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期蔡元培思想嬗变过程的特征
2009-03-19陈向科
陈向科
摘要:辛亥革命前期,蔡元培思想嬗变经历了由爱国而改良到革命的过程。以翰林身份从事反清革命,身份具有特殊性;过程具有典型性,代表先进知识分子走向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思想具有二元性,即民主革命思想与教育救国思想二元并存。前者表明其民主革命家身份。后者体现其教育家本色。
关键词:蔡元培;民主革命;翰林革命;教育救国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09)01-0202-04
蔡元培(1868-1940)民主政治思想,中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论述其主要内容及渊源,较少涉及其思想嬗变过程即民主革命思想形成过程整体特征的考察,本文拟作补充。(注:偏重辛亥革命前期)
一、特殊性:以翰林身份从事反清革命
与同时代革命党人相比,蔡元培在思想嬗变而投身反清革命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晚清翰林。在封建社会,翰林已跻身入封建统治阶级中上层。按常情论。儒林人物此生大愿、光耀门楣已不过如此。尤其自清中叶以后,翰林院编修几乎成为清朝统治者由中层步入上层的必经阶梯。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督、巡抚多是翰林出身。翰林的前途,即使不是督抚重臣,不能飞黄腾达而终老翰林院,也是清誉满天下。蔡元培在飞黄腾达之日,视功名利禄如敝屣,投身反清民主革命,甚至准备从事暗杀活动,这不能不令人无限钦佩、感叹。因而他在人们心目中,声望卓著,形象高大,人们对他可谓是高山仰止。特别是在当时浙江籍的士林学子中,“蔡先生”更是老幼皆知的人。后来成为光复会中坚人物的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无不敬重蔡元培,“成章素重元培德行”。秋瑾于1905年7月从东京回家先到上海爱国女校拜访蔡元培,再返绍兴东浦,由徐锡麟介绍她参加光复会。后来陶成章总结光复会在绍兴人之多入会者,实以蔡元培“闻望素隆之故”,蔡元培亦正是“由人望而见推为光复会会长”。
正因为蔡元培的翰林身份,这使他的成长道路不同于孙中山、宋教仁、谭人凤等职业革命家。却与黄兴有类似之处:一个是秀才造反,一个是翰林革命。孙中山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既而又遍历欧美各国,体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善政与弊害,逐渐同改良思想划清界限而走上革命道路。宋教仁1903年进入武昌文普通学堂时,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时期,次年,他即随黄兴等在长沙创立革命团体华兴会,嗣后又在湖北设立华兴会湖北支部和协助湖北革命党人成立科学补习所,所以他没有经过改良主义的曲折,一开始就踏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谭人凤走上革命道路则与个人坎坷的经历分不开。谭人风屡试不第,甚至在科场上“被斥逐”,这无疑在他内心深处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又因爱打抱不平,“以事赴讼,为吏所侮,发愤欲摧折之”。历经曲折后他如同洪秀全等人一样被“逼上梁山”。黄兴早年接受封建传统教育。并考中秀才,进入新式学堂。亦曾存在社会改良思想,希望张之洞“改良”政治,反对义和团的“野蛮”举动,未亲自参加唐才常的“勤王”运动。后受自立军志士死难的刺激,留学日本,系统学习西方社会科学名著以及从事反清革命斗争,最终形成民主革命思想。他走的是一条秀才造反的道路。蔡元培早年也接受过系统的封建传统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在科举的道路上,他青云直上,抵达令无数文人学士羡慕的科举高峰:得中进士,被点翰林。
受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加之西学的洗礼,蔡元培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日益不满,最后弃官南下探索救国道路。但由于其独特的经历,他一时难以摆脱改良主义的束缚。曾徘徊于改良与革命之间。随着客观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反清革命斗争的实践,他最终从改良走向革命,从清朝的名翰林成为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故他一方面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但同时也较其他革命党人更具书生色彩。他走的是一条“翰林革命”的曲折道路。
同时,毋庸讳言。也正因为蔡元培的翰林身份,使他的思想中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不善于把革命活动与广大群众结合起来,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容易产生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愤激情绪。1902年以来的沪上革命,蔡元培始终以一介书生为反清活动奔忙。虽然政治热情颇高,但终究有别于职业革命家。他企望以较短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社会政治的变革。因而一度沉迷于暗杀活动。当种种努力收效不彰、革命目标显得遥遥无期之时,又不免感到茫然。这正如他自述当时心绪:在上海所图皆不成。意颇倦。又如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时,一方面他是一位忠厚长者,德高望重;一方面,从政治活动家的角度衡量。则有他的软弱性。“元培德性有余,而方略颇短。性又好学,不耐人事烦扰。”如此种种,有碍他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伟大斗争中,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然而,我们不能苛求前人,这是当时大多数爱国知识分子所共有的。有其特定的时代、阶级原因。相比较蔡元培为中国的独立、富强所做的巨大贡献,这些不足只是白璧微瑕。
