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发展
2009-03-19汪禄应白葵阳
汪禄应,白葵阳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一、“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程形态作为一门课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当前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大学语文课程研究正在走向深入,无疑它应成为一个重要切入点。一般来说,一门课程的具体形态起初总是比较单一,而成熟、适应性强、广受欢迎的课程又总是以其具体形态的多样化作为基本标志。大学语文课程应当说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最早它被称作“大一国文”,时至今日台湾地区仍沿用这一名称。这一名称非常恰当,而且极为清晰地标明,在中国,大学语文是一门专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通修课程,着力解决西方科学强势挤占大学课程资源后中国大学生本国语水平下滑、传统文化面临破产这一文化危机。高扬中华文化,力挽本土文化的式微颓势,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初衷,也是今天全球化时代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宗旨。最早明确将这一课程纳入大学课程体系是在1929年。是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具体规定了大一国文等课程作为通修课程的大学课程体系基本架构①。这一基本架构,标明了中国现代大学公共通修课程群的最初格局,也给大学语文日后不至于轻易被“挤出”大学课程体系提供了最初的法规依据。大学语文开设伊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术文化曾出现历史上少见的繁荣。借着这难得的繁荣局面,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也呈现出一次令后人回味、欣羡的高潮,中国大学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大一国文课程,中文系最有名气的大家争教大学语文,许多教育大家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知名教授。他们当中有游国恩、朱自清、郭绍虞、朱东润、冯沅君、陆侃如、李笠、沈从文、吕叔湘、钟敬文等②。40年代末50年代初,这一繁荣期的许多好传统被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众多大学承继下来,为日后这一课程的恢复或发展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范本和研究资料。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陆高等教育的整体瘫痪给大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带来了重大冲击,以致一度无形取消③。70年代末大学正常招生后,一些著名大学便迅即倡导并实施这一传统课程的恢复、重建。应当说,除了“文革”的中断,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通修课程群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百年一以贯之。
世纪之交,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的提升,大学语文课程重建步伐在提速。这项重建工程一直以教材建设为主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70年代末率先起步。其中,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先后修订再版近10次。精品课程建设是这项重建工程的新亮点。东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不仅力图在全校所有专业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且积极组织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大学语文作为精品课程的建设。一方面,为打造精品课程而专门建设的网站内容在不断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有关这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录像、研究课题几乎每年都在翻新。此外,培训和培养大学语文课程师资也成为重建工程近年的一项新举措。短期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陆续在各地开展起来,而大学语文方向博士点在南开大学的建立不仅意味着专业门类的突破,也标志着大学语文课程师资的专业化在悄然起步。
上述教材建设、精品打造和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步伐。从课程理论上看,这些实践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走向多元化。在笔者看来,以教材建设为主轴的重建工程不仅让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趋于明朗,而且让以“经典美文研读”、“母语言语感悟”、“中华文化认知”为主要类型的课程形态成为其基本格局④。这一基本格局可描述为“大树形”,如图1所示。
图1 “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发展格局示意图
二、“大树形”三大课程形态的比较
(一)经典美文研读型
这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受师生喜爱的一种课程形态。过去很长时间,包括高潮期的大学语文,以及当今台湾地区的大学语文,都在精选经典美文,研读经典美文。而在目前大陆出版的近500种大学语文教材中,约三分之二强都属于这种类型。它是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发展这棵大树的主枝,最粗壮,也最高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丁帆本是其代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人文主题为单元纲目,精选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让大学生在经典美文赏析研读中,构建自己的文化家园、心灵家园和精神家园,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
(二)母语言语感悟型
这是最新开发、文化视野更为广阔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后发的新枝。复旦大学出版社张新颖本是其代表,南开大学出版社李瑞山本,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张介明本也属于这种类型。它以语言学理论为其哲学基础,以世界多元文化为其文化视野,比较中外文学语言和文化特质,试图让大学生从母语意义的探寻、母语意蕴的感悟出发,构筑起以母语为认知和情感基点的精神家园、智力结构和人格品质。
