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
2009-03-20王韶华
语文教学应该基于“课程”和“教学”的元因素,排除不良倾向的影响,突现语文本体的特征,扎实而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实践活动。针对语文教学现状,我试图提出“语文教育——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的教学观,描述语文生动丰富的学习空间,探求语文教学的理论视阈和实践视阈。阐发“语言”的内质,揭示“意义”的深度模式,以使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行走”指教学的行为、行动,强调语文思维活动特征,注重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语言、意义、行走”这三个关键词,强调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兼顾,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反映语文学习的整体面貌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
一、特点
自主能动。用“行走”形容语文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自己站立起来,自觉地行动,始终保持“能动”的品质。教与学是一体两面,处于互动状态。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潜能唤起、开掘和提升,调动学习的自主性。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语文教学应该突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以敏锐的语感,吸收语言信息;以积极活跃的思维,生成运用语言信息的能力。首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领会语言,古人讲“妙悟”,为悟而学,积学而悟,对所学知识要有“透彻之悟”。其次,创设激趣、质疑和想象的情境,注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他们感知、体验真理与艺术中,开阔视野,提升品格与素养。
不断地开掘拓展。这是“行走”教育另一品质,讲读一篇文章,上一堂语文课,就是向知识深处的一步步开掘,向智慧高处的一次次拓展。语文“行走”教育是开放性的,它面向文学、哲学和科学等文化领域,涉及人类心灵智慧与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教育内容是极其广大而深厚的。语文乃是人类长期生命活动中成果的“浓缩”与结晶,是音形义组合的世界,又是包含情知意的“召唤结构”。要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下功夫钻研经典诗文,博学精识,吸收丰富的文化滋养。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理解、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坚持探究的教学方法,打通古今、融汇中外,突破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行重构,创造新质,使外在于己的“自在之物”转化为被自己拥有的“为我之物”。
唤起生气勃勃的活力。语文“行走”教育的品质之三,要“预设”情境,生成语义“场”,使平板的立体化,让死的活了,叫抽象的形象化,产生感染力;要感知问题,感受事物,从而培养感受力;创意点拨,引发奇思妙想,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无论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要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教学要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的口吻、心灵和生活实际,有一种亲和力,加之语文教学是教师个体创造性又独具风格的劳动,表现出一种品行的人格魅力。“行走”教育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唤起这种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把情感和思想融汇一起,把语言训练与人文教育熏陶统一起来,把教学过程与方法有机地结合一起,以积极的态势和创新的契机,产生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力。
二、途径
在语言中行走,读写结合见能力。语言是语文的第一要素,主要的构件。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阅读活动,积累语言。尤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提升语言质量。进行语感训练,强化阅读效果。同时,投入写作实践,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进而提高语言表现力。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训练贯穿其中,形成于其中。孔子说:“修辞立其诚”,孟子讲,要“知言”、“养气”,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是生活和生命的存在与表达。“行走”就是投身语言的怀抱,语言也向人敞开,这样就有了潜在的内容和空间,就有了新的收获、新的发现。
在意义中行走,学思结合见素养。语文教育在“文革”中成了“政治”行为,应试教育又偏颇于其“工具性”,它应该回归到“言语和意义”的本体。学习、掌握语言,也在提取、生成、创造意义,以此形成语文教育系统的张力结构。汉语言的多义性,推衍重构意义的时空,从而产生伟大的艺术。《诗经》、《离骚》到唐宋诗词,再到《西厢记》、《红楼梦》,都是语言艺术的奇观。其刻画了鲜明的形象,包含着深厚的意蕴。
在文化教育中行走,教学与生活结合见成长。语文是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呈现,或者说教育是以语文的方式对文化的直接反映。所以说,文化是大语文教育。台湾学者钱穆曾经指出:“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而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那么,语文不仅仅是阅读几百篇文章,掌握几千个汉字,而是要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阐述世界事物的“阴阳五行”思想,人与自然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社会生活中和谐相处的“中和”思想,实现自身价值中“修身克己”思想,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从而使语文教育有了灵魂,有了高度。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提倡“文化自觉”,认为是其人生最后一座山。他说:“各其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语文学习的直接动因,就是使学生这个生命成长体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得以丰富的滋养,也就是未来民族的生命因文化的培育而完美。因此,语文教育要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开放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全人”品质,更好的使学生得到成长。
三、目标
一种智慧实践行为。语文教育用“行走”形容之,就是要凸现它是智慧的实践行为。美国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其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课程与其说是‘跑道,不如说是‘在跑道上跑,强调的跑的过程,以及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人类与个人最初由行动而获的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有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此跃入真理之高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指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等方面的素养,也包括语文体验、语文感悟、语文想象和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还表现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要素,它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实践过程和结果。所谓智慧,是人与客体之间的一种自由状态和创造机制。是主体的知识与能力、素养与理念、认知与实践整合的结果,是完整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语文修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生活世界的智慧品格和境界。那么,语文教育不仅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而且帮助他们树立语文生活的智慧和品格。现代教育倡导的“对话”教育,是“语言本身应有之义”,以互动为特征,直接参与心灵精神历程,发挥与创造更为丰富、深邃的智慧生活。它是认知活动,是创造性的,建设性的,是在相互影响和互补方式中探索新的理解,“制造意义”,实现新的接受重构,通向人类永无止境的未知领域。
一种审美人格的提升过程。语文教育有其宽广的空间,把文字、文学、文化作为认知的对象,把技巧、能力、素养作为修养目标,把生活、人生、生命作为归属的目标。在这“行走”之中,渗透着人的品格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自由教育”的思想,后来纽曼讲“博雅教育”,近代教育家帕卡德主张“通识教育”,这些理念都在强调一种具备远大眼光、广博知识和高雅精神的人文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讲“为己之学”,就是“做人”的教育。他教的是“语文”,但读《论语》,其主旨阐述“仁者爱人”的“全人”发展的教育思想。因此,语文教育要对文化经典与文化传统进行学习掌握,也要开展人生观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完美人格。而且我们认识到,人格修养是学习、教育的境界问题。王国维提出治学三境界,先讲个体主观性,“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一种诗意生活的方式。语文就其本真状态来说,是人之为人的生活世界。他囊括的文学、哲学和科学诸方面的文化知识,是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表达。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课程教育为“经验”和“生活”,点到语文的本体意义。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论断,语文就要求按照美的法则去反映生活,创造一个诗意生活的世界。它要表现感情之真、人性之善,并体现艺术之美。加拿大教育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指出:“作为语言教师,大家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向学生讲话的方式时,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讲解更好的生活方式。”语文教育必然要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接受人文精神熏陶,获得一种语文生活的智慧与品格。我之所以以“行走”喻教育,意在营造一种能动的、饱和的、活跃的学习状态,归根到底是学会诗意的生活方式。“行走”于语文生活,经历“藻雪精神”的洗礼,感受恬静的和谐与崇敬、向往优雅的品性。创构“心领神会”的、灵动独特的学习氛围,感悟语言艺术的美和魅力。追求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价值,体会参与与成功的愉悦和幸福,具有独立思想、能动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生命的体验。
王韶华,甘肃平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