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2009-03-18符剀
符 剀
摘 要: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在灵魂、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文章阐述了企业文化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对策,旨在为中小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250-02
一、中小民营企业及企业文化概述
中小民营企业是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非公有制企业。它们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在整个国民经济格局中是最富有活力的部分。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令世人瞩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民营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0%。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生存能力低下,有资料表明,“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就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中小民营企业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的根本之策。
企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特色、厂容厂貌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灵魂。
二、企业文化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中小民营企业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带来正面效应。
(一)有利于增强现代企业意识
1.市场竞争意识。中小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市场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中小民营企业时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商机,一有亮点,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
2.人才科技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更是中小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作为科技承载者和实施者,人才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许多成功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科技+机会+机制,四位一体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3.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新的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格局中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如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树立的著名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三角风格”,靠的就是创新。创新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就是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作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有两句广告词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口头禅,“你无我有,你有我精”,“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比观念”,这反映出创新已渗透到服务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个角落。
4.服务意识。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中小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二)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的崇高价值观念和富于开拓的精神气质,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用观念激励人,用环境吸引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
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生不息的物质和精神支柱。它就像人的追求一样,具有自己的性格、风格、风度、阶层,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人们就不会注意他。因此,没有文化的企业在市场中是绝无竞争力的。
三、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化建设功不可没。但中小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观念淡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中小民营企业多为家族型企业,企业领导者把自己的企业视为一个大家庭,而自己则是大家庭的家长,集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于一身,形成了独断专行的管理风格和作风,挣更多的钱成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天外来物了。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员工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大多没有受过专业文化教育,“今天是农民,明天当工人”,“今天闯市场,明日进工厂”,得过且过,养家糊口,挣钱度日成了他们的追求。在这样的企业背景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谈何容易?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深化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没有较好地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深化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管理者的思想信念,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党和政府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不利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阻碍着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缺乏统一完整的经营发展战略,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4.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与员工薪酬、经营业绩联系起来。有些中小民营企业虽然通过各种途径探索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之路,并建立许多管理制度和开展一些措施,但大都停留在表面上,认为厂区写一些标语、口号、开几次联欢会,开办了阅览室、图书馆,就是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未能与员工的薪酬与福利待遇挂钩,更没有与经营业绩相结合,把文化建设看成是生产经营之外的消遣、休闲,使企业文化建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加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
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实体,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是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同时又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载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反映着企业的物质经济活动。企业经营活动和文化建设是一个矛盾体中不同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促进,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中小民营企业都要有这个哲学逻辑关系,那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