(三)中华文化认知型
这虽是一种较早探索的课程形态,但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它是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发展这棵树上婀娜别致的一枝。江苏教育出版社温儒敏本最能代表这一类型,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本的建设思路其实也很相近。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包括文学史、哲学史以及科技史中的突出成就,让大学生在中华文化的习染浸润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上述三种形态的大学语文课程都处于实践探索期。它们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课程类型的理论探索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才刚刚起步。即使是最具人气的“经典美文研读型”,也只能说它探索时间较长,在目前的实践领域较其他类型更为师生接受而已。
就“经典美文研读型”而言,为什么要以人文情怀为单元主题?为什么人文情怀要选择“以民为本”、“通古今之变”为主题?为什么“通古今之变”这一主题单元选择《大同》、《滑铁卢的一分钟》等课文?特别是为什么《大同》课文的学习主要讨论的是“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社会进程中的价值”?这些问题都很难在课程理论上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正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切实依据,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许多做法存在随意性甚至盲目性。而实践上的随意和盲目,最终导致这一课程的专业性、必要性遭受质疑。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国许多大学形象猥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够强健甚至难以稳定,以致于一些学者甚至学校试图以相邻课程取代大学语文⑤。
无疑,实践摸索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理论困惑是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徘徊、犹疑现象的重要原因。世纪之交中国母语教育课程理论在中小学阶段取得的重要进展为其大学阶段的起步奠定了一定基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中小学阶段轰轰烈烈,大学阶段的母语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也在启动。新世纪初有关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学术性论文正以每年成百上千篇的规模在各种专业期刊上发表。
在这种情势下,一种以不同课程形态的建构为主要目标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正在各地涌动。然而,可以预料的是,“经典美文研读型”作为主流课程形态难以撼动。这是因为这种形态的大学语文课程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愉悦性。美文文本的赏析玩味获取心灵震撼和精神快感,满足了大学生自进入学龄阶段以来不断加深的对母语特别是母语美文的亲近要求和情感依赖。许多大学生即使不在大学语文课堂,也饶有兴致地捧读玩味以汉语古诗文为代表的经典美文。经典美文研读所秉持的以汉字、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为对象的艺术审美鉴赏活动让大学生获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心灵成长。
第二,探究性。区别于中小学甚至高中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以“赏析研读”为主要学习方式,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探究性学习,集中体现了大学学习的研究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这种探究性学习,既研读经典文本,又从文本出发研读文本作者以及其他相关人文课题,既关注文本人物的性格命运,又能从文本作者身世品格的领悟中获得精神成长。在对这些作为文本客体和主体的“人”的研读中,在对这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人文课题的探讨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精神引领价值得以彰显⑥。
第三,建构性。基于经典美文研读的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建构大学生高品位的读写生活。研读美文,探究作者,让大学生在文本人物、文本作者生活的探寻中,深入见识人生的经验和智慧,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格和素养,从而真正在“精神”上获得成长。这是大学语文学习一种特殊的课程体验。这种课程体验的获取过程,又是大学生阅读热情的一个激发、强化过程,甚至还是他们写作热望进一步萌发和增强的过程。不再满足于文选的阅读和对他人文字的欣赏,他们要从文选以外广阔的阅读视野中寻找新的答案,他们还要用自己的文字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与他人分享其成果与快乐⑦。大学生这种读写生活的建构寄希望于经典美文的切实研读。
三、主流形态“经典美文研读型”需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经典美文研读型”应成为当前着力维护并精心打造的一种课程形态。就其理论创建来说,下面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一)人文主题的选择与论证
究竟哪些人文情怀专题可以进入大学语文课程?其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是以现有的选文作为参考呢,还是以大学生的精神成长目标作为选择的标尺?在推进人文精神的成长方面,它与“思想品德修养”、“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以及“大学人文”等临近课程的边界在哪?又有怎样不同的分工和默契?所有这些问题都要实施具体的审议,作出明确的决断。
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宗旨来看,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才是选择人文情怀主题的标准。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急需哪些方面的精神滋养?大学语文课程能够完全提供这些精神滋养,挑起这“不能承受之重”吗?从现实的可能性来考量,应该形成一份怎样的妥协和补救方案?
