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解读文本 提升教学品位
2009-03-20郑爱芬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无独有偶,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也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因此,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准确、丰富、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文本解读,成为制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精彩与否的关键因素。那么该如何合理地建构文本,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少些凝重的共性,多些灵动的个性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度挖掘文本潜在的内涵。
小学语文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它们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丰富的语言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善于挖掘文本潜在的内涵,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担负起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重任,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品、深邃的思想、美好的情操和文学作品在表述方面的独特之处。
去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组织的一次“磨课”活动,聆听了倪老师解读国标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受益非浅。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林肯,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倪老师让我们从林肯演讲的三句话入手,联系上下文进行品读。我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仅限于表现了林肯的自尊与机智。她听了我们的发言后饱含激情地指出:
“‘父亲的手艺无人能比,可见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创造劳动的价值,就是伟大的!林肯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敬意,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对普通劳动者表现出的最崇高的敬意!”
“这三句话不但体现了林肯精湛的演讲艺术,还体现了林肯做人、做总统的的高超艺术,甚至展示了林肯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第一条就是‘仁爱,而‘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尊重人,重视人,同情人,关怀人。林肯‘对一切人宽大仁爱,所以,他当之无愧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是‘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人!”
如此透彻的理解顿时让我们豁然开朗,佩服有加,《鞋匠的儿子》这一文本的价值也顿时得以提升!可见,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应在大量占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方能在课堂上成竹在胸,驾驭自如!
二、吹尽黄沙始得金——潜心探寻文本的语言魅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更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置身于繁花似锦中,与主人同呼吸,共命运!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品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的过程,不愧为品味语言魅力的经典之作。他首先让学生将“我的母亲”提前反复读,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作者将“我的母亲”置后的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特殊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现在的背、脸、眼睛和曾经拥有的背、脸、眼睛,在对比想象中感受母亲的辛劳。最后,通过追问引领学生朗读教师出示的文字,学生由衷地体会到母亲为“我”倾注的深情。王老师让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在现实与想象、内容与形式之间不断走进去,迈出来。读中想象、对比朗读、带词入句朗读,几个环节下来,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隐含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慈母情深,品味了语言的无限魅力,足见语文名师的深厚功力。
正如王老师所说:“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全部的感动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语言魅力,然后通过有效的训练和运用,将他人好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元建构文本的教学价值。
作者在写文时确实有他的立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文本有如一座景区的风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语文教学对话展开的基础,教师如果对文本的解读是同一的、共性的,也就会使教学基本上画地为牢,丧失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个性。如《蚂蚁和蝈蝈》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蚂蚁在夏季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蝈蝈嘲笑蚂蚁。第三自然段讲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本文篇幅虽短,却富有教育意义。我在一次公开课中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赞扬蚂蚁的勤劳的美德,明白劳动的价值;二是批判蚂蚁懒惰、不愿共享财富、不愿帮助别人、没有“集体主义”的观念。两个角度一正一反,一褒一贬,引导学生学会辨证思维,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给予是快乐的》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教学时,我曾组织学生对“保罗、男孩、弟弟三人,谁是给予者?谁最快乐?”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结果学生的见解出乎意料:他们认为三个人都在给予,都在给予中获得了快乐:保罗开着新车带男孩和弟弟兜风,他为自己能给别人带去快乐而快乐;男孩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对残疾的弟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也是快乐的;而男孩和弟弟给了保罗体验助人之乐的机会,他们也在给予,也应该是快乐的。第三种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是我在备课时不曾想到的,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弱者同样也可以给予强者快乐!多角度的解读让文本的“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主题更加丰实。
可见,作品的主题,除了作者本身的立意之外还有读者的赋予,不同的读者,对主题只要作出理由能够成立的多元解读,我们都应尊重,切不能以教参为唯一的理解,将学生的思维统一到教参的观点中,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后果不堪设想。当然,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可牵强、曲解。
总之,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老师为学生开辟登山的盘山道的过程,文本解读出现了问题,只会为学生的攀登增加难度,难以欣赏到登临绝顶时所看到的美妙景象。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以其昏昏怎能使其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是“安身立命”之道。作为教师,必须学会解读文本,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参考文献:
1、蒋成禹著,《语文课解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王尚文著,《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3、崔 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小学语文教学》[J] 06年第11期.
4、沈大安:《文本解读:观念与方法》,浙江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学高级研修班上的讲座.
5、滕衍平:《文本解读,需要去形式化》,《语文教学通讯》,2008.2.
郑爱芬,教师,现居浙江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