匮乏,无从下笔。为了完成写作任务,瞎编乱造,缺乏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农村学生怎样才能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呢?

1、观察田园风光之美。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他们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春之绿、夏之花、秋之果、冬之雪。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写作素材。教师要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触景生情”。把这种情景引进学校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丰富人文风情。广大的农村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文化悠久,独特的地域风土人情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了解感受当地人文风情,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1)感受乡情。农村朴素的劳动人民憨厚、淳朴、真诚,相比城市里的市民,农村人更注重相互交往和互助,小到为别人看孩子、调解纠纷、帮抢农活,大到架桥修路、集资办厂、外出创业,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搜集素材,鼓励学生将这些素材引入习作中。

(2)了解乡俗,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教师可以利用重大的节庆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风俗,探究民俗的来历、演变,捕捉其中有趣的故事。如一位学生把我们农村过除夕贴对联时的风俗写得活泼有趣。

贴对联,妈妈贴我指挥。妈妈经过我的指挥把春联贴得正正的。接着妈妈把一个“福”字倒贴在门上,我一看急了,冲着妈妈喊着:“妈妈,‘福字倒了!”。妈妈高兴地说:“福到了!福到了!这不,要过新年吗?福就到了。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3)体验生活。农村的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写一些家里养的猪、喂的鸡,可以写一些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一些农田里人们劳动的场景。这是他们写作基本的素材来源,也是农村学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底蕴。假如写一只鸡的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鸡的大小、羽毛的颜色、鸡吃食的样子、鸡打架的架势、鸡下蛋的情景,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去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如果每天让学生把经历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那些事是有价值的,哪些事是没有价值的。写作就是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虚无缥缈”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真事、叙真情就是生活中的真正作文。

(4)体察乡变。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农村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精神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观察、访问、实地查看等,了解和感受这些变化,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习作开拓广阔的空间。

(5)品味语言。农村的语言很质朴,也很丰富。如在农村广为流传的谚语、惯用语、甚至还有一些专门术语。学生若能在写作时吸收语言的精华,必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头伏萝卜二伏菜”等,还有很多形容人性格特征的一些惯用语,如“炮筒子”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作势的人。

3、感受生活的乐趣。农村孩子的生活较之城里的孩子,多了几分自由和快乐,天地更加广阔,生活更加惬意。农村学生春天可以到野外放风筝、挖野菜,夏天可以到河里去捉螃蟹、逮小鱼,秋天可以到田野里捉蜻蜓、摘野果,冬天可以打雪仗、到山林里逮兔子,真是其乐无穷。例如写《钓鱼》为题的文章,农村的男孩子大都有钓鱼的经历,教师如能适当引导,学生就能写出不错的作文。如“钓鱼前,你和谁钓鱼?”“你做了哪些工作?”“到了河边你做什么?别人在干什么?”“你下钓之前要做什么?下钓后出现了什么现象?”“钓鱼时你心里怎样想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在脑海中就会想象出钓鱼的情景,在写作时就会感到言之有物。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瞬间,学生就会从这些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二、学生作文素材的提炼

学生积累了素材,还远远不够。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提炼,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操作。

1、记好“流水账”。作文写作最忌讳“流水账”,但作文素材却又依赖于“流水账”。“流水账”就是让学生把一天中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整理一下,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用一段话记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事情记得越多越好。可以记一天里自己做的或看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可以写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可以描写看到的一个场面,可以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可以记录一个自然现象,当然也可以是“一段精彩语句、一个奇思妙想、一处迷人景致”。这样记“流水账”其实也是一项最基本的作文行为。从技术上讲它的难度并不大,因此容易吸引学生广泛参与。长期这样记“流水账”可以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去观察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并觉得他们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可以写下来的。

2、建好“明细账”。一个星期下来,学生的“流水账”肯定记了不少事。这时,就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把这些“流水账”理一理,挑两三件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或最感兴趣的事,做一些回忆与联想,添上“事情经过”、“人物言行”、“天气情况”、“个人感受”、“事物变化”等元素,把这些素材记得明白些、详细些,形成一个“明细账”。应该说这时候的选、加工、处理、提炼素材的过程中,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品味出了作文素材的“真味”,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与平易,使他们认识到作文就存在生活中,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作文的距离。

3、入好“分类账”。一个月下来,学生大多数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文素材,为了存取方便,还必须要搞好“分类账”。初中生作文大致可以分为写人、记事、状物、写景、说明、见解等几个类型。写人篇可记载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等;写景篇可记载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等;状物篇可记载为趣事、喜事、难事、伤心事、教训事、体验事等。总之分类的原则是“学生自主、查找便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选材、鉴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作文的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农村的学生并不笨,教师只要恰当地运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农村广阔的作文教学资源,尊重农村学生特有的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董锋,唐家森,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中心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流水账钓鱼农村
怎样避免流水账?
拒绝“流水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钓鱼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不要害怕记流水账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
第七章去泥盆纪钓鱼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