二、典型性:代表先进知识分子走向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蔡元培思想嬗变的过程符合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普遍规律,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是近代知识分子思想发展、激变的浓缩。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一般知识分子大都经历了从爱国到改良到革命的转变。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一步步走向“两半”社会的深渊,爱国知识分子在不断探索救国之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发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毫无疑问。维新运动是具有时代特色的进步运动,因而得到了大部分进步知识分子的赞成与支持。尽管维新运动很快就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镇压下去,以“六君子”的被杀、康梁等的被通缉而告终。但维新运动系统地传播西学知识,大开了中国人的眼界,特别是加快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系统、通俗地宣传培根、达尔文等人的学说,整理和介绍欧美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史,翻译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重要理论著作以及《独立宣言》等文献。他们还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及学说系统化,介绍给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僚界。这些制度、学说、思想拓展了中国人的视野,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在西方民主主义启蒙思想火炬的照耀下,举起了对封建政体和纲常名教批判的旗帜,逐渐实现由维新向革命的转变。
当然,思想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或漫长,或迅即。戊戌变法的失败虽然宣告了改良主义的破产,但部分知识分子仍对君主立宪等社会改良思想抱有幻想。然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八国联军的进犯,清政府已名副其实地沦为“洋人的朝廷”。自立军起事的失败再一次使人们认识到所谓“改良”、“勤王”的道路是绝对走不通的。于是,除少
数顽固分子外,绝大多数爱国知识分子渐次从“保皇”营垒里分化出来,由改良转向革命。这几乎是辛亥革命时期一般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共同规律。下面试简单分析蔡元培与同时期其他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的思想嬗变的历程。
纵观辛亥革命前期蔡元培思想嬗变的具体过程,其经历了由爱国而改良到革命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他1872年求学开始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尚无革命思想。作为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他对清政府丧权辱国之举和对外妥协投降政策深表不满。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维新运动到1902年中国教育会成立之前,他的主要观点是社会改良思想。第三阶段是从1902年中国教育会成立到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蔡元培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爱国学社,投身拒俄、拒法运动,从事反清革命宣活动,组织光复会,民主革命思想初步形成。并逐渐成熟。
章太炎(1869-1936),最初走出书斋投身到社会政治斗争,始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的影响。1895年,上海强学会征求会友,章太炎立即寄去会费银16元,报名人会。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图存。1897年初,章太炎接受梁的邀请。担任《时务报》撰述,在报上发表《论亚洲宜自为唇齿》和《论学会大有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等文,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义和团运动之后。章太炎“客帝”幻想破灭,反清思想开始代替其维新思想。章太炎最终与改良主义决裂是在1900年7月。其时,唐才常在上海发起“中国议会”,创立自立会,组织了自立军。该会宗旨宣布不承认清政府有统治中国权,但又拥立光绪皇帝,态度暧昧。章太炎反对用“勤王”旗号。他说:“诚欲光复汉绩,不宜首鼠两端,自失名义。果欲勤王,则余与诸君异趣也。”因断发以示决绝(《章太炎政论选集》),表示了要同清王朝战斗到底的决心。自此,他开始极力鼓吹革命排满。至1903年“苏报案”,成为名噪一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
