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与刺

2009-03-19

凉山文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凉山根须现代文明

何 清

倮伍拉且是大凉山彝族现代文化诗派中的一员主将,是“大山的儿子”,是“站在时间桥头的歌手”。他的诗歌是一朵“绕山的游云”,述说着“大自然与我们”的故事;是一座“诗歌的图腾”,昭示着不朽的“生命的骨头”。

纵观倮伍拉且二十五年来的诗歌创作,考察倮伍拉且自处女作《轻轻的风》以来的诗歌作品,不难发现其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根与刺。正如诗人的抒情长诗《大自然与我们》的扉页上写到的那样:“有一根无形的链子把我们连在一起。‘我们是指我和生我养我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所有植物和动物。这是无法摆脱的。所以,我的语言、声音甚至呼吸都弥漫着大凉山美妙的气息。”这条“无形的链子”既是一条根,连接起“我和生我养我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所有植物和动物”,使“我们”生长为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大树;同时,又禁锢着“我们”,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我们”的心始终被锁在大凉山,因此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身心分裂所带来的刺痛。

倮伍拉且的这种生命体验和诗歌追求来自于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一方面,倮伍拉且作为彝人,是美丽的蒲莫列依的子孙,是英雄的支格阿尔的后代。而彝族是一个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的民族。彝人认为人类起源于自然。是雪的儿子,与草、宽叶树、针叶树、水筋草、灯芯草、藤蔓、蛙、蛇、鹰、熊、猴一起组成了“雪子十二支”的大家庭;彝人实行父子连名制,他们崇奉祖先,认为死后祖先的灵魂会注视着、护佑着彝人的子孙。这样自然、祖先、彝人就连成了一条根,从而在彝族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且根深蒂固的根骨意识。这种根骨意识深刻地影响了倮伍拉且的艺术创作。诗人自我分析道:“彝族文化是我的诗歌创作的一种营养液,滋养着我的诗歌创作。如果没有这种文化,我的诗歌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诗人正是在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他对凉山彝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热爱。正如李锐先生分析的那样,“诗人从萌动诗的种子到完成一首诗的创作。其根总是牢牢地深扎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

另一方面,诗人和自己的民族一起承受着现代文明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体验着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焦灼感与刺痛感。凉山位于中国版图的内陆,但由于是民族地区,几千年来一直比较边缘。随着时代的发展,凉山不再封闭、神秘,现代与传统、中央与地方、主流与边缘、汉族与彝族多种文明在这里接触、碰撞、冲突、包容、涵化。这种几千年未有之巨变,使得倮伍拉且在身处多元化的生存现状、心悬彝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而进行诗歌艺术创作的时候,必然产生一种进退失据而又尴尬万分的焦虑感和刺痛感。阅读倮伍拉且的诗歌,“我们随时会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不安和炽热的焦灼。这种思想精神深处的神伤、忧患、焦躁不安的情绪。流贯于诗人迄今为止的艺术创作过程”,成为诗歌中的“一枚尖锐的刺”。

总之,倮伍拉且的诗歌,在彝民族根骨意识的滋养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自觉地形成了对“根与刺”的哲理探索和诗美追求。诗人自觉地把根与刺联系在一起,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经验、社会文化、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一种体悟和思考。舔噬着来自生命之根的刺痛,品味着随之而来的生命的喜悦。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四个层面来分析和阐释倮伍拉且诗歌中的“根与刺”。

一、自我与族群

倮伍拉且可能是最早提出“我们”这一概念的诗人,他的很多诗歌都在用“我们”的概念,如“我们把羊的眼睛绣在衣服上”等等。“我们”的概念的提出,是诗人力图把自我融入族群中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在诗歌创作中,当诗人自觉地承担起本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责任的时候,当诗人自觉地把诗歌当作一种表达自我对凉山彝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爱恋的手段的时候,他就会尽力去弱化个人的东西,尽力把自己融入到族群之中。而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如落叶归根般的认同以及削肉刮骨般的刺痛。

正如诗人在《隐痛》中写道:

好像一根尖锐的刺

深埋于回忆与希望中

跳荡在血流的节奏里

伴随生命的成长

那根尖锐的刺

好像不死的根

年年发芽

生长万物和我们

茫茫大地

伤痕累累

我们好像

一根尖锐的刺

深埋于大地

大地的深处

自我就像一根“尖锐的刺”,平时隐没不见,却又随着生命的成长而不断生长。每当我们踏上茫茫大地,试图融入到族群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一阵“隐痛”从大地深处传来。而这根“尖锐的刺”又是一条“不死的根”,连接着我们与大地,引诱我们不断进入族群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从而。阴谋得逞,刺痛了自我脆弱的神经,也刺得族群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其实,族群又何尝不是一根“尖锐的刺”、一块“有刺的土地”。

每当我离开我生长的地方

胸膛就会

隐隐疼痛

因为有刺

深深扎进我的心房

故乡的土地

是有刺的土地

那些刺是树木的根

那些刺是庄稼的根

那些刺是牧草的根

那些刺

是故乡土地上的母亲

望着远方的眼睛里

含着深深的情

每当回到我生长的故乡

胸膛里的刺

就纷纷脱落

深深扎进

我脚下的土地

故乡的土地

是有刺的土地

那些刺是我的命运的根

那些刺是我的爱情的根

那些刺是我的诗歌的根

那些刺

是我对故乡土地

无法摆脱的比大海还要深的

深深的情

——《有刺的土地》

无论离开或者回归,故乡的土地、故乡的族人、故乡的母亲的眼睛都会像刺一般“深深扎进我的心房”。而这根刺即使远隔千里也像脐带一般联系着故乡的“树木”、“庄稼”和“牧草”与诗人的“命运”、“爱情”和“诗歌”的根脉,是自我与族群之间“无法摆脱的比大海还要深的深深的情”。

正是这种自我与族群文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深的情”,才使得“根与刺”这一不朽的文学母题在倮伍拉且的诗歌中具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二、传统与现代

彝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化传统的族群,对于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倮伍拉且来说,传统既像一位智慧的父亲,教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养育他长大成人;更像一位“永恒的情人”,深深地吸引着他的眼、他的心。但是,当现代文明这位时髦的女郎走进诗人的视野的时候,他目眩神迷,疯狂地恋上了“平原城市里的女人”:

我迷恋

平原的辽阔

辽阔的平原上

迷宫般的楼群

我迷恋

平原城市里

豪华的餐厅

餐厅里

精美的菜肴

我迷恋

城市里繁华的大街

大街上

潮水般的人流

还有斑斓的时装

还有汽车

——《我所爱过的永远刻骨铭心》10

对于神秘而陌生的现代文明的好奇,对于繁华而动感的城市文明的向往,使得诗人躁动难安。于是,他挥别了羊群与笛声,寨子与群山,土地与亲人,走进了喧闹的城市,体验着仰慕已久的现代文明。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虽然传统仍像永远飘荡在他头顶的一朵云。永远流淌在他身边的一条河一样。如影随形地陪伴在他的左右。但诗人却逐渐感觉到一种难以排遣的隔膜与痛苦。

在传统的土壤里,诗人曾经:

自然地生

自然地长

自然地死

和那些树

那些石头一同

构成了

拖乌山

——《我所爱过的永远刻骨铭心》5

而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

他无法亲近

城市里的那些树

那些石头

——《我所爱过的永远刻骨铭心》5

城市里的树和石头只是人们摆来调剂眼球、美化环境的死物,完全没有大山里自由生长的灵性。树犹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都市里人与人之间变得无比芜杂。没有了在凉山时的那份从容与亲切。

他在都市里

有三个朋友

一个朋友是喝酒的朋友

一个朋友是玩牌的朋友

一个朋友是谈话的朋友

谈论人生

谈论爱情的话题

在凉山时我们一块儿喝酒

在凉山时我们一块儿玩牌

在凉山时我们一块儿

谈论人生

谈论爱情的话题

——《朋友》

移植在树木和石头沦为摆设,人却异化为冷冰冰的机器的都市现代文明中,难怪在诗人不安的睡眠里“总有马蹄的声音,踏碎群山的剪影”,诗人终于明白:

城市里的树木

公园里的动物

为什么令我无比亲切

又万分痛楚

——《与群山一同存在》

传统与诗人之间的根脉还在,因此,他看到城市里的树木、动物和人会感到无比亲切,因为传统的土地上也有类似的树木、动物和人;而这条根也是一根刺,深深地刺激着诗人的心房。使诗人感到万分痛楚,因为现代文明中的树木、动物和人已经失去了传统中的灵性。于是,诗人意识到: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无限地膨胀了人类的欲望,最终成为捆绑人类心智的绳索。终于,诗人与现代文明宣告决裂,并且无情地批判着现代文明的罪恶。

荒原上没有狼

传说中的恶狼

早就进了城市

在街道上

脸颊堆满笑意

将盖着吃人的思想

荒原上没有狼

故事里的色狼

早就住在城市里

在人群中

身穿漂亮衣裳

隐瞒着害人的心肠

——《荒原上没有狼》

与荒原上没有狼相比,城市里的人表面光鲜,内心肮脏,无时无刻不在捉摸着害人与吃人,是一种在现代文明的催生下变异的恶狼。反观传统,却像“绵羊之眼”一样,善良、真诚、美丽,并且给彝人带来幸福自足的生活。

绵羊的眼睛

绣在衣服上

最善良的模样

在衣服上望

望山山长树

望树树成林

我们就穿着

这样的衣服

要让我们去打架

你得脱去

我们身上的衣服

绵羊的眼睛

绘在酒杯上

最真诚的神情

在酒杯上看

看树树开花

看花花结果

我们就端着

这样的酒杯

要让我们去杀人

你得拿走

我们手中的酒杯

绵羊的眼睛

刻在房屋上

最美丽的形象

在房屋上想

想草草育羊

想羊羊成群

我们就居住

这样的房屋

要让我们去抢劫

你就得拆毁

我们居住的房屋

——《绵羊之眼》

诗人在否定现代文明的同时并没有盲目地倒向传统,在诗人眼里,传统像“峭壁上的岩洞,深深收藏着那本经书”。一方面,它“诅咒人世间,所有的恶行”,代表着正义和善良的力量;另一方面,它又是用“十六岁少女洁净的血液,写就的”经书,生下来毛孔便滴着无辜者的血液。这样的传统,既是诗人的生命之根,引领他走出现代文明的诱惑,回归到人的最本质的存在;却又深深地刺痛着诗人,使他对传统充满疑惑,无法完全地皈依传统,甚至不断反思、拷问着传统。而现代都市文明。既无法带给诗人根一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又不断地切割着诗人与传统的根脉联系,带给诗人更为巨大的文化创伤。

三、人类与自然

彝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自然是与“我们”一样有着生命和灵性的存在,自然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我们”的根。“我们”与自然的和谐、混融,既是千百年来真实的存在,也是彝族文化内核的终极追求,同时也是倮伍拉且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起点和根源。

它们同样的

接受高原给予碧绿的乳汁

它们同样的

成为高原珍贵的礼物

馈赠我们

……

它们同样的

是我们的伴侣

被高原驮在背上

穿越

漫漫时光

——《牛群和羊群》

这些牛羊与我们一样都是绿色高原的子孙,共同经历生命与时间。即使是“深山里的一块岩石”,在诗人眼中也是“深山的耳朵”、“深山的眼睛”、“深山的脸盘”。而面对它,诗人却仿佛化身为深山里的“一汗清泉”、变异为“一只雪亮的眼睛”、“也成了岩石,也成了深山的脸盘”。我即岩石,岩石即我,人类与自然之间毫无挂碍,清澈透明,共同构成了这个和谐混融的世界。

可是,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膨胀,人类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剥离出来,妄图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证明自己的强大。

不息穿梭

水被织成衣衫

不停奔走

水被筑成

四通八达

畅行无阻的道路

溪苏河里鱼

不住地忙碌

溪苏河

溪苏河水哟

流光溢彩的房屋

溪苏河里鱼

与人类多么相仿

只不过我们把地球

破坏太多

——《溪苏河里鱼》

原本鱼水交融的和谐状态被打破,本来自在自得的混沌硬被凿出了七窍,自然因为人类而伤痕累累。原本崇尚自然的彝族,也被冲昏了头脑,疯狂地向自然索取。正像诗人在《獐子的牙》中叙说的:拉莫离不开生长他的山林,摆脱不了“树木的缠绕”,这是他的根;而因为拉莫,獐子日渐稀少,森林“越发孤单”,他成了

