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和途径

2009-03-20余世锋傅晓辉

文学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协作信息技术能力

余世锋 傅晓辉

自主学习历来是人们取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自学成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比比皆是。恽代英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曾指出必须打破忽视自主学习的“学牢”式学习方式,倡导“自由研究”即自主学习,希望人们把课堂扩大到图书馆以至整个社会,把整个人类科学文明的沧海作为自己自由翱翔的天地。显然,这个见解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为自学青年的题词中写道:“任何时候总是以在工作中学习为主。因此,自学是一生最好的学习方法。”确实,现在的世界发展一日千里,新信息、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不断学习和自主学习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处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自主知识更新已经是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军校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自主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有效的获取信息,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学会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归纳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

何谓自学能力?简言之,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与国际性的终身教育思潮一样,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自觉学习,掌握能够适应今后生存发展的必备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学生获得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对象加以主动积极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成才的重要途径。为使学习取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自主学习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主动原则。主动,主要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自学的意义,能主动、自觉地去读书,能科学地自我组织学习。主动,是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关,是基础,也是关键。不仅如此,自主学习不但要主动而且要能动。能动应变能力是自学能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能动,是指自觉努力,积极主动;应变,是指对付突然发生的情况,对付意料之外的问题。

独立原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重要的是应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思考与狭义的思维是同义词,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展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与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独立性,就是通常说的批判性,其特征是反对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学习中常常不满足于释疑,而是不断进行质疑,于无疑之处生疑。独立思考能力是构成自学能力的核心内容。

控制原则。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进行调节、控制的意志能力。自学能力的情绪要素的优化与自学能力的智能要素的优化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能够用规范的标准和道德要求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自觉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克服自身的盲目冲动,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全面发展。大量数据表明,自学习惯较好,学习计划性强,持续时间较长,不仅提高了智商指数,而且情商指数也有提高,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新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能力。真正的学习不仅是创新的基础,而且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因此,自主学习者要注重培养创新学习能力,更新学习的观念,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创新的学习。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其特征是:积极的求异性、洞察的敏锐性、灵感的活跃性。在创新思维中,想象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性的想象,是不断改变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思维以独特的形式。

健康原则。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上,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成灾。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网络对我进行攻击和煽动,国内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垃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为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引导原则。引导原则指的是教育者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重要原则。我国古代、近代、现当代所有有见识的教育家都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孔子到叶圣陶,无一例外。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强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方向不断进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更新,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一个拥有良好自学能力的人,能够在走出校门以后,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学习,他们知道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并能在短时间里获取知识。但是,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又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呢?

首先是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进行自主学习。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展望新世纪,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可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网络的作用非常重要。网络搜索是自主学习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nternet上搜索。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信息量大,角度多,知识更新快,所以学习可以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且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必须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有效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不知不觉锻炼了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和虚拟大学进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使教育和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流遍全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和虚拟大学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能力,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学习,从而利于人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和虚拟大学已经可以方便地听取世界高水平教授的课程,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成为可能,自主学习更加方便。

第三,协作学习。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广大学生大部分可能是个人学习,但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提倡互相交流信息、互相取长补短、互相鼓舞士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当今世界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成为了可能。

基于互联网络时代的协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习、由学生协作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协作学习和个别学习相比,有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协作学习可以彼此交互和合作,从而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地理解与掌握。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停地进行角色变换。发问、解释、协助、评价,学生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能使学习者提高知识和能力,而且对于他们以后的社会交往,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科学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已经站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能感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影响和冲击:知识经济、数字化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学习化社会、人才竞争、终身教育等。而且随着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国际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有效的获取信息,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风气,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拓型人才,是我们必须面临的而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余世锋,傅晓辉,军事经济学院人文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协作信息技术能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