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2009-03-18管豪
管 豪
摘 要:福建、浙江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省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力量。但是,福建与浙江比较,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民营经济规模和工业绩效等方面来看,福建要远落后于浙江;从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来看,福建与浙江也存在很大不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福建应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民营经济 经济指标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099-0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尤其是近些年,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加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福建、浙江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省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力量。但是,福建与浙江比较起来,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福建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继续扩大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福建民营经济与浙江民营经济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为加快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两省民营经济发展几个经济指标比较
1.经济规模比较。浙江民营经济总体规模比福建大,实力明显强于福建,在GDP中所占比重也远高于福建。2004年,浙江全省有个体户168.4万户,资金额498.3亿元,户均2.96万元;私营企业33.32万家,注册资本金额3906.4亿元,户均117.25万元。个私经济2004年实现总产值9909.77亿元,销售总额7826.07亿元,社会销售品零售额3355.62亿元,出口创汇1555.48亿元,这四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浙江全省大多数县市,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2003年,浙江进入全国百强县的30个县(市、区)中,绝大多数县(市、区)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8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90%。而同期,福建个体工商户仅为46.8万户,注册资金244.48亿元;私营企业首次突破10万户大关,达110185户,注册资金1844.35亿元。
表1给出了2004年浙江、福建个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浙江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无论是户数还是资金总额均要远大于福建。虽然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企业的户均资金福建要大于浙江,但浙江民营企业中的规模规模企业要远远大于福建。尽管近几年来,福建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但总体上民营企业的规模还较小、实力较弱。据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统计协会和中国管理科研究院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0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公告,上榜企业中浙江有180家,而福建仅有1家,而且福建上榜企业规模远远不及浙江,福建上榜企业是福建神州电子有限公司,排名第493位的,而浙江上榜企业排名最靠前的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排名第5位;在排名前50名的企业中,浙江就拥有15家。
2.工业绩效比较。在工业增加值方面,2006年,浙江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为1906.67亿元,而福建为530.42亿元,仅为浙江的27.82%;2007年,浙江规模以上私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为2616.43亿元,而福建为736.74亿元,仅为浙江的28.16%。在利润增加方面,2006年,浙江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实现利润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福建为66.4亿元,仅为浙江的16.43%;2007年浙江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实现利润550.8亿元,而福建108.53亿元,仅为浙江的19.70%。
表2给出了2006年和2007年浙江、福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及利润情况。可以看出,尽管近两年来在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和实现利润增长率上,福建私营企业要远大于浙江私营企业,但在工业增加值的绝对额上,福建与浙江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在股份制企业方面,福建与浙江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而在外商及我国港澳台投资企业上,两者差距则很小。
3.发展速度比较。福建民营经济发展虽然与浙江一样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却要落后于浙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在全国其他省市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有的省呈现跑步前进之势的背景下,福建省民营经济增长速度更是相对放慢,呈现小步前进之状。以私营企业为例,1997-2003年7年间,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增长了2.13倍,雇工人数增长了2.08倍,注册资金增长了5.87倍。同期,福建省私营企业户数仅增长1.87倍,雇工人数仅增长1.36倍,注册资金仅增长4.19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同期,浙江分别增长了2.29倍、2.5倍和5.21倍。与浙江相比,福建存在较大差距。
二、两省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在两省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的“温州模式”和福建的“泉州(晋江)模式”是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两种模式的发展存在很大差异。
1.发展历程比较。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实际上,在文革中后期,当其他地方还在闹革命,或者还淹没在计划经济中,等待着政府采取主动时,温州人便已开始依靠自己摆脱贫困(张建君,2006)。他们从那些城市人不愿意做的低贱工作开始做起,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擦皮鞋、弹棉花到裁剪衣服、经营针头线脑,等等。总结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乡镇集体企业加速发展和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基本特征。二是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个体经营经济大发展、集体企业逐步改制为基本特征。三是90年代末以后,以各种所有制经济不断融合,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基本特征。
福建民营经济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阶段的时间划分上与浙江差不多,只是在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与浙江有所不同。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起步阶段,福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发挥侨资优势,大力兴办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乡镇企业;80年代末又通过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发展阶段,开始实行“公有民营化”,采取企业全部资产评估作价后向外商出让部分产权的方式,引进境外资金,组建“嫁接”式合资企业。90年代末以后,家族式企业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转变。
2.创业政策环境比较。在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浙江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创业给予了“默许性”支持,采取的是“无为而治”方针,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创业的主体。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面对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的短期行为,浙江省委、省政府采取了“有所作为”的方针,及时下发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按照“管理、打击、扶持、引导”定位,使浙江民营经济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道路。第三阶段,政府加强超前引导、政策配套、搞好服务、优化环境。引导有条件的个私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争创名牌。并通过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等办法,优化生产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各级政府在安排重点工程、重点扶持企业等方面,都一视同仁,民间称之为“大有作为”(陈瑾,2005)。相比而言,福建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也一直在自由并快速地发展,但在近年来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并加紧研究民营经济,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虽然,这一系列措施将会大大地改善福建民企的创业环境,为民营工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但比起浙江则具有非常明显的滞后性。
3.创业金融环境比较。在创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上,浙江的商业资本更多来自民间非正规金融,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集资,学术界通常将这一融资模式称为“内源性”融资。福建的商业资本和原始积累则很多来自海外,既有海外闽商的直接投资,也有福建华侨的侨汇,学术界通常将这种融资方式称为“外源性”融资。然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行,各地加大了引资力度,使得福建“外源性”融资模式不再具有优势。据有关资料,2000年以来,福建每年利用外资规模在全国的位次呈逐年下降趋势,实际到资从2000年的第3位退至2004年的第7位(在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辽宁之后);吸收外资规模在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9.33%降至2004年7.80%,而同期的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分别由15.75%、7.59%、7.34%、2.74%上升为16.94%、10.78%、16.19%、11.01%(王银细,2006)。
三、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福建与浙江相比,民营经济在实力上存在一定差距;在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上,二者也存在很大差异。福建经济总体上要远落后于浙江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福建民营经济发展要远落后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福建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浙江政府在民营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提高过程中通过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求真务实,为浙江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浙江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福建借鉴。福建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职能转变、求真务实。政府应进一步缩小调节和直接干预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应由管理企业转为服务企业,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帮助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优化产权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清理限制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法规,构建完善的政府服务体系,确实做到服务到位,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实现福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胜.创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研究[J].2008(2)
2.陈瑾.江西与浙江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差异的比较[J].企业经济,2005(10)
3.林振平,项金玉.全面提升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J].发展研究,2006(2)
4.陆学艺.晋江模式新发展——中国县域现代化道路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王银细.福建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6(8)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经济系 福建漳州 363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