在笔者看来,大学语文的精神滋养构成不可贪多、贪全。情感的丰富、真诚是最基础的方面,而爱国恋乡是传统和现代合奏的情感主旋律。情感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第一指标,理性智慧更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把握自己,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才不会偏离人生的轨道。其实,情、智之外,人最可贵的品格是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坦荡的心胸将展露出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正是因为这些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人们推动并昭示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在文明社会里,当人学会与包括自然在内的世界保持和谐共荣,他们的人生便开始走向艺术化道路,美也就自然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是一个人文品格与科学精神比翼齐飞的人生境界,也是一个人文思想与科学技能相融合的人格完善过程。大学语文课程引领精神成长、精神成人可遵循这一基本路径。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认为,大学语文人文情怀主题的选择不仅有章可循,而且思路清晰。如果安排10个单元来学习,下面这套方案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怀乡恋国、人间真情、智慧理性、尘世万象、胸怀人格、文明历程、人与自然、艺术与审美、人文与科技、应用文专题。这样10个单元,又可两两组合,形成五个字的精神滋养结构,即情、理、格、艺、技⑧。其中,“格”是人精神成熟的标志,是核心、中心和重心。如图2。
图2 大学语文精神滋养结构示意图
学校不同,专业不同,五字精神滋养结构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异,有其变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校本课程建设将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永恒的主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应该迅速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者们尽快吸收。
(二)经典美文库的建设与研究
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完善而建设经典美文库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能还有很多堪称经典的美文没能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纳入这一资源库的经典美文究竟哪些篇目更具有教学价值,这才是这一工作的核心任务。一篇文章具有阅读价值,但教学价值不太大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需要一些跨专业、懂教育、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参与这项工作。从当前课程建设的形势来看,将此项工作列为重点课题,并组织一流专家集中精力攻关,推出一批成果,势在必行。
(三)选文教学内容的辨析与确认
这是最重要的一项课题,难度也最大。比如,《大同》这篇美文,从理论上说,可以研制出多种教学内容。比如:(1)文言文的阅读;(2)儒家思想的领悟;(3)美文的欣赏和背诵;(4)古今政治思想的融通;(5)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化;(6)传统儒墨思想的比较;(7)人生目标的制定探索;(8)道德递衰论的研判;(9)中国思想家的成长;(10)中国和谐思想的缘起;(11)当今和谐世界建立的中国启示;(12)大同世界的有无……还可以列出很多。那么究竟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呢?这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研究。语文教育界近期提出的“语文核心价值”是辨析与确认选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标尺⑨。
注释:
①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03页。
②③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第3页。
④当然还有其他类型,比如文科知识综合型、应用能力拓展型。重庆大学出版社景圣琪本就将大学的现代汉语、逻辑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应用写作等五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作综合学习;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金声本则把应用文写作、应用口才教练作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不仅有申论应考、司法文书、广告文案的学习,还包括谈判策略、营销口才与主持素养的修炼。
⑤徐望驾:《〈大学语文〉有必要改成〈大学文学〉吗》,《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9期,第50页。
⑥汪禄应:《大学语文课程的作者研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77-179页。
⑦汪禄应:《大学语文与高品位读写生活》,《文学教育》,2008年第2期,第54-57页。
⑧根据北京大学辜正坤的研究,万物有所谓五向选择律,即万物的发展往往有五个方向。世界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体有五官眼耳鼻舌身,乐音有五音宫商角徵羽,美德有五常仁义礼智信,粮食有五谷稻黍稷麦菽。人的精神滋养划分为五字情、理、格、艺、技,有其道理。而顶角为36度角的五角星任意一条线段上的比符合黄金分割律。
⑨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