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
2009-03-20梁艳
梁 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实践中,我们构建了“生成问题→阅读求解→拓展再疑”的教学模式,收效显著。
一、生成问题。
1、教师预设问题。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现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想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思考教学的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解决问题及进一步学习服务。
2、做好“问”的示范。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学生问“问题”的方法,也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
3、切中问题的角度。A.从课题入手质疑。B.从重点词句入手质疑。C.从重点段落入手质疑。D.在矛盾处进行质疑。
二、阅读求解。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有但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和拓展思维,提高其思维品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下面三种方法释疑:
1、找。对于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通过查找阅读资料和工具书,通过思考或在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自我释疑。在预习时,学生有不理解的生字词,可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疑难。对课文内容中疑难的地方,可通过多读几遍,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确实解决不了,再请教家长或周围的人,或在老师讲课时认真听讲,让老师帮助释疑。
2、读。以读为主,在读中释疑,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需要学生多读,在教学中,要“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变听懂为读懂,使问题在读中得到理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中得到有效的发挥。A.边读边想:读一句话想想这句话讲什么,读完一段、一篇时要想想这一段这一篇连起来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方法和道理,这样才会不断进步。B.多读多想:碰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可能就会读懂。读到自己喜欢的词句,可以用多种方法理解意思,体会含义和内在感情。南宋巨儒朱熹说过:“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有得耳。”可见,自古至今,“读”都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读”也是释疑的一种好途径。
3、议。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在教学上,他提出“应提倡用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者辩论活动,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活动,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又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讨论求解按“个体学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这样三个步骤进行。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伙伴。
三、拓展再疑。学生在解疑后,往往有一种胜利的满足感,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永不知足,不安于现状,才能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上不知足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飞跃,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延伸、拓展中再质疑。如《画杨桃》在学生明白道理后,让学生比较判断:(1)“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那样的东西,画对了吗?(2)杨桃就是五角星一样的东西,对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知识,这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怎样才能看到杨桃的真面目呢?生活中的事物、人物、事情怎样看才能看得真实、全面呢?这样引导学生激烈的讨论,老师及时点拨,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并进一步完善,使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看到的样子不同;要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不仅要勤学好问,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全方位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梁艳,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