使自然“日益哀伤”的刺,而那枚挂在拉莫胸膛的“獐子的牙”也将成为悬在彝人心头的刺。

正如罗庆舂老师所说:倮伍拉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既经历了王国维所谓“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又经历了“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而隐含在这一创作历程之中的,是倮伍拉且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凝炼为“根与刺”的努力与追求。

四、形下与形上

倮伍拉且对“根与刺”的探讨,并没有止步于以上三个层面,而是进一步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高度。首先,“根与刺”是一种普遍而永恒的存在,是世界上一切客观存在的“灵魂的居所”。

植物的根须

伸展在土中

或者水里

植物的根须

与大脑

与思想一样

呈现波纹般的形态

植物的根须

以任何文字也无可比拟的简洁

采诠释

生命

生命过程

最本质的意义

在人类中

在各种动物中

根须依然延伸

浸漫时光里

根须漂浮

吸收阳光月光

空气如水

即使绝迹的动物

恐龙那样的动物

根须依然存在

可能在某一个时间

或空间里使恐龙复现

有形和无形的根须

依附土

依附枝叶

依附水和骨肉

有形和无形的根须

万物之灵魂

惟一的居所

——《灵魂的居所》

在植物、动物和人类中存在着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根,这些根上依附着形形色色的灵魂,构成了所有生命的实质。这些根须在供灵魂居住的同时,也收留了随灵魂而来的七情六欲,于是,便有了刺。这些永恒的情欲,就像“茂密的牧草”一样无边无际,吸引着“过河羊”,过了“九百九十九条河”,只为那眼前“茂密的牧草”,不知不觉“已经走得太远”。蓦然回首,看着身后一条条的河流,看着自己绵延千里的根须,才会被深深地刺痛。

同时,“根与刺”又是对立统一的。根即是刺,刺即是根,根与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根就没有刺,没有刺也不会有根。正像诗人在《远山的雪》中写道的:

我见过

远山的雪

我知道

那些雪

和大凉山上的雪

毫无差别

我见过的

那些远山的雪

却常常挤满

我的心田

大凉山上的雪

就被我

常常忘记

因为此

我常常难过

和伤心

在远山的日子

我又十分想念

大凉山上的雪

因此而

看不见

远山那些雪

其实我知道

大凉山上的雪

和远山的雪

毫无差别

“根与刺”,正像“大凉山的雪”和“远山的雪”那样毫无差别,而诗人在凉山的时候,心田里挤满的是“远山的雪”;当诗人身处远山,“大凉山的雪”又时常勾起他的思念。山还是那座山,雪依然是那片雪,不同的只是诗人的心。正如佛家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之间,即根即刺。而只有看破这一点,才能:

把土地变成天空

你便能够

在土地里

自由呼吸

把天空变成土地

你便能够

在天空里

播种耕耘

把水变成火

把火变成水

你便能够

在水中燃烧

在火中游泳

——《无门之门》

客观事物不曾改变,也不可改变,可是如果你能够从“无门之门”中走出来,那根也不会再缠绕你,刺也不会再刺痛你,你便可以从“根与刺”的两难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无限而绝对的自由。进出“无门之门”的钥匙就是你的心。

综上所述,倮伍拉且在其诗歌创作中,自觉地探讨了“根与刺”在自我与族群,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等多对关系中的具体表现和文化意义,最后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对“根与刺”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精妙的阐发,从而全面地、立体地展现出了诗人对于“根与刺”这一诗歌主题和文化母题的生命体验、哲学思考和诗美追求,最终完成了“根与刺”的二元结构的诗意书写与哲学建构。

猜你喜欢

大凉山根须现代文明
精准扶贫 关注大凉山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能“行走”的棕榈树
大 凉 山
大凉山女人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的民族认同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