陈天华(1875-1905),1898年入求实学堂,赞成变法维新。1903年春,留学日本,人弘文学院师范科。不久,拒俄事件发生,他积极投入这个爱国运动,加入了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至此,陈天华完成从改良到民主革命的转变。后回国准备策动武装起义,并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撰成《警世钟》、《猛回头》两书,指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揭露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排满。“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杨毓麟(1872-1911),早年就读长沙城南、校经书院。1898年中进士。甲午战后倾向维新运动,为《湘学报》撰稿,并担任时务学堂教习。1900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同年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入兴中会,实现从改良到革命的蜕变。所著《新湖南》一书,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最具鼓动力的著作之一。1903年年参加发起拒俄义勇队。旋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秋未回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在上海组织爱国协会。任会长。秦力山(1877-1906),1897年进长沙时务学堂,次年加入南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任《清议报》主笔。1900年至武汉与唐才常组织自立军,任前军统领。事败再次亡命日本。1901年创办《国民报》,为留日学界第一份宣传革命的报纸。1902创办《大陆》月刊,竭力驳斥康梁保皇言论。1905年人云南从事反清活动。
沈荩(1872-1903),早年参加湖南维新运动,与谭嗣同等商讨国事,思想激进。1899年东渡日本,谋划发动起义。次年回上海,至武汉建立自立军第七军,任右军统领。起义计划泄露后,去上海,随即潜入北京。继续从事反清活动。1903年撰文揭露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阴谋,震动留日学界。引发巨大风潮。
由是观之,蔡元培、章太炎、陈天华、杨毓麟、秦力山、沈荩诸人思想嬗变的轨迹均经历了由爱国到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过程。而蔡元培因其翰林身份,更具典型意义。他思想的嬗变正代表了当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走向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这正如蔡建国所评价:蔡元培“主张从教育人手,注重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人才的培养,组织和领导革命团体,直至用暗杀的手段来完成革命目标。尽管这种革命的方法。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是他所走的道路,正是当时革命派知识分子的共同经历。”
三、二元性:民主革命思想与教育救国思想同时并存
“历史前进的道途中,新的力量往往不是以单一的方式运行,在欧风美雨飘打下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潮一齐涌来,更是如此。”同样,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也不止一途。他们或以革命救国,或以改良图存,或以“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或以“再造文化”救国,林林总总。只是角度不同。
辛亥革命前的蔡元培选择了两种救国道路,他在毅然投身于反清民主革命运动的同时进行着教育救国实践,以期求得民族灾难的早日摆脱。前者表明其民主革命家身份,后者体现其教育家本色。
蔡元培教育救国思想酝酿于1894—1898年之间。自1894年,中国甲午惨败,维新改良运动勃然兴起,教育救国呼声日益高涨,蔡元培亦甚赞同。乃至戊戌政变,尽管原来处于高涨中的教育救国思潮迅速消退,但是蔡元培仍执著于教育救国之途,他“浩然弃官归里,主持教育,以启发民智。”他先后在绍兴中西学堂提倡新思想,后又试图将嵊县剡山书院和诸暨丽译书院改为新式学校,以培养“革新人才”,均未果。继而,蔡元培赴杭州,酝酿筹办师范学校,终因守旧势力阻拦,而无结果。接着,蔡元培由杭州转赴浙江临安,欲为绍兴侨农创办一所新式小学校,以济平民子弟受教育之困,然而此事亦如杭州之行,因县内劣绅暗中阻拦而未果。志以教育却一再受阻,蔡元培并不灰心,仍然执著前行。1901年9月蔡元培得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终获伸展其“志以教育,挽彼沦胥”
之志的机会。应该说,这段时间,蔡元培主要是试图创办新式学校。实践着其教育救国的理想。
自1902年4月始,蔡元培参与创立和领导了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逐渐开展民主革命宣传和教育工作,以培养革命人才,将教育救国活动同民主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爱国女学。既是为了兴办女子教育以提倡女权,又是为了向青年妇女灌输革命思想,以培养革命人才。前一点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救国思想,后一点则表明其民主革命思想。又如蔡元培主编《警钟日报》时,一方面揭露和批判清政府的腐败、专制、卖国。一方面非常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例《警钟发刊之旨趣》中说:“吾国积弱之因,若列强之耽逐,政府之因循,求之于外交界,其攻取迎距之故。既浩博无际矣。而其总原因,乃又在于国民之志薄而见短。而更进而求,则远之政体教宗之所酝酿,近之家风乡俗之所援系,几席之近,锚株之微,视听之娱。牙角之讼。无在非教育之所涵濡。而均与时局有密切之关系。”(1904年2月26日)警钟日报还详尽地报道各地学校的开设,各校的宗旨、课程的设置。学界新旧的斗争,各种社会教育组织的章程,如“不缠足会”、“体育会、“阅书报社”、“日余学校”等等,都一一登载。《警钟日报》的这一特色,和蔡元培的教育救国思想不无关系。
一言以蔽之,在由爱国到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过程中,蔡元培始终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投身到反清革命的潮流,总以教育为重要活动领域来传播民主革命理论,培养革命人才。同时,蔡元培又是以民主革命者的姿态致力于教育救国,而将其民主革命思想融于教育救国的具体实践。可以断言,在蔡元培脑海中,民主革命思想与教育救国思想二元并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同时期其他革命者所不兼备的或相对不甚彻底的。这表明,他不愧是近代卓越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