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词的感伤意蕴
2009-03-20杭勇
杭 勇
晏几道是北宋中后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中充满了浓厚的感伤情绪,感伤是他词的情感基调。人类的情绪有许多种,感伤是其中的一种。感伤本质上是一种心境,是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时的一种负面的主观体验,它表现为一种弥散而持久的忧伤与无奈,源于人类无法超越生存境遇的生命体验,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普遍情绪,也是文学表现的一个基本传统。[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是晏几道词中的名句,“彩云”是美丽的,但同时也是易散的,“彩云易散”正可以概括晏几道词中这种“无法超越生存境遇”的“忧伤与无奈”的感伤情绪。
晏几道词中感伤情绪的内涵主要是对恋情易散的感伤。
晏几道曾在《乐府补亡》即其词的自序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晏几道与朋友沈廉叔、陈君龙家的四位歌妓交往甚密,在他的恋情词中屡屡写到他与这四位歌妓的交往。如“凭谁寄小莲”(《破阵子》)、“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虞美人》)、“记得小苹初见”(《临江仙》、‘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虞美人》)等等,在这些词中小晏记述了他与这四位歌妓之间相依相恋的深情。然而这样的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朋友沈廉叔去世、陈君龙病瘫在床,四位歌妓流落民间。这就使得他们的恋情因人各一方、不得相见而被迫中断。这样的经历留给词人的便是对恋情易散的深深感伤。这也成了他恋情词的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小晏的一首代表作《临江仙》为例来说明: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小晏的代表作之一,它十分出色地表现了词人彩云易散的感伤情绪。彩云很漂亮,但转眼就会消失。红颜多薄命,当初绚丽如彩云,然而她们的转瞬即逝也如彩云。这就是这首词中彩云易散的含义。他所追忆的往事和旧情,在词中仅以三句话表现出来,即:“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而全词的其他七句,则集中力量来刻画词人怀旧的感伤心情。它们先从眼前写起:“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两句,一上来就给人以人去楼空、往事如梦如幻的惆怅之感。接下来的一句“去年春恨却来时”,意思是这样的惆怅之感由来已久,言外之意是指今后仍将年年随春来临。而在无可奈何之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词人只能在落花微雨、新燕双飞的背景下独自咀嚼着这份黯然神伤的情怀。下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伊人早已像一缕彩云那样逝去,只剩下当年曾经照耀并伴随我俩的一轮明月,还冷清清地孤独地高挂在天空。红颜薄命,小苹当初虽然绚丽如彩云,但她的突然消失也像彩云。词人通过这段悲欢离合的恋情遭遇,写出了对自己确实经历过的某段旧日往事的追忆和感伤。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这首词中还寄托了比恋情更加宽泛的人生感慨,那就是:人生聚散无定数、美好愉快的时光很快就会消逝,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追忆和感伤。关于这一点近人夏敬观就有较深的揭示:“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手评《小山词》跋尾)他就透过小晏词中的恋情描写,揭示了其词中所蕴含的感伤之情。这首词就典型地体现了小晏词中蕴含的这种感伤心态。再如《鹧鸪天》、《生查子》等词中也都表达了作者对恋情易散的感伤之情。
晏几道词中感伤情绪的内涵除了对恋情易散的感伤外,还有对青春易逝的感伤。
青春是易逝的,敏感的词人不仅觉察到了这点,而且写出了自己深沉的感伤之情。如“年光玻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御街行》)“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玉楼春》)“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怎奈朱颜不耐秋”。(《鹧鸪天》)等,这些词句体现了词人“怎奈朱颜不耐秋”的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
小晏词在对青春易逝的感伤中除了对光阴消逝本身的伤感外,还包括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如这首《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这是作者在异乡为小官时作的一首重阳词。开头两句点明深秋季节。后两句借重阳饮酒进入个人身世的感慨。作者客居他乡,心灰意冷,本无意于“绿杯红袖”,但主人的热情使他有重返故乡的亲切感。下片前三句承接此意。接下来“欲将沉醉换悲凉”一句中的“悲凉”二字道出了作者身世凄凉的苦况和内心的感伤之情。在这种“无法超越生存境遇”的“忧伤与无奈”的感伤情绪中,作者叮嘱自己:“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词中这种感伤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梦境来实现的。他曾在《小山词》的自序中说:“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他的《小山词》里,“梦”字竟出现六十多次,从时间来看,梦有“梦前”、“梦中”、“梦后”、“梦回”等;从季节来看,梦有“春梦”、“秋梦”等;从特点来看,梦有“虚梦”、“残梦”等。在这些五光十色的梦境中词人展现的是他内心凄凉而感伤的情感。如:“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蝶恋花》)“金风玉露初凉夜,秋草窗前,浅醉闲眠,一枕江风梦不圆。”(《采桑子》)“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在这些梦境中,词人抒写的是“惆怅”、“消魂”、“愁肠”和“梦不圆”的感伤、痛苦的心情。
晏几道词中这种感伤情感的形成主要基于他的出身和经历。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少年时期曾经过着“《水调》声长歌未了,掌中杯尽东池晓”(《蝶恋花》)的享乐生活。但好景不长,随着父亲去世,家境日衰,他不得不混迹官僚下层,后来又因受牵连入狱。生活由“小康”到“困顿”的巨变,使作者倍感人生的多变和世态的炎凉。但在这样的人生困境中,他并没有“一傍贵人之门”(黄庭坚《小山词序》),“他不满意眼前的现实,他要追求他的理想王国,但他又分明知道,他的理想王国似乎只能存在于‘华胥世界之中,能够无拘无束地驰骋的也只有自己的梦魂。于是他反复地咏叹自己的梦境。”[2]显然,伴随他的便是这种凄凉的心态和伤感的情绪。
词作为一种抒情诗,它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性。这种情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清代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曾云:“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3]即社会阅历和自身经历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基础,更是作家情感的来源和基础。小晏亲身经历了人世的艰辛和困苦,感伤之情普遍而深刻,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可靠、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小晏词中的感伤特别情真意深。黄庭坚说小晏词“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王灼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冯煦说:“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可见小晏的这些感伤词不仅有其深刻内涵,而且还有感人的独特艺术魅力。这也正是小晏能成为北宋时期一位有独特成就的词人的重要原因。正如陶尔夫、诸葛忆兵先生所言:“他(晏几道)的词,就内容而言,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向水平面的宽广方面发展,而是沿着内心感情的垂直线向狭深的方向开掘,因此,他是北宋有独创成就的纯情词人。”[4]
参考文献:
[1]参见彭红卫.感伤体验的诗化表达:论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感指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
[2]刘逸生.宋词小札,香港中华书局,1981:103.
[3][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
[4]陶尔夫 诸葛忆兵,北宋词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3.
杭勇